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打造星级老年学习团队”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推进本市老年学习团队的新发展,浦悦书友会确立以下目标:
1、学习团队建设有正确导向
浦悦书友会是街道图书馆名下的一个学习型读书团队,是一群崇尚学习的中老年读者自发组织的读书会,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娱乐”为主,并自觉接受相关的领导和指导。书友会确定“终身学习,娱乐自我,服务社区”的办会定位,并始终努力实践。
书友们聚在一起,以“悦读悦生活”为目标,。除读书外,还要求书友书写阅读心得,同时鼓励书友挖掘生活题材,写有内容有见地反映社区题材的文学作品,书友会要求书友要讲政治,所说所写均要体现“主旋律、正能量、接地气”。由于初始导向就正确,多年来深得社区好评,一直被街道列为优秀文化团队。2005年被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评为优秀读书班组, 2016年被上海市民文化节评为优秀阅读推扩组织,进上海市100强。
2、以兴趣为中心进行知识的交流分享
书友会以有阅读兴趣为主,市民均可自愿加入, 不强调学历,但却要求会员一定能拿得起笔。会员要保证一定的出席率,并守纪律,讲文明、有爱心、乐于奉献。书友会大门始终敞开,欢迎有此爱好的读者加入,让晚年生活更充实,更精彩。
书友们经常策划各类活动,诸如读后感交流;会员成果展示;结伴采风采访;参与征文活动;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编撰自己的文集等,不断进行知识的交流分享,提高个人和团队的品质。
3、不断拓展团队发展新领域
书友会自2003年3月成立,至今已过14年。会员以书会友,每两周活动一次,全年活动25次。活动以交流读书心得,点评书友习作,提高文学素养为主。由于受场地制约,书友会人数只能保持在20人左右。会员平均年龄65岁以上。党员占二分之一,并半数以上家庭先后被评为五好家庭、学习型家庭、优秀读书家庭。
为突破场地制约,近年来书友会采用“书友群”方法,由各有特长的书友领衔,广泛开展小群活动,这样就拓展了书友会的广度。如“沪语群” 共有 17人,内只有书友4人,13人虽不是书友,却参加了书友会的活动。今年该群有4人,在东广电台的“上海老味道”节目中,录制了23档节目,效果颇佳。又如“采写群”,今年编写了微电影剧本2本。“诗词群”以上海老年大学诗词班为基础,与书友会一起参与古诗词写作。“诗言志群”今年出了诗集3本。“虎文化群”举行了端午虎研讨。“区读群”参与黄浦区老年读书会大型活动4次。因此虽说浦悦书友会只有20位在册会员,实际上参加文化交流的人数外延约80人左右。
4、团队的凝聚力不断强化
浦悦书友会长年稳定的发展,取决于有一个出色的领头核心。书友会的会长由街道考察后推荐,本人系共产党员,热心社会公益,喜读书善写作有一定的业务素养,和团队领导能力。会长的家庭较早就荣获了区学习型家庭、区优秀读书家庭和上海市优秀读书家庭,还荣获过全国书香之家称号。副会长也是位熟衷阅读之人,系思南读书会的嘉宾,不断给书友会传递了不少时尚的阅读信息。书友会在他们的带领下有良好的凝聚力。
书友会每年有几十篇文章见报,不仅有新闻特写,还有各类书籍的读后感,文艺作品等。如去年里就有11位书友在大、小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88篇。
十四年来这些文章己由街道资助汇集出书,书名分别为《金秋霜叶红》(8万字)、《美丽中国梦》(11万字)、《笔下续梦又一年》(12万字)。
书友们看着自已的文章能出集十分高兴,凝聚力和学习力得到不断提升。年年为各类征文挑大梁,并且每年硕果累累。例如三届上海六市民文化节,共有5位书友摘取上海市百强7个。这两年书友获国家级奖项2个,另有市级奖项2个。
多名书友们的读书情怀和阅读故事被市级媒体采访,书友被解放日报采访过1位,被新民晚报采访过5位,被新闻晨报采访过2位。
书友会会员个人出集相互交流的也不少,4位书友自费出了5本书。现在不少居民若遇有社区美德小故事,都会提供给书友,书友成了居民心中的市民作家。这说明一支好的团队,可以给社区文明建设,带来更多的精彩。
特别令书友自豪的是,有两回区委书记和区长分剔专题看望书友,并给了书友们更多的勉励。
5、街道在经费上的支持和保障有力
书友会在购买书籍一直得到图书馆的帮助,街道在经费上的支持没有问题,近三年来还为会员们每人订阅了解放日报。
6、章程和学习制度执行到位
浦悦书友会的章程如下:
书友会是街道图书馆名下的一个学习型读书团队,是一群崇尚学习的中、老年读者自己的园地,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娱乐为主,并自觉接受街道图书馆的领导和指导。
