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组织、齐力打造张华浜广博雅蕴老年人学习团队群
张华浜居委学习办、张华浜居委老年教育小组办始终高度重视老年人学习团队建设工作,各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更是将其纳入街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进行投入。由张华浜居委教育局领导挂帅,各老年教育单位定期共商团队建设工作,明确团队建设目标、创新团队建设机制。由张华浜社区学院社教部相关人员组成区域团队业务指导管理处,对全区各支学习团队进行分类指导与分层管理。各街道党群工作部、街道老年学校等相关部室成员组成街道级别的学习团队培育管理团队,负责协调、组织、培育老年人学习团队。区、街道、居委三级联动,夯实学习团队建设网络:区域层面着力打造学习团队骨干能力提升工程、街道层面重点推进学习团队骨干梯度培训机制、居委层面深度挖掘学习资源与团队特色。
二、夯实基础、为团队学习提供便利
根据上海市老年人学习团队指标体系的建设要求,张华浜居委学习办、张华浜居委老年教育小组办协同张华浜各老年教育单位,在软硬件方面给出有效建设举措,夯实张华浜居委老年人学习团队培育基础。将张华浜居委老年人学习团队建设工作纳入张华浜居委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建设计划,写入《张华浜居委老年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单列建设经费。张华浜居委各街道也逐年落实专项推进工作,如张华浜寺街道为所属的每个居民小区配备电子钢琴与音响设备;曹家渡街道将曹家渡社区老年学校、文化活动中心、志愿者之家、居民区活动室、街道图书馆、居民区图书室等作为居民学习团队的共享阵地。
三、整合资源、为团队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在张华浜居委各支老年人学习团队中,社区文艺展示和体育健身团队占据较大比重,这些团队学习活动内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居民有比较普遍的需求,张华浜居委各街道、居委均不同程度上有各类同质团队,为了提升这类团队的建设水平、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张华浜居委文化局向各街道派送“文化指导员”进行分类指导,由区文化局与各街道共同进行经费补贴。石门二路街道落实了两级管理网络,街道委托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这一专业机构进行学习团队管理;江宁路街道适时推出“师资配送居民区”的实事工程,服务于居民区老年学习团队建设。
四、培育团队骨干、有效提升团队建设内涵
张华浜老年人学习团队凝聚了一批热心社区建设的骨干,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搭建了社区居民互相交流的平台,也使张华浜老年人对自身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张华浜居委社区学院充分发挥区域团队建设业务指导功能,实施学习团队骨干能力提升工程,针对性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开展面对学习团队队长、指导老师的团队发展培训,提升团队骨干自主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意识与水平;建立同质学习团队骨干沙龙,相互交流学习,师资共享,共同提高同质学习团队的业务水平,并探讨错位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之路。张华浜居委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探索老年学习团队建设支持服务体系,从管理、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实践。
五、搭建平台,激发学习热情、传递团队建设动向
区、街道、居委每年不同时期、不同节点会举办各种类型、不同主题的各类学习团队展示交流活动,多渠道、多形式的提供社区学习团队学习交流展示平台。每年上半年的张华浜居委老年教育艺术节、世界读书日活动以及下半年的张华浜居委学习节社区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是张华浜老年学习团队盛大的展示舞台,各支同质团队同场切磋、专家点评指导,白玉兰、紫玉兰、广玉兰队队有奖,永葆团队的学习与建设热情。广场周周演、经典诵读会、歌咏比赛、书画影展、社区文化节、科技节、小广场月月赛等展示舞台也传递着区域团队建设的新动向与新导向。
六、营造团队建设氛围,扩大团队建设影响、发挥团队建设综合效应
发挥《张华浜社区教育》、各街道社区报的宣传平台作用,组织专题报道,宣传推广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宣传先进典型,交流和推广开展终身教育和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先进经验,在全区营造“崇尚学习、尊重知识,以学习促进组织和个人发展”的社会环境与氛围,着力培养社区市民终身学习的习惯、态度、方法、技巧,着力培养学习者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型城区创建知晓率、参与率,进一步营造团队建设氛围,扩大团队活动影响,助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从而发挥团队建设的综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