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列表 > 团队详情
凌云街道社区学校“古法造纸创意”学习队
团队编码:0315000074
创建于:2017年
负责人:周金花
来自:徐汇区
成员:45 人
团队星级:
团队介绍

乐学凌云 花开陇上

——凌云社区 “古法造纸”创意学习团队申报材料

凌云社区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乐学凌云·花开陇上”,希望老师和学员在学校快乐学习,丰富人生,提升素养,同时学以致用,回馈社区。凌云社区“古法造纸”创意学习团队也是如此践行的。在凌云社区学校的直接领导下,于2017年2月团队成立,在徐汇区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小组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长期坚持“传承创新、学以致用、服务社区”的建设导向,古法造纸全体成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进取、奉献社区,现申报上海市老年五星学习团队。汇报如下:

一、制度先行,团队管理日趋成熟

团队从2017年成立初期时的10人,发展至今,已拥有在册成员45人,年龄最大的76岁,年龄最小的24岁,团队平均年龄49岁。团队成员由社区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凌云本土社区居民、外来的华理大留学生、以及造纸专科毕业的技术人员和上大美院的研究生组成,中外老少、各色人才、齐聚一堂。有很多的成员慕名而来,也有老成员推荐的,五年多来,团队成员人数逐年增加至原来的4.5倍。

为了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团队自成立之日起就对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建立了团队章程和学习制度,并严格执行到位。根据徐汇区老年教育工作的管理要求和自我不断的摸索,团队成员均进行了实名认证及注册登记。每周固定时间的学习活动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每次活动出勤率都在95%以上。

团队建立了名册,将成员编号及各个分工予以明确,创建了《凌云古法造纸工作室》、《凌云古法造纸创意团队》和《凌云乐学志愿服务(团队)》等三个微信群,便于成员之间及时沟通和交流。

团队活动经费主要依靠街道财政和教育局“一街一品”专项经费,学习经费充足。团队建立了持续的成长资料库,主要有:活动记录文字与照片、媒体报道、出版物等等。

二、乐学凌云,力推团队专业成长

凌云社区学校邀请贵州国家级传承人王兴武老师来到社区学校传承造纸技艺、在校园内辟出200平米建造古法造纸学习体验基地,同步培育项目老师、开设古法造纸课程、组建研发和学习团队。社区学校引进上大美院等专业团队,每周一次带领团队研发与古法造纸相关的学习内容及衍生品的开发,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使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如环保书签、手工本、扇面、手工灯、立体撕纸、饾版水印等等,实现了活态传承,创新、融合、多元开展非遗文化的传承。团队成员一起编写教材和学案、拍摄系列微课、开发学习材料包等等,让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具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丰富了社区教育课程资源。

刘倩校长带领团队走南闯北、传承与学习,与“古法造纸”同步成长与成熟。先后参加了市区各类学习节、国际手造博览会、东方卫视“中华小传人”颁奖典礼、“古纸新生”纪录片拍摄等等……

三、学以致用,传承创新服务社区

2018、2019连续两年的暑期,刘校长带领团队接待了由徐汇区侨联主办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等海外华裔青少年在社区学校体验了古法造纸和活字印刷。2019暑期的古法造纸体验营,团队成员指导社区未成年人在与“古法造纸”的一次次亲密接触,在学习体验中尽享快乐暑期!此活动的报道MV还上了《学习强国》APP平台。

2018年起,每年暑期团队主动承担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和爱心暑托班的“古法造纸”体验活动,每周四个半天指导孩子们学习“古法造纸”,传承非遗文化。

团队成员随古法造纸走出校园,参加各级各类展示和体验活动。每次志愿服务都一呼百应,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大家边奉献边学习边收获。如:2017徐汇区第二、四季学习节开幕式、2017上海市第十三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2018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2018东方电视台《中华小传人》节目拍摄、2019徐汇区非遗办在土山湾博物馆举办的“非遗小课堂”,以及2017、2018连续两年参加国际手造博览会,每次参展都引起很大轰动和粉丝追捧;2020受邀参与徐汇区文明办主办的微传播·非遗传承公益行、舞动青春·活力徐汇等等活动。

五年多来,团队成员迄今已接待了530批次、23537人次的古法造纸学习体验。有记录的志愿服务时长达19509小时。

四、花开陇上,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团队成员把在“古法造纸”课程中学习到的内容和服务精神,辐射到学校、社区其他领域中,学习微课拍摄,用自己一技之长跟上数字化时代的脚步,参与各类比赛,获得各级各类奖项无数;在炎炎夏日,团队成员们为贫困山区孩子织毛衣,为敬老院老人织帽子、围巾等,让老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暖暖的爱……

疫情改变了很多生活方式,团队成员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手把手指导身边老年人,线上报名、线上学习,解决他们日常生活场景中遇到的手机操作难题,帮助老小孩掌握新事物、共享新科技。他们在学习中快乐着,在奉献中收获着快乐!

成员王润珠,用废旧材料制作了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赠送给外省参观团。几年来,她到湖南街道、浦东、普陀、宝山,北京、厦门、山东、郑州和湖南等地开展一系列变废为宝的环保手工课,孵化出一支又一支的手工制作师资队伍。2017年,她还到上海中学和政法学院去教授外籍学生,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三月疫情来袭,成员周耀裘、王润珠、李梅林、胡星妹、胡红妹、潘刘英等等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小区巡逻、维持核酸现场秩序、帮居民配药登记、送药上门,分发物资、上门做抗原、送菜、楼道消毒等,每天冒着风险,整整坚持了八十多天,都是了不起的抗疫先锋。

五、成长瞩目,团队成员硕果累累

凌云“古法造纸”学习项目被评为2019上海市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微课《古法造纸》获第四届全国社区教育优秀微课程评选二等奖,自编教材《古法造纸》入选徐汇社区教育第六辑区本系列教材。

团队成员与“古法造纸”同步成长,如:周耀裘,从一位沉默寡言的门岗师傅成长为项目老师,荣登《徐汇社区教育》杂志封面,受邀在徐汇区社区教育“人人讲坛”交流发言等等,2018获上海市优秀社区教育志愿者、徐汇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优秀志愿者、凌云社区匠心传承奖和凌云街道能人圈成员、2019上海市最美志愿者、2020上海市百姓学习之星、2022徐汇区社区教育奉献奖等;如:于莉获2019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2019徐汇区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如:王润珠获2018年凌云街道优秀志愿者、2019年徐汇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优秀志愿者、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最美志愿者、2022徐汇区社区教育奉献提名奖等……

2020、2021、2022连续三年团队成员全手工造纸和制作的非遗古纸手工灯、手工册页在新闻中心非遗客厅的中心位置华丽展出,大家的自豪感、成就感不言而喻。

“乐学凌云,花开陇上”,凌云“古法造纸”创意团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传承创新、传播正能量为工作理念,立足凌云社区学校,面向社会,紧跟时代发展的形势,全体成员将会继续秉承积极进取的态度,团结合作的方式和优良的作风,在凌云社区学校的领导下,在徐汇区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小组的指引下,继续与时俱进,砥砺前行,积极地投入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奉献社会、服务大众。


团队风采
更多 >
学习成果
更多 >
团队负责人
姓名:周金花
徐汇区
星际成长轨迹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2 年
学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