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列表 > 团队详情
宝山区街镇老年瓷画联合教研组
团队编码:1103000053
创建于:2008年
负责人:顾炎佩
来自:宝山区
成员:23 人
团队星级:
团队介绍

一定要让宝山瓷画从高原迈向高峰

 —— 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扎实推进我区老年瓷绘教学

# 1     

    上海是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的城市,老年教育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形势下产生的新兴教育事业。但老年教育又不同于应试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它既有普通教育的特征又有老年教育自己的特性。与普通教学一样,同样需要重视教学质量;认为老年人读书只是娱乐娱乐而已,不必讲什么教学质量,这是错误的。老年人上大学,在愉悦心情的同时,同样为了学习新的科学文化,学习新的知识,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质量的好坏,同样影响到学员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科的凝聚力。

(一)勇攀高峰是我们团队永远不变的精神

# 2   千百年流传的瓷器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品味高雅的民间艺术品,《瓷绘工艺》课程如今已成为我们宝山老年教育的亮点,依照《上海市老年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满足“老有所学”的需求,充分体现老年人就近便捷的办学方针,区政府把瓷绘这一特色教学课程率先办到街镇去,办到老年人的身边去;在宝山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7区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开办了师资培训班免费为街镇培训瓷画教师。一年的学习是很短暂的,与区老年大学瓷绘教学近十年的历史相比,师资培训班的学员们深感身上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结业典礼上(已故)班主任严惠英老师提议:“培训学习结束了,但我们自身的学习不能结束,建议大家组织起来继续学习”,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全班同学的热烈响应。经过讨论决定成立街镇老年瓷画教育教学教研组,并民主产生罗店镇为组长单位,学员顾炎佩任组长,月浦镇的刘梅为副组长。大家商定每月的第一周的周一为教研活动日,轮流到各乡镇老年学校集中听课学习,交流切磋,观摩研讨瓷绘教学技巧,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研活动不仅仅是有东道主学校的学员参加,还允许街镇教师带少量学员共同参与,这一形式极大的拓展了大家的视野;交流活动前,先请东道主领导介绍该镇老年教育工作的情况,使活动参与者对该镇的老年教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接着由该镇教师谈瓷绘教学的心得体会和提出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当场请指导老师解疑,等于上了一堂大课,扩大了受众面。活动在参观该镇学员的作品以及教学设施的使用情况后,全体教师漫谈讨论,最后教研组长作活动总结,并提出下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每次活动都得到宝山老年大学的领导支持,班主任老师始终参与其中,体现了团队的学习精神。

(二)瓷画为媒是我们团队协作交流的载体

#3   观摩交流中,我们还拓展了第二、第三课堂。例如:高境镇的一名学员,原来是位牙医。他坦荡传授如何用石膏浇注物美价廉的简易瓷盘画架;庙行的徐道顺来传授紫砂器物的制作;大场学员张彩琴、李承英表演,瓷刻艺术,传授瓷刻工艺,以及介绍瓷刻工艺所需的用具;淞南的蔡侖清老师是浙江美院的高材生,他认为瓷绘的表现色彩还不够丰富,可以在瓷画烧成后再用油画颜料加以点缀,“拾遗补缺”,等等这些都能使我们的瓷画作品更加完美。这大概可以算作是一种创新吧,或者叫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在教中学,学中教,边教边学,边学边教,乐此不彼。

 

#4    另外,聆听同行的讲课也是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教学效果的评价,大家受益匪浅。有力的促进了街镇老年瓷画教学的健康发展;宝山区街镇老年瓷画团队从2007年的一个(罗店),到2008年的3个(淞南,月浦,庙行),2013年发展到(高境、顾村、大场、吴淞、杨行、祁连)十个班,100多名街镇学员,目前,除罗泾、友谊两个街道外基本普及到全区。来参加教研活动的还前有宋淑娟、陈云娣、陈祖耀3位搬到外区的并在外区办学的老学员,他们不肯放过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5    我们团队还安排各种参观学习活动,近年来凡有全国性的工艺大师在上海办精品展我们都去参观、还到奉贤汉光陶瓷艺术公司生产基地、斯米克陶瓷艺术馆、两次组织学员去江西景德镇陶瓷研究所、陶瓷学院、陶瓷博物馆等高等学府参观 学习,大开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其中收获最大的是在2014年10月小组办的支持下去景德镇请陶瓷学院教授辛咦传授粉彩技法及加厚玻璃白的应用,使作品更有立体感,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品质和艺术观赏效果。

