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它历史悠久,经久不衰,流传广泛。那些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在爱博一村居民区就有着一个接地气的海派剪纸班——兰虹艺社。
五年以来每周二下午,爱博一村居委老年活动室里雷打不动会出现十来个埋头苦干的阿姨,仔细一看她们都带着老花眼镜,手里一把刻刀或一把剪刀,面前一张形态各异的图,他们就是兰虹艺社的学员常规开班活动。
最初成立,剪纸班只有三名学员,都是零基础,就凭着自己的共同爱好和一腔热血,一年下来,也只是按照人家的图纸剪一些普通的,简单的《十二生肖》、《花草树木》之类的,而且剪过就扔了,扔了再剪,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尝试。经过一学年后,老师和学员商量着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剪纸班没什么前途,这时负责人兼老师朱兰钧提出是否能把这一传统的剪纸班加以创新,用传统的剪纸手法加入一些时下现代化的元素,形成一种古为今用的文化延续与传承。朱阿姨的初衷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原先拿锄头的阿姨慢慢转移到社区文化中来。于是她一边在社区学校学习,一边在爱博一村办了一个社区剪纸班,就是今天的《兰虹艺社》。
朱兰钧她凭着自己的剪纸艺术的热爱,她一边继续在社区学校学习剪纸,一边又在社区当起了老师,剪纸班的三位元老既是社区的学员,又是班级的辅导员,经过几个学期的努力钻研,反复练习,开拓思路,集思广益于第一幅法治剪纸诞生,2014年一幅《悬崖勒马》打响社区剪纸班的名声,吸引了闵行电视台拍摄了电视专题。有了第一张剪纸作品的成功,大大提升了剪纸班的信心,紧接着一幅幅作品不断涌现,之后由新虹街道司法所以法治剪纸为专题出版了《新虹法治剪纸》专集,同年朱兰钧老师被评为市级法治宣传先进个人。乘着东风,剪纸班又在新虹敬老院又在“寿星剪纸班”,她们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最高龄已经95岁,根据这一高龄特色,老师又为老学员们量身定做了简单易剪的图画,经过4年的耐心帮教,如今十位寿星都能剪出像样的作品。
剪纸班成立5年多以来,通过朱老师的耐心指导,成员们的孜孜不倦,成员们稳定并持续增加,阿姨们学习了,自己心里有了体会,有了收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身边的邻里亲戚朋友,让他们也到沙龙来一起学习。由原来几个人的团体增加到现在12个人的团体,大家形成了一个社区剪纸小家庭,凝成了一股力量,剪出了自己的特色。如今我们兰虹艺社新作不断,幅幅画面整洁、内容丰富,不但有法治作品,还有“五违四必”、闵行区“创全”专题系列作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几年来的摸索钻研,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海派风格,新虹地区的一道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