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列表 > 团队详情
廊下镇社区学校民乐队
团队编码:1409000024
创建于:2008年
负责人:顾保弟
来自:金山区
成员:14 人
团队星级:
团队介绍

  廊下老年大学民乐队创办于老年学校办校之初,是学校老年学习团队的其中之一,随着学校对该班的重视和团队的认真学习,该班现有学员16名, 拥有笛子、二胡、扬琴、琵琶、古筝、打击乐器等各类民族乐器十多种,四十余件,全体学员团结向上,学习热情高涨,演奏水平不断提高,较熟练的演奏‘江南丝竹’和各类民族音乐。积极参加市区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交流比赛活动,成绩较好。经常参加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带动群众参加有益的活动,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有关情况如下:

    一、领导重视 完善组织

  (一)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落实。

   廊下老年学校领导把办好小乐队教学作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加快推动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建设思想的大升级,是以“文化强国”为根本的一种大战略,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一种国家大思想,是以国家核心价值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次大展示。“文化强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从经济大国转向“文化强国”,从经济硬实力转向文化软实力,从文化产业转向文化硬实力的一个战略过程,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次大进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大体现。推进民乐在农村的发展是农村文化繁荣的表现形式之一。民族乐器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积极传承民乐活动,有利于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引向健康,有利于增进社区居民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更有利于社区文化建设,树立起良好的社区形象。为此老年学校领导利用本地民间乐器爱好者,组织起来,形成班底,引导周边人员逐步发展,办班以学艺术和娱乐活动相结合,招收学员基本不设“门槛”,使健康的文化范围不断发展壮大。

(二)作为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抓手。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

民族乐器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廊下的传统民族音乐中活跃着多支民间乐队,俗称《宣乐班》(又称仙鹤班)和《奏班》。《宣乐班》由当地民族乐器爱好者组织起来,配备笛子、箫、胡琴、琵琶、三弦、笙、打击乐器等传统民族乐器,演奏以‘江南丝竹’为主的传统曲目,是当地在婚嫁迎娶、节庆、庙会等活跃场所的主要娱乐团体,也是器乐爱好者们平时消闲的活动场所,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在廊下镇范围内活跃着中民村、中华村、山塘村、万春村、南陆村、南塘村等多支《宣乐班》和《奏班》。在现在的老人中还是经常谈论往事。

由于社会的发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正在被现代文化所取代。但是如《宣乐班》和《奏班》等传统文艺娱乐形式因为喜闻乐见,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所以这样的文艺娱乐形式,应该受到保护和传承。

(三)克服困难购置所需的器材。

开办民族乐器演奏班,而且要不断的出成果,就要有一定数量的各种乐器,学校领导想方设法克服资金困难,向政府、农业园区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筹措资金,每年都在添置乐器,现在拥有笛子、二胡、扬琴、琵琶、古筝、笙、大提琴,倍大、打击乐器等各类民族乐队所需要乐器十多种,四十余件,合计投资10多万元,基本满足了乐队演奏所需要的器材。

二、完善运作机制 学习成果不断显现

(一)聘请优秀专业老师授课,不断提高教学成果。

可以说2011年是民乐班的转折点,这一年聘请了上海市群艺馆的优秀专业老师刘福祥为授课老师,(刘福祥老师是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上海东方公共文化配送服务中心专家级音乐指导员;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终身会员;中国高级专家学者联合会会员;原中国滁州民族乐团团长;原安徽省滁州市歌舞团乐团首席指挥。)刘老师作为专家级专业老师,来廊下辅导民乐,为了提高各演奏员的业务能力,同年4月,刘老师还先后邀请了专业的琵琶、二胡和古筝等专业老师,对有关学员具体指导,刘老师以高超的专业知识,宽松快乐的教学方法,按照专业乐队的演奏要求,形成了融洽宽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在刘老师和各位专业老师的教育指导下,小乐队的演奏水平不断提,民乐班的乐器也按照专业小乐队的标准配备,新增了一批乐器。演奏水平从原来的民乐“齐”奏,进步到现在的民乐合奏。

(二)形成了固定的学习制度。

民乐班将每周一定为上课和练习的固定时间,风雨无阻。老师上课时全体学员都能专心听讲、认真练习。老师不在时,大家推荐了专业优秀的乐队成员,组织练习,使练习有条不紊的进行。全体学员们都能自觉以小学生的姿态,做到虚心认真、取长补短,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成果不断显现。现在廊下老年学校民乐班有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吸引了廊下周边音乐爱好者前来参与,其中本区钱圩社区来了2位,兴塔社区来了1位,还有浙江平湖广陈镇也来了2位。人数也增加到了16人,人员中有农民、村干部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有退休的正处级干部和高级农艺师等等。

经过努力学习,民乐班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几位成员参加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考试,获得了等级证书,2013年廊下民乐队成为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之一,黎秋中等6人成为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个人会员。

三、积极参与各类活动 传承民族文化

(一)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有关专业团体的交流,不断提高队伍的总体水平。

2014年,上海首个新农村大舞台落户廊下,海军军乐团、上海歌剧团、上海歌剧院、法国管弦乐团等专业院团先后来廊演出。我们民乐队积极参与专业院团的学习与交流。先后与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民族乐团、浦东川沙沪剧团等进行文化交流。近5年来,由于民乐队的虚心好学、积极努力,获得了不少殊荣。在参加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演奏大赛中,以优异的表现获得金山区复赛第二名,又在市级比赛中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获得了市百支优秀民乐演奏队的殊荣,并荣幸参加了“百支优秀民乐演奏队”颁奖演出,这在廊下民乐历史上是最好的成绩;还参加了2015“三民胡巷杯”上海市民族乐器(江南丝竹)优秀团队迎春交流展演,获“优秀传承奖”;参加了上海市第二届崇明新河“富盛杯”长三角地区江南丝竹行街展演中荣获优秀传承奖;今年又参加了2017民乐推广季”江南丝竹”长宁邀请赛.获得优秀传承奖。

 

 

(二)踊跃参加社会各类公益演出活动,让人民群众享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民乐队的全体同志,积极参加镇文化部门、老年学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安排的各类演出活动,利用文化下乡、节庆日、各类大型活动的机会,以团队集体或小分队等不同形式,到社区、各村老年活动室、敬老院、农村宅基头等场所,为市民表演一些喜闻乐见的曲目。每年在本镇都要表演80场次左右,受到观众的好评。例如在我镇举办的半程马拉松比赛的沿途,乐队演奏欢快的曲目,鼓舞运动员们的士气,运动员在通过时对精彩演奏地段是边跑边树起大拇指,大声喊叫好,对我们表演大加赞赏。同时根据需要乐队还为周边乡镇和邻近浙江演出,多次到浙江毗邻的杉青港、中华等村演出。又如吕巷镇胥蒲庙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龙抬头”龙王祭祀巡游活动,每次活动都要进行6小时左右,我们在行进中长时间的演奏,受到沿途各界群众的赞扬。

  总之,廊下老年大学民乐队经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下,在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下,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全体学员团结向上,学习热情高涨,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我学习、我快乐、我奉献的良好氛围。

 


课程资源
更多 >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团队风采
更多 >
学习成果
更多 >
团队负责人
姓名:顾保弟
金山区
星际成长轨迹
2017 年
2018 年
2021 年
学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