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列表 > 团队详情
精武杨氏太极拳传承队
团队编码:0805000046
创建于:2011年
负责人:刘嘉慧
来自:虹口区
成员:60 人
团队星级:
团队介绍

申报五星级团队理由如下:

一、 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团队将社区太极拳健身活动逐步引导到正确的轨道,通过老年大学、社区学校、凉城街道、晨练辅导、段位考试、星级考试、社会系列活动等多种学习渠道,逐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知识水平,发挥党员的作用(党员26名),集中集体的智慧,十年如一日,潜心经营,现在已经建立起崭新的人际关系,搭建起弘扬民族太极文化的平台,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具有过硬的师资队伍

团队总教练为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振铎的入室弟子、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武术六段、国家二级裁判,原系大同煤矿集团机电管理处付总工程师,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正高级)。由于师出名门、正脉传承,再加上潜心钻研、勤学苦练,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现任杨氏太极拳长三角负责人,近两年所获奖励如下:

1、2017年获“精武武术大赛杨氏太极剑一等奖”

2、2012年获“香港武术节女子个人全能冠军(杨式太极拳、杨氏太极刀、太极推手)”;

3、在“2010年度全国煤矿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煤矿优秀运动员”称号;

4、被评为“上海市老年优秀教师”;

5、被评为 “虹口区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

6、刘嘉慧作为上海老年教育资深的太极拳教师,应上海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60余家报社组成上海报业集团的邀请, 在     《上海报业集团》做“健康就在眼前”的太极讲座,报业人员多达100余人,受到市内武术界领导的首肯和广大学员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7、接受《社区晨报》记者(武钢)采访,记者撰写了(练拳研习传承  健体健身养性),整版刊登在12月6日的《社区晨报》上。(刘嘉慧)

8、创编“杨氏太极拳九大关节松活功法”,已运用多年,效果明显,受到广大拳友的认可和喜爱,并推广到养老院。

  三、有完整、系统的教学内容

(一)传统杨氏太极拳系列套路,包括:

(二)竞赛套路

(三)健身气功

四、有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

     (一)输送学员进入正规培训班系统学习

团队教练本身就是当地老年大学、社区学校、街道培训班、志愿者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的太极拳教师,队员全部是老年大学、社区学校的新老学员,有些还是班长、助教。要求入队的人员,首先要求其接受正规培训。教师和骨干针对成员不同的情况,会提出切实可行的入班培训建议,与其进行沟通,进行统筹安排,使学员在正规学校学习,而且一步步往上学习、提升;

(二)教学课堂保证教学质量

老年大学、社区学校每周进行专业授课(每周起码5节课),教师有教学计划,有课程安排,按照杨氏太极拳掌门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教学宗旨是:“明理、识体、达用”,做到套路介绍陈述清晰、套路原理通达、动作示范连绵、动作拆分准确、反复练习吃苦、解答疑问不厌其烦;

(三)更多的学习功夫在课后

教师除上课外,每天坚持带领广大团队成员每天集中习练并且复习课堂内容,一招一式均按统一标准进行严格要求,对学过的套路,一层一层讲,一个一个动作纠,并做到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培养骨干

随着团队的扩大,骨干队伍需大大加强,除正常上课、晨练外,对骨干进行另外的加强型训练(每周2次,每次2小时),不仅保证每周的训练,另外选派骨干走出去进修,如:

1、参加正宗的传统杨氏太极拳培训

参加由国际杨氏太极拳协会会长、杨氏太极拳杨军掌门(杨振铎宗师嫡孙)开办的杨氏太极拳杨氏弟子班(山西大同)、准弟子班(大同、太原)、拳理拳法班(上海2次、昆明)、推手班(淄博)、对练班(太原)等高档次培训共11次,团队均派人参加;

2、参加精武体育总会举办的各类培训班:

(1)派员参加“飞云刀”培训(8人)

(2)派员参加“太极推手”培训(8人)

(3)派员参加”迷踪拳”培训(3人)

(4)派员参加“太极拳基础班”培训(16人)

3、博采众长,学习“慈山拳”

(五)开展网上教学辅导学习平台

建立 “杨氏太极拳上海部微信学习平台”,定期免费提供大量杨氏太极拳学习资料,现已建成规范的学习辅导站11个,由于学习内容品质高,管理规范,受到了广大拳友的喜爱。

为了使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延伸,团队建立了工作群、学习群、保健群、娱乐群,群主由教练员担任,群主每天清晨晨练前布置团队的工作、提出学习要点、答疑,场地负责人、班长各负其责,提出工作学习注意事项和学习内容的答案,团队上下形成一个学习的气氛;

