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列表 > 团队详情
泖港镇老年学校古来稀书法组
团队编码:1507000017
创建于:2016年
负责人:褚根弟
来自:松江区
成员:20 人
团队星级:
团队介绍

泖港老年学校古来稀书法组现在负责人是谢伟功老师,现有队员20人,原以学习古篆书体为主,兼学其他书体的学习组织,以自学为主,有时也会请进来,走出去,深入基层为市民服务,目前的活动时间,定为每周二、四两天,无节假日限制。

古来稀书法组原是由书法家李策农老先生牵头,于2005年4月在泖港成人学校、文体所的大力支持下宣告成立,因李老先生擅长的是篆体,所以当时取名:泖港镇老年古篆书法室。成立之初,盛况空前,参加的人有县委机关退休的老干部,有退休教师,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和普通市民等。

开始活动的时候,由于学习场所紧张,书法组借用的是文体所对外开放的阅览室,时常冲突,所以又联系了泖港学校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由学校聘请他们的组员作为小学生的辅导老师,一面为他们开发了学习基地,一面也为学生传统文化书法的学习打开了传承之门。后来,他们又联系消防队、附近的村拓展学习基地,最后在泖港老年学校的安排下,他们“落户”在了学校的书法教室,总算安定了下来,所以在那时,他们每星期都有周二、四、六共三次的活动时间,还时有不定期的活动安排。

当时李老先生是行家,功底沉厚,所以学习内容主要是自编的,也有是从其他地方收集来的。如:学习古篆,必须要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所以先要学甲骨文,甲骨文后是金文、石鼓文,然后定型篆体。李老先生经常给队员们普及书法知识,还找来甲骨文的资料,帮助其他队员一起学习、练习。在李老先生的指导,队员们不断掌握写作的技巧,并能在短时间内入门。

书法组的队员除了自己的自我提高之外,还经常请进来,走出去。有一次请了多位书画家到泖港来创作和展示,队员们也随着观摩学习,仔细观察他们的创作过程,甚至问询创作的要点和难点,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书写技巧。同时书法组还经常走出去,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有一次书法组组织去青浦区博物馆参观石鼓文,因为石鼓文是篆体书法的组成部分,观看它的实体,它的出处,既丰富了理论的知识,又使队员们理解了石鼓文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有时他们还带着自己的主题作品去拓展空间。2008年书法组和泖港学校一起在松江醉白池举办了一场篆体的书法展览,因为外面学习篆体的人很少,引起较大的震动。

2016年,书法组和泖港老年学校一起搬入了新居——泖港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学习团队活动地点设在老年学校的书法教室。老年学校还特别聘请书法老师,指导书法团队的活动。近几年来,作为学习团队负责人的谢伟功,退休前是泖港学校的老师,做事认真负责,经常组织队员参加学校、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迎新春送福送春联”活动,已经是“古来稀书法组”的传统项目了。从2012年开始,谢伟功老师就开始发挥大家的特长,组织队员们一起写春联、送春联。这支平均年龄70多岁的古稀学习团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机会,经常到消防队、五厍居委、泖港村等地方为居民服务,近十年来,他们已经累计送出了万余幅春联和“福”字,不仅加强了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展示了团队的学习成果,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决不能丢,春节贴春联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书法春联,这是一种文化传承。”古来稀书法组的负责人谢伟功如是说。

随着时间的积累,队员们书写的进步,“古来稀书法组”也经常参加市、区各级的书法比赛,并获得了不少奖项。同时,他们也留下了不少作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编写了一册书法作品集,叫“今日泖港”。

当然,团队负责人谢伟功老师也有他自己的困惑,书法教室太小,不能满足全部队员的学习需求;随着老一批队员的年龄不断增长,队员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学习团队中,让团队结构更加合理,活动组织更加成熟,不断发挥学习团队影响力,更好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团队风采
更多 >
学习成果
更多 >
团队负责人
姓名:褚根弟
松江区
星际成长轨迹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学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