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社团是这样炼成的
一、基本概况
沪韵琴风民乐队是在2008年10月正式成立,从最初的5一6个人到现在的17个人,已经成为一支队员稳定、乐器构成完整的民乐队伍。队员首先都是喜欢民乐的,有的曾经小时候少年宫练习过、有的是农场知青生活中练习过、当然也有的是觉得在一起玩乐器很开心,也买个乐器来一起学。这样虽然水平有高有低,但大家都是互帮互学,不断练习提高。尤其是在领队於老师的带领以及日常组织下,在这么些年里基本上是每周集体排练一次,周末一般安排演出展示活动,从末间断。还有乐队的指导老师负责对于排练以及技术方面的管理,乐队演绎水平不断提升,整体发展蒸蒸日上、团队成员其乐融融,乐队全体成员都感受到满满的收获感和满足感!
二、学习载体、方式
组“领导班子”,订团队章程
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团队早已步入正轨,但领队於老师仍毫不避讳指出痛点所在,“不同于退休前所处的组织,没有工资、奖金等制约,来去自如纯靠自律”。所以要想团队继续健康持续的发展,一定的规章制度不能少。
起初团队骨干只顾展示自己的专业,带着大家排节目。可自从一次演出意外夺冠后,队伍里不和谐的因子多了起来:站队谁前谁后有争执;表演机会给谁有说辞。於老师想到:老人都服从组织调配。于是她选取4——5位既专业又有奉献精神的队员,成立核心“领导班子”,同时征集意见起草了“团章”,规定了排练时间和纪律规范等。在规章中,专门有一条“发扬红花与绿叶精神,一切服从节目需要”来解决站位等问题,“现场还会通过队形变化等让队友们都能到前排露脸”。有队员有意见不来了,“领导班子”就会通过微信开导或上门家访做思想工作。
用师徒制发挥传帮带效应
老年团队人员流动很大,队伍很难壮大。半途中,还常有新人进来。为了维持团队的稳定,於老师想到师徒制,“新人进来必须有师傅带,让他感觉受重视”。为了让队伍冒尖,规章中明确表明“坚持以原创作品为主”,鼓励大家多排原创节目;艺术团还鼓励“一专多能”,有队员的嗓音不错,“领导班子”就会建议她们学唱歌,做到“互通有无”。
为保证人尽其才,团队给队员建了业务档案,“身高、气质、专长”等都有标注。民乐团还善用人脉资源,争取各类演出展示活动,比如有队员曾是部队里的退休干部,来到民乐团后,她四处联系部队军营,帮助队员们走出去表演展示。
集体读书学习提升修养
团队里的争吵、人心不齐、暮气沉沉等现象,於老师都归结为修养、境界问题。因为艺术表演要有内涵,队友们修养高,整个团队才会阳光有朝气。领队想到的办法是读书,在大家居住地附近就有个图书馆,于是在大家空余时间於老师常带队上楼看书,“重点看提升自我修养的书,比如《论语》,看完后做集体分享”。很多“女汉子”开玩笑,自己以前做事都是粗线条,说话爱起高腔,现在变成了真女人,说话语气变柔,看问题角度也不一样了。
三、学习效果
一、队员演奏技巧持续提高、演出质量高、好评不断
有些队友刚刚退休后觉得很失落,觉得自己让社会抛弃了,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是从进入了乐队开始觉得自己又是重放光彩了,特别是舞台上演出后当观众掌声响起时那是多么美好的感觉!乐队排练的内容都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我们有:民乐合奏、笛子独奏、二胡独奏、男声独唱、女声独唱、男女声二重唱、小组唱等。节目的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歌唱祖国歌颂党。这些年我们乐队演出到过嘉兴路街道、凉城新村街道、宝山路街道、江湾镇街道、临汾路街道、天山路街道、到过消防支队为慰问消防官兵,到过数不清的居委会为大家演出,到过无数个养老院为老人们带去欢乐。
每周六周日上午会在鲁迅公园演出,并且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我们乐队也是在一次次历练中慢慢成长。大家都认为开心是第一,去外面演出基本都是尽义务的,特别是扬琴,带出去很不方便,我们敲扬琴是华逸诞老师(兼职指挥,技术指导)每次都是自掏腰包打的,而且从无怨言。只因为有着大家的一致努力,乐队才能走到今天,曾经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表扬我们乐队还赠送了锦旗,希望我们乐队能坚持下去,而且越来越好,水平越来越高!
二、榜样示范、能量满满,团队大家庭其乐融融、活动促和谐
我们队员陈明良是吹笛子的,除了吹笛外一身本领。他是二项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保持者,蛇形太极创世人。为人低调乐于助人,有新笛手上来学他全心全意去教去帮助,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大提琴手严海棠是军人出身,曾经在高原当过兵。现在身体状况很差,但每周的排练他从不缺席,他说只有在乐队里,自己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健康的人!最让人感动的是去外面演出严老师还向队长交了承诺书:万一有什么不测和乐队无任何关系!当然队员们对老严的关心爱护也是有目共睹。所以我们乐队更像是一个大家庭。
三年前来了小孔小叶夫妻让大家觉得乐队变得更加正规了,每次演出都由小叶帮大家留下舞台表演照片视频,他们夫妻有着满满的正能量!为乐队添光加彩,而且他们的夫妻恩爱是全队学习的榜样。乐队每年都会组织二次农家乐,正好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把平时乐队的一些小磨擦处理掉,大家轻装前行!除了日常训练,还经常组织队友去郊区采摘,去KTV唱歌,抱团去韩国、新西兰等地旅游。
“我们要在夕阳的年龄,拥有朝阳的生气,过上彩霞的生活。”沪韵琴风民乐团成员们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