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列表 > 团队详情
英语沙龙
团队编码:0408000056
创建于:2007年
负责人:潘美凤
来自:长宁区
成员:30 人
团队星级:
团队介绍

程家桥街道“英语沙龙”五星团队申报总结

 

程家桥社区学校英语中级班的学员于2007年暑假,为了巩固社区学校老师所教的英语知识,自发自愿组成的一个学习交流英语的一个学习团队。起名为“社区学校英语沙龙”。

“英语沙龙”成员有各方人士组成,有退休翻译、退休高级英语教师、商人、企业退休的高级管理人员、社区普通居民、涉外家政人员。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社区学校的老师和学员。人数从开始的十来人发展到现在有了三十多人的学习团队。

学员张璇是一位西餐点心师,为使自己能看懂英语西餐菜谱和点心谱,利用休息天来“沙龙”学习英语。学员王凤仙原来是一家研究所的研究员,英语基础本来就很好,却不会英语口语,来沙龙学习英语口语。学员殷国藩是英语沙龙里的主心骨人物,他是团队活动的策划者,学习之余叫大家唱英语歌。他电脑操作很在行,经常制作PPT、PPS的趣味英语发在网上利用邮箱与学员们交流英语。学员吴国明是市建六公司的项目经理,2016年刚退休就主动参加“英语沙龙”活动,他说:我过去学的是俄语,工作后学了点英语,退休后我要好好学习英语,来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因此也把“英语沙龙”当做自己的家,每次活动从不缺席。学员程容女儿嫁到了英国,今年五月到英国去了,十月回国,出国之前就跟沙龙负责人讲好,给她报2017年秋季的名,再三嘱咐一定要留个名额给她,我回国后,一定要回来的。沙龙的负责人兼英语中级班的班长潘美凤,热心为大家服务,手骨折了也坚持为大家服务和学习。

由于我们“英语沙龙”在社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还吸引一批新上海人,他们大多是在外藉居民家里的家政人员,为了能与主人家进行语言上的沟通来英语沙龙学习英语。如“新民晚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一位在美国人家里保姆“王太平”刻苦学习家政服务知识,最后夺得市高级家政比赛一等奖的事迹。王太平的英语就是在我们的“英语沙龙”里学习的。原来的学员杨晓荣也是外籍家政人员,为了更顺利地与雇主交流,坚持到社区学习来学习英语并积极参加“英语沙龙”学习,已经持续参加了八、九年了,英语进步飞快,目前已被社区学校聘为“涉外家政英语”课程的老师,深受涉外家政学员的欢迎。

“英语沙龙”的成员在社区学校开学时每周一次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英语。寒暑假里他们继续学习英语,他们以茶话会的形式进行学习和交流。每星期一次从不间断,即便是春节也不会停止活动。英语沙龙的活动,每一次以某一生活和学习的话题作为英语交流的主要内容,人人参与、互相取长补短,共享学习英语的快乐,共同促进身心健康。

社区学校的“英语沙龙”成立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那么几个热心社区教育的辅导老师。他(她)们有外国语大学毕业,刚踏上工作岗位两位姑娘,有刚从翻译岗位退休下来的老师。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现年已是八十多高龄的施宝康老师,这位在外运公司航运中心的担任主翻译的老师,退休后,一直热心社区学校英语教学工作,他也是“英语沙龙”的组织者。近两年,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来“英语沙龙”辅导了,如今他还在当“英语沙龙”的顾问,呵护着“英语沙龙”的成长。社区学校的“英语沙龙”的活动,有时就是在施老师的家中进行。

张冲老师原是某市政府机关外事经济部门的翻译兼编审,退休后定居上海,热心社区教育事业,他现在是“英语沙龙”的主要辅导老师。现在,虽然张老师由于翻译工作较忙,不在社区学校上课了,但社区学校的“英语沙龙”活动,张冲老师是必定参加的。

梁民强老师是宝山老年大学的英语老师,住在程家桥社区,他自然也是社区学校的英语老师。他也是我们英语沙龙的骨干成员,为英语沙龙的建设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英语沙龙”的辅导老师中,有好几位外籍辅导老师。他(她)们是柔斯、特瑞莎、杰尼夫和毛达仕。特瑞莎老师还被长宁区政府评为先进志愿者。毛达仕是一位英国老人,2010年在英国退休后,与夫人一起到中国居住,在施宝康老师的介绍下,来“英语沙龙”担任辅导老师。虽然现在毛达仕与夫人定居在贵阳,但他仍然关心着上海程家桥社区学校的英语沙龙,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英语沙龙微信群”为团队成员进行英语辅导。

