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恒齐悦合唱团
2006年初春3月,刚刚搬入仁恒社区不久的朱凤兰等几位业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年纪相仿的几位女士,很快便从柴米油盐、相夫教子的生活闲谈中熟络起来,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她们惊喜地发现,彼此居然拥有同一个爱好与梦想,那就是——歌唱,年少时的爱好,如今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邻居真是令人喜出望外,远亲不如近邻,她们很快做出决定,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女子合唱团——仁恒齐悦合唱团。
起初,只有零零散散几个人,通过不懈努力,参加居委会、街道和仁恒联合社区活动,结交更多盟友,至今已有三十余人,并有专人负责、专业指导老师和钢琴伴奏人员,可谓是专业化和常态化管理模式。多年来,仁恒齐悦合唱团积极开展固定活动,不仅提高了合唱团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水平,丰富了小区妇女业余生活,更吸引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年轻朋友一同参加。合唱团连续多年参加街道组织各类歌唱活动,曾连续五年获得街道十月歌会白玉兰奖,2013年,我们团队获得新荣誉——上海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欢乐上海,同声唱响”上海市100支优秀合唱团。
合唱团自成立以来,就得到居委会的重视和支持,不仅提供了固定活动场所,更是积极提供表演机会,让团队能够在表演中获得提高和进步。团队也通过自主寻找演出机会自筹经费,并聘请专业老师参加每周固定训练,采购专业活动材料等,维持合唱团基本运转。合唱团从开始时的12人,逐渐发展到如今的那么多人,表演形式也从单一的女声大合唱衍生发展形成小组唱、独唱、二重唱、歌舞表演、时装走秀等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团员中有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各国华侨等,年龄跨度也十分大,但是大家都因为同样的兴趣爱好团结在合唱团中,共同进退。
随着团队逐渐成熟、影响力不断提升,团队负责人朱凤兰意识到要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团队活动,在他的带领下制定了合唱团章程。这样活动时间、形式逐渐固定下来,出席率也有了相应保证,团队走向成熟的同时也争取到了更多的表演机会。合唱团成员表现出很大的热忱和积极性,她们充满活力、热情,训练有组织、有条理。特别是在文化艺术节表演前夕,更是密集训练、效果显著。虽然负责人朱凤兰更是劳心劳力,体重下降,但是大家的热情不减,队员们集体荣誉感非常强,在街道选派的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并进入100强,这对队员们是一个不小的鼓励,相信我们合唱团能够在更具团队凝聚力和歌唱能力。过去几年中,他们参加2008年上海市迎世博启动仪式,2009年东方明珠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不仅为自己团队增添色彩,更为社区文化建设及仁恒国际社区建设做出贡献。今年他们不仅出现在仁恒社区内,更是参加了音乐厅仁恒社区交流表演活动,增添了舞台经验,为今后更上一层楼打下坚实基础。
齐悦合唱团所吸收的成员都是热爱歌唱,对音乐感兴趣的,不论你的音质或者音域是否有不足,负责人和指导老师都会根据声音特色为学员合理分配声部,使合唱团整体效果愈发悦耳动听。多年来,她们热情不减,每逢仁恒会夏日社区嘉年华巡演活动,她们都毛遂自荐,热情参与,不畏夏日酷暑,让社区友人羡慕不已。但是她们都坚持不懈,不因为获得一些荣誉就沾沾自喜,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是齐悦合唱团的原则,团员们互相之间也做好交流,通过听取回放录音,找出彼此音准和音色的瑕疵,做好更正,不断进步。
合唱团团员中有退休人士、全职太太、职场女性,许多已经成为外婆、奶奶级任务。无论是家庭琐事的疲惫,还是事业工作的忙碌,她们都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风雨无阻,几年如一日坚持每周三下午进行训练,除了春节几乎全年无休。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入正式的合唱训练前,她们不仅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发声训练,不断巩固基础知识,打好合唱教学基础,同时也会练体型、走台步,做好体型站姿管理,老团员会不厌其烦的为新团员进行指导,新团员也虚心认真的学习。紧接着训练时,负责人会准备一首歌曲,先采用视唱法,指导队员分声部做联系,要求音高和节奏准确。掌握基本旋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内容,专业老师会指导成员进行艺术处理,力求做到美化而不夸张。即使一次训练并不能达到完全掌握一首歌曲,要唱好一首歌曲也并非易事,成员们依旧热情不减采用相互听唱,录音回放等方式找出不足,不断改进,追求完美。