参加的会员以书会友,定期开展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点评书友习作,互帮互学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书友会确定“终身学习,娱乐自我,服务社区”的办会定位,大家都要努力去实践。书友们聚在一起,以悦读悦生活为目标,还不忘切磋写作心得。并挖掘生活题材,写有内容、有见地反映社区题材的文学作品,但一定要求体现“主旋律、正能量、接地气”。
社区小报《今日打浦桥》是书友会最好的习作园地,也鼓励书友们积极向其他大报、杂志投稿,向各类征文写稿,完成街道图书馆布置的相关任务。书友们若取得成绩,彼此要相互祝贺、勉励,以感受志同道合的欢乐。
书友们要积极参加书友会策划的活动。诸如把书友们的学习成果集中展示;选择专题让书友结伴采风或采访;精心组织征文活动的落实;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编撰自己的文集等。
书友会以本人自愿加入为主, 不强调书友的学历,但要求参加者一定能拿得起笔。入会后要保证一定的出席率,并守纪律,讲文明、有爱心、乐于奉献。欢迎有此乐趣的居民加入,让晚年生活更充实,更精彩。
以上章程自制定后约已十多年,至今严格执行,效果颇佳。
7、团队学习的内容体现与时俱进
书友会走过了13年,整个过程平坦且扎实,主要抓了三条:
一是他们有个好定位。从书友会成立一天起,就把“终身学习,娱乐自我,服务社区”作为书友会活动的定位。
二是始终贯穿了读书这个主题。图书馆积极支持老人的读书热情,认为这个主打方向不能偏。近年来一旦出现书坛热门书,都在第一时间及时购买。书友们大家你争我夺,学习热情高涨。有了扎实的基础,在应对市或区读书征文时,参与的人数一直是最多的。
三是活动内容多样、充实,给予书友会许多长知识的机会。同时图书馆依靠这支团队,做了许多与街道中心工作相呼应的工作。如“海上歌吟”诗作大赛;市民文化节习作撰写和演讲比赛,针对活动多赛事多的特点,,围绕不同主题设计方案积极参与,获得了大面积的丰收。
8、能利用各方资源提高文化普及
上海古籍出版社是打浦桥街道辖区内的一家社区单位。多次荣获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出版社表示愿以他们的优质资源为书友服务,用“传统文化下社区系列讲座”的形式为书友服务,我们与他们紧密合作走出了一条新路。10年己为书友会讲了19讲,(分别为三字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易筋经、纳兰词、弟子规、易经、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国古代戏曲、古文字的沿变、婉约词、辛弃疾词、牡丹亭讲座、孔子与苏格拉底、敦煌文化、纳兰与济慈、西游记等)己形成品牌,该特色在2015年在市委宣传工作会议上,曾邀书友会会长作介绍。
除古籍出版社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方 (华爱)也利用他们的独特优势,为书友会送上了不少文化大餐。
9、开展团队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
浦悦书友会在成立10周年之际,举行了一场“十年悦读 十年欢乐”书友交流活动,以回顾书友会成立至今十年所走过的成长之路,凸现中老年人终身学习的欢愉,以及折射出党和政府对社区文化的重视。黄浦区十个街道的书友代表百舍人济济一堂,气氛活跃。
书友会作了十年之路的回顾,十年历程生动说明了文化享受,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的必需。通过读书学习大家的文明素养有了很大的捉高,特别是书友会找准了“终身学习,娱乐自我,服务社区”的定位,读了很多的书,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很丰富、扎实,还为社区文化的繁荣出了一份力。友谊在大家的互动中增添,刚成立的黄浦区老年读书协会会长高兴地说,今后我们每个街道读书会都要这样交流,把我区的老年读书活动搞得更红火。类似此类活动与兄弟街道读书会进行过多场交流。
10、团队的特色鲜明个性
鲜明个性之一:浦悦书友会认识到,团队一定要突出看书阅读为根本,永远把书籍当作人类最好的朋友,这一点书友会紧抓不偏,才取得了大家认可的成绩。
鲜明个性之二:在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把读书看作成精神生活必需的今天,书友会一定要及时把爱书之人及时组织起来,让他们走出小家,走进大家,结伴悦读,结缘书香。让更多的读书爱好者有一个退而不休的乐园。
鲜明个性之三:不固于呆板看书,能在活动形式上创新开拓,朗读、交流、切磋、赛诗、展示等形式交替使用,让书友们一直抱有兴趣,喜欢这种活泼的读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