这些老师特别注重日常口语基础的训练,利用对话加大学员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提高口语会话能力,鼓励大家多说多交流。以前学员们一遇到外教就紧张、不知怎么开口的学员,通过学习渐渐和我们的外国朋友打成一片,相互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彼此关心了解,俨然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虽然有时沟通还需要借着打手语,但如此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很多学员增加了学习的信心。有时与外教一起探讨不同英语的表达方式,交流很是热烈,甚至会遗忘时间。这种学习氛围比起死记硬背的教学更能适合年龄较大的学员们,大家更珍惜这难能可贵的语言环境和锻炼口语的机会。学期末的成果汇报展示中,我们班级学员群策群力,自主编写英语小品,参与表演,展示了大家努力学习的成果,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

也许有人会问,一个沙龙集体有这麽多的辅导老师,既是社区学校的上课老师,又是英语沙龙的辅导老师,他们怎么统一起来的呢?原来他们有一个英语教学的教研组活动,每次上完课,老师们就在一起研讨教学工作并决定下一堂课的执教老师,教材已是定好的,教学方法却是可以灵活多样的。今天我是执教老师,其他老师便是学员。

每当沙龙活动的时候,活动内容都是由老师和学员共同制定主题,一起探讨旅游、美食、节日等生活用语,用照片来看图说话,偶然也邀请社会上的外籍英语老师为我们上课。彼此交流各自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十分有趣,当然都是用英语交流为主碰到难解的词语,中外人士共同探讨,虽然有时争得脸红耳赤,但是大家内心是快乐的充实的。

学习已经不仅限于英语的口语训练,学员们还很热情地帮助外教们熟悉上海的生活,主动介绍上海的特色等等。外教们会教大家学唱英语童谣,学员们会邀请外教学跳交谊舞等等。如此欢乐的学习让我们大家都享受其中的幸福和欢乐。外国老师还和中国学员一起包饺子过中国年。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增进进了我们的友谊,我们就像兄弟姐妹。学员们和外教老师成了很好的朋友。外教Rose由于工作原因要回美国时,大家纷纷流露出不舍的心情,以制作卡片、赠送自制的礼物等形式为Rose开欢送会,聚会上很多学员不禁流泪,与她热情拥抱告别。毛达仕今年要到广西定居了,“英语沙龙”为他和他的妻子开了一个生动的难忘的欢送仪式。

    一个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如果能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和谐建设那么更具生命力。程家桥社区学校的“英语沙龙”,每年暑期都将与社区的青少年开展联谊活动。如:2012年在社发科的组织下与社区特殊青少年的联谊活动,2013年与辖区中小学生代表进行英语联欢活动。不仅如此,“英语沙龙”每年还与外区街道英语学习团队进行交流。如2012年与瑞金二路街道英语沙龙,2013年与浦江镇英语合唱团开展英语交流活动。2014年社区学校英语沙龙与瑞金二路街道HAPPY沙龙的英语演唱活动;2014年2015年都与社区青少年进行暑期英语缤纷夏令营活动;2015、2016两年“英语沙龙”成功邀请长宁区其他社区学校英语班的成员举行英语歌曲演唱交流会,不仅交流了英语学习体会,也增进了与其他街道社区学校的友谊,2017年英语沙龙积极参与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海皮家园”、哈密路小学联合举办的少儿暑期班活动。这种老少一起学习与外区英语学习团队的联欢活动,通过这种欢快的交流方式,共同提高英语水平,也为我们的英语沙龙开创了新的学习内容。使得我们英语沙龙活动更健康更快乐更丰富多彩,促进社区文明建设是一种学习型团队建设的一种尝试。

“英语沙龙”从原来的二十来位成员扩展到三十几位在册学员。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这个集体的魅力!沙龙学习的成果!期待我们这个集体能发展得更好! 


团队风采
更多 >
学习成果
更多 >
团队负责人
姓名:潘美凤
长宁区
星际成长轨迹
2017 年
学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