合唱团之所以会有如此高强度凝聚力,不仅是因为共同兴趣爱好,更是因为大家都把团队当成家一样看待,每次都有成员带来食材准备晚餐,对于表演服装也是积极讨论张罗,训练时总是按时集合,生怕晚到而错过美好。事情虽小,但是长期坚持,积流成河拉近彼此距离,让每一位成员不论老少都能感到团队的凝聚力。每次的晚饭更像是一次家庭聚餐,为了节省时间,基本上是以吃面食为主,但是这顿晚餐却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美味可口,每次大家会轮流带来自己的拿手好菜,有的负责煮面、有的负责洗碗、有时候还会互相交流厨艺,甚至是减肥方法,谈天说地,包罗万象,大家都热情的彼此交流,在保持快乐心态的同时也增加团队凝聚力。团员们常说:“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坚持兴趣,更是找到乐趣。”
2013年对于合唱团来说意义非凡,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在那年里开始有了回报,那年新掌握了3首歌曲,在街道选派的比赛上获得第四名和复赛资格,之后在专业老师和负责人的带领下,在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在许多活动中都取得很好成绩和荣誉。齐悦合唱团作为一个自发组建的业余团队,能够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成长起来,屡获各种奖项,得到高度关注与赞扬,这与团员们本身所具有的较高素质,以及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团员都为合唱团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和汗水,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专业团队,主创成员之一的朱凤兰女女士,负责团队财务、后期、日常考勤、活动组织和联系演出等工作;心灵手巧的叶燕萍女士,主动担当全团演出服、道具的管理和修补工作;认真负责的徐雨青女士,每次排练前都为大家准备面食,并备好饮用水;细心的陈佩芳女士,多年来一致坚持无偿为大家提供保护咽喉的中草药……,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每个人都为团队正常运献计献策,为彼此送去欢乐。
在齐悦合唱团中有两位团员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指挥戴荫康和伴奏丁晓龙,他们同样是全年无休参加团队训练,增加彼此默契。合唱是声音的共性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和谐整体。合唱包括了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组织的表现形式。一个合唱团艺术水平的高低、预示了这个团体每个队员的音乐功底、休养和文学造诣。因此合唱指挥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指挥排练能给合唱队员留下最具有价值的音乐知识和对音乐的感受力,更能给观众留下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指挥和伴奏的好坏决定了合唱团队表现的好坏,只有彼此间增强默契度,才能通过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手势,展现不同声部的优美旋律。指挥是合唱团的支柱和灵魂,是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和表演者。齐悦合唱团的指挥自身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力,增加合唱团的内在和谐力。戴指挥通过简约的指挥动作,做到点到为止,准确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换气点,不过度夸张展现音乐张力。这也离不开伴奏人员的共同努力,有时候合唱团更改曲调,伴奏人员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通过音色、音质、踏板、色彩等发挥技巧,达到渲染气氛、烘托情绪、弥补人声不足方面的长效果,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和激发出歌唱者的热情,构成有机的整体。
齐悦合唱团曾于2013年获得了市级表彰,这不仅是对过去团队建设成果的一种肯定,更是对齐悦合唱团团员提出的新要求,齐悦合唱团团员在长期发展中深知此种道理,继续坚持训练形体和曲目,不断扩充曲库,力争今后能够参加多种形式演出,不断丰富合唱团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