 

#6    2016年下半年李瑞昌老师第二次退休,“师训班”由小组办直管以后,领队顾炎佩协助小组办采取了整顿了学员队伍(由街镇推选两名有执教能力学员参加)、并外聘专家教授、以及定期到陶艺馆学习实践等多项措施后,学员的学习热情更高,作品明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罗店镇为例;他们的团队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集体创作的大型瓷板画《传统24孝》在2016年度瓷绘宝山、精彩人生“上海市老年教育优秀作品展示”(宝山瓷绘专场)上获《特别荣誉奖》后,12月20日又在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东方绿舟展览100天,有30万青少年前去参观,社会反响热烈,受到领导的好评。

 

#7    吴淞街道瓷画班是由街道计生委与老龄办合办的主要对象是失独老人、军烈属等,成立时间仅三年,但老年学员不仅玩得开心、学了艺术丰富了晚年生活,他们让失独者不孤独,让空者着不寂寞,让病残者充满生活信心。

#     杨行的王益泽老师变废为宝用一次性的纸盆当磁盘,在上作画,成为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    顾村王传宇老师的线描作品《伟大的母亲 美丽的心灵》被中华艺术宫收藏。巡回教研活动好不仅基层领导重视,各街镇的瓷画团队都会积极准备,对全区的老年瓷画教学是一个强力推动。

 

#8    我们团队还建了两个微信群;一个是联络感情的聊天群(师训班老友群),我们团队的成员与其他团队是不同的大家分散居住在各个街镇,一周才能见上一次面,但高科技拉近了我们间的距离,生活上大家相互关心,问寒问暖。另一个(师资培训班)群是专门用于学习的,这个群大家倍加关注,同学们把网上搜到的好的学习资料放在群里供大家学习,新学员刘艳香每次老师上的课都拍下来,制成音乐《美篇》放到群里,让同学们反复学习,特别是给缺课的同学补上了一课,微信成了我们自己的掌上课堂,她默默无闻的奉献大家甚为感动。团队成员中我距离最远,来回一次路上要耗4—5个小时真有些累,有时也有打退堂鼓的念头,看着这些热情好学的老人还真不忍心甩手不干呢。

 

#9    去年年底的最后一堂课上我画了一副《报春图》,一只啼鸣大公鸡和一枝梅杆,让队友来按手印组合成梅花图,寓意是让同学们围绕在我这支老杆上。

(三)南有金山(农民画)北有宝山(瓷画)是我们攀登的目标

#10    我们团队九年来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主发展,2014年被评上“上海市老年人优秀学习型团队”一直以来得到了政府的关注、支持,在场地、设施、经费等方面是有保障的,巡回教育活动为在区内各街镇推广老年瓷绘教学、提升瓷绘教学水平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成绩有目共睹,我们相信在上海市老年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中心的指导帮助下,一定能取得更大成绩。

 

#11    目前,《瓷绘工艺》这门老年教育课程,在宝山的老年教育中独树一帜,是品牌,也是上海老年教育的一个亮点,我们决心与宝山老年大学一道,区镇上下齐心协力,使瓷绘这门优秀的民族工艺在我们宝山老年教育中深深扎根,繁花盛开,结出累累硕果,建队之初所提出的南有金山(农民画)北有宝山(瓷画)的目标定能实现,让宝山老年瓷画从高原再登高峰

  

 

                      宝山区街镇老年瓷画联合教研组学习团队

2017年10月10日

                                           

 

 


课程资源
更多 >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团队风采
更多 >
学习成果
更多 >
团队负责人
姓名:顾炎佩
宝山区
星际成长轨迹
2017 年
学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