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列表 > 团队详情
南门社区中老年教育活动队
团队编码:1801000091
创建于:1998年
负责人:袁亚菊
来自:崇明区
成员:30 人
团队星级:
团队介绍

城桥镇南门社区中老年教育活动队由退休教师陆佩芳于1998年初创建,这支活动队成立之初就向社区所有老年人开放、不管文化程度高低、不管年龄多大、不管身体健康与否、也不管原来的职业差异和职位高低,只要本人愿意来队参加学习活动,一律欢迎,这支活动队开展的重点内容有三点:一是德育为先、加强时事政治学习、突出道德教育,二是健身悦心、组织健身锻练、开展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三是服务社会体现爱心奉献,积极参与生态岛建设。


一、  基本概况

我们这支活动队是由老、弱、病、残、智障等五类人员组成的特殊团队。目前参与正常活动的正式队员有30名左右,还有10名左右的非正式队员。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为82岁,年龄最小的为50岁,平均年龄为66岁。活动中现有党员7名,文化程度最高的为大专、最低的为半文盲。其中女队员占到85%以上,残疾、智障者有3名。这支活动队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户籍除南门外、还涉及到学宫、观潮、玉环、花园弄、城桥村等8个居村委。我们这支活动队自2006年开始被编入崇明县灜通老年大学综合班,它也是全县唯一的一个综合班。

二、  办队特色

1、       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元素,提升全体队员的文明道德素养和健康幸福指数。多年来,我们每星期坚持在瀛洲公园组织开展四次晨练或学习活动(文艺队员们为突击排练节目,有时甚至连寒暑假或节假日也不休息)。活动内容既有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关节操、拍手操,又有较高层次的健身气功“六字诀”、“五禽戏”、“广场舞”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建立了主讲人制度,不定期地利用晨练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庆典纪念时机,学习国内外重要的时事政治知识和新颁布的一些政策法规,重点是刊登在解放日报、上海老年报、崇明报上的要闻、使队员们紧跟形势不断充实自己。同时我们还在居委老年活动室组织队员学习《上海市老年人保护条例》、《老年人防“三高”、防跌倒、防电信诈骗及开展交通安全、防火》等知识。另外《上海老年报》、《益寿文摘》、《自我保健》、《新民晚报健康专版》等报刊杂志上有关中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及《长寿崇明》一书刊登的百岁老人的长寿经验也是我们组织学习的重要内容。

2、       我们邀请城桥镇志愿者讲师团倪伯清等老师前来讲课,他们所作的“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与宣传落实城桥镇“六大创建”任务的精彩辅导,由于他们的讲课生动风趣,理论联系实际,所以深受队员们的欢迎。

3、       积极参加镇社区学校组织的《百姓课堂》和镇文化活动中心的有关讲座。在镇社区学校里,我们听取了有关老师所作的“合理饮食”、“科学育儿”、“垃圾分类管理”、“竹文化”、“孝文化”、“低碳生活”等方面辅导,并组织队员免费参加电脑、烹饪、剪纸、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学习。其中剪纸班学习最受学员们欢迎。这个班的10余名学员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结业后,受名额限制,他们不能再继续报名学习,热心剪纸教育,对工作极端负责的龚惠芳老师就挤出时间,让队员们集中到一队员家中继续加以辅导,她的奉献精神令队员们感动不已。对于镇文广站组织的有关讲座,我们也都积极参与。如去年5月我们组织队员听取了市健康促进会马老师所作的《正向心理减压工作坊》的精彩讲座,为队员们在日常生活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心理减压》指明了方向,课后还现场接受了主讲老师为减压服务的《颈椎操》辅导,使队员们受益匪浅。

4、       我们活动作为县老年大学唯一编入的个综合班,队员中有不少人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分别参加了声乐戏曲、舞蹈、保健、书法等培训班的学习。据统计,仅今年第一学期,就有27人次参加了培训学习,另有9人次参加了镇社区学校举办的烹饪、舞蹈等培训班的免费学习。

5、       利用重大节日来临,我们总会重温一下这些节日的由来与纪念它的深透意义。如每年的清明节,我们坚持自制花圈、自备香烛,并在自带清洁工具清除基地周围的杂草垃圾之后,再集体聚集在明代抗倭英雄——唐一岑烈士墓前祭扫(该墓地亦列为崇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隆重的祭扫意识结束之后还现场学习《崇明英烈传》一书中原户籍在城桥地区的部分烈士的英勇事迹。对于尚未编入该书的崇明籍消防战士陆晨烈士的优秀事迹。我们也及时组织队员学习。又如在举办重大传统节日的庆祝会上,我们除由文艺骨干作重点表演外,还通过“击鼓传花”等方式让队员们人人参与、参与率高达百分之百。


三、  开展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把“四个老有”真正落到实处,陶冶中老年人情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对于一支中老年教育活动队而言,开展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无疑是一出重头戏。我们这支由老弱病残智障等人组成的特殊团队的特色就是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丰富情趣、增强能力,在节目的编排上追求创新。队员们也深深懂得:参加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也是一种学习享受,学习让自己变得年轻、开朗,更加充实,也能为观众带来许多欢乐,同时也更有利地促进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活动队自2002年开始举办中老年趣味运动会,至今已举办了16届。运动会所设置的10个竞赛项目集趣味性、娱乐性、体育竞技性于一体。为了增强新鲜感与吸引力,我们每年都会对竞赛项目作出一定的更新和调整,使每个项目都突出一个“乐”字,让参赛者动得开心,观众看得舒心,共享体育的运动带来的欢乐与激情。也正是由于所开设的项目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所以很受中老年朋友们的欢迎,参与率高达100%。在运动场上,大家你追我赶、喜笑颜开,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对其中的一、二、三名优胜者,我们给予了微薄的奖励,而对于参赛者但未得名次者,我们也聊表心意给予了鼓励奖。

为了增强居村文娱队间的友谊与团结,相互切磋演艺,提高演出水平,我们活动队自2012年开始倡导举办睦邻联谊文艺汇演,参与的单位逐年有所增多,至今已发展到十二居二村,演出人员多达160余人。而这行规模较大的联谊活动从协调组织、具体筹划到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全由我们南门活动队来承担。在睦邻联谊会上,我们不仅邀请了县教育局、社区学院、老年大学、镇文广站、镇民政办成人学校等有关部门的领导莅临指教,而且参与单位的居村主要领导也亲临现场观看捧场。这对于所有参与单位的演出人员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广大演出人员对我们为他们施展演艺搭建的平台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无比的自豪。

为迎接县镇有关部门举办的健身气功、广场舞或戏曲演唱等方面的展示、汇演活动,一批文艺骨干常常在晨练结束后还要继续留下来彩排文艺节目,有时甚至连寒暑假也照常排练。由于他们的年龄相对偏大,记忆力和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也相对较差,其排演节目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另外有时还会因某个队员特殊情况突然不能参与表演,还需重新物色队员突击彩排或另行编排队形,这势必更加剧了难度。每年的七月份,我们还积极参加镇文广站交办的南门观光大堤纳凉晚会专场文艺演出,其中由我队演出的节目占80%以上。这项传统活动至今已举办了七届。另外我们还多次与北门社区老党员演出队结对开展联谊活动。对于我们举办的老年运动会和睦邻文艺汇演,县电视台和崇明报社也数次派记者做了采访报道。



团队风采
更多 >
学习成果
更多 >
团队负责人
姓名:袁亚菊
崇明区
星际成长轨迹
2018 年
学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