五、有健康、健全的学习载体

     (一)国际杨氏太极拳协会、昆明基地、太原基地等高级培训,主要是培养杨氏太极拳的传承人、杨氏教练员,其对象是杨氏太极拳门生、准弟子、团队的教练员、教师和骨干;

(二)上海市精武体育总会研究中心(各类培训)

学习对象是团队总教练、主教练、精武会员;

(三)虹口区老年大学太极拳、剑班(初、中、高级培训班),学习对象是家住凉城以及虹口地区的离退休职工、当地居民;

(四)凉城社区学校太极拳、剑班(初、中级培训班)

学习对象是针对家住凉城地区各居委的太极爱好者和当地居民;

(五)凉城街道太极拳训练班(教练员培训班)

学习对象是凉城太极拳团队教师、骨干;

(六)凉城党建中心志愿者太极拳培训班(教练员班)

凉城当地各居委的太极拳爱好者和志愿者;

(五)社会办学太极拳班

       学习对象为中青年,基本上是上班族、事业有成者,一方面让年轻人学起来,另一方面由他们来进行传承和传播我们的“国粹“--杨氏太极拳,

六、有一套系统可行的管理制度                                                                                                                         

通过老年大学、社区学校、晨练辅导、社会系列活动等多种学习渠道,逐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知识水平,经营老年学习团队,搭建起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交流平台。团队活动年度计划拟定制度、场地管理费用管理制度、活动器材收放制度、活动考勤制度等。

七、具有丰富的建团经验  

 以老年大学、社区学校、凉城街道周授课和太极辅导站每日义务辅导相结合,将正规学习、段位考试、大型赛事、太极展示、远程教学等多种方式紧密地结合起来。

(1)2018年9月,杨氏太极拳凉城传承基地,组建15个教学点队(上海各区、温州、义乌、南京)参加了“上海市民武术节首届”柔武杯“演武大会 比赛,参加了15项集体比赛,获得金牌4枚、

银牌6枚,凉城团队参加5项,获得金牌两枚、银牌1枚,并获得 “优秀组织奖”排,队员张金来获得“突出贡献奖”“;

(2)2017年组队(15人)参加了“2017年上海市城市业余联赛虹口区太极拳24式集体比赛”,共15人参加,获得一等奖;

(3)2017年组队(24人)参加了“2017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市民文化节精武第15届太极传统武术比赛”,获得个人奖牌29枚;

(4)2016年赴武当山参加“第五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共六名队员参赛,取得“集体太极刀一等奖”,得到12块金牌,为上海队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添加了能量,刘嘉慧老师被大会评为“优秀教练员”,副教练孫立烨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5)2016年参加上海武术院主办的“‘绿地集团杯’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龙演文化杯’上海市企事业单位武术太极拳比赛,获集体项目“杨氏太极十三刀一等奖“;

(6)2016年参加上海武术院主办的“‘绿地集团杯’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上海市武术大比武(总决赛),个人(11人)获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6枚;

(7)2016年参加2016年上海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技能24式太极拳展示交流大会,获“一等奖”;

(8)参加‘绿地集团杯’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虹口区健身气功 比赛暨“百 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赛,获一等奖;

(9)‘绿地集团杯’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星级站点交流赛 (13人参加)  其中:易筋经(一等奖)   六字诀(二等奖); 

(10)2012年6月2日参加“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虹口区、松江区《中华优秀健身项目》,出演大型武舞节目“太极神韵”(虹口体育馆),取得第一名;

      (11)2011年仅用20天时间组建并训练了太极参赛队伍,参加了“2010上海市社区体育俱乐部大联赛”24式太极拳集体比赛,在上海市54支队伍的激烈竞争中,獨占鳌头,获一等奖(成绩第一名),被誉为“飞出的黑马太极队”;     

   八、具有社区学校、老年大学、虹口区文化中心、凉城街道提供的学习环境和设施

九、具有完整的学习制度和管理措施

十、编写适用的学习教材

1、基础班采用老师自编的杨氏8式太极拳套路,配以自编的讲义(含文字1万、老师本人54张拳照、和老师本人教学视频),被推荐为《虹口区区本教材》;

2、传统拳初级班、提高班均采用代课教师自编教材(10万余字),配以一代宗师杨振铎先生及其孙的优秀教学视频;

3、竞赛套路、太极剑、推手课均配有讲义和光碟。

 


课程资源
更多 >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团队风采
更多 >
学习成果
更多 >
团队负责人
姓名:刘嘉慧
虹口区
星际成长轨迹
2018 年
学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