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村诗社团队简介
“顾村诗社”是在2009年“顾村镇诗歌协会”揭牌数月后,以协会创作组为骨干,吸收社区与单位部分具有诗歌创作才能与热情的成员组建而成,目前在册社员人数为30人,现任团队行政负责人为曹惠英(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诗歌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业务负责人叶谦是从社区历届诗歌赛征文中脱颖而出的屡次获奖者,现任诗歌协会副会长。并参加过区学习型团队领队培训,被评为2011年区社区学习十大标兵和2011-2012年度上海市社区学校优秀学员白玉兰奖,。团队成员均为活跃于顾村镇社区与农村的诗歌爱好者,因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故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手法与风格。给团队内部的学习和外部交流以及多元化创作方向带来了可喜的活力。
团队建立伊始,就将挖掘“诗乡顾村”诗歌历史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的根基作为重点工作目标,全体社员以呈现家乡“文化立镇”后全新的风情风物和焕然的风采风貌为己任,将“从生活感悟意境,让诗歌浪漫生活”的诗歌口号为创作方向,推动团队的诗歌理论学习和创作交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旨在培育百姓诗歌欣赏的文化土壤,从而能够体验分享诗意的幸福,从“诗化”作品起步,过渡到“诗化”情趣,上升到“诗化”生活,最终落实到“诗化”人们的思想境界,达到借助审美取向的潜移默化来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目的。
作为宝山区优秀学习型团队,顾村诗社具备如下四大优势:
1、有规模的扎实成效,作为上海目前唯一的诗歌之乡,顾村镇除了已经正式出版过五集《诗乡和韵》诗选,又成功举办了三届《顾村杯》上海民间赛诗会,目前第六集“诗乡和韵”《在回声中过往》诗集及首届“上海民间诗歌节”也已准备就绪,定于今秋“诗乡顾村”年会时一展风采。这些活动受到沪上主流媒体的关注,如“东方网”记者于去年7月采访后在该网上发表了《顾村农民热衷“风雅颂” 诗让外来居民不再孤独》的长篇报道。而“顾村杯”上海民间赛诗会的相关情况则有“宝山电视台”、“新民网”等多家媒体发了专稿。
2、有支撑的学习形式,为使团队的学习可持续发展,诗社先后聘请上海市社科院文学所新诗教研室原主任、国内著名诗歌评论家潘颂德教授和上海作家协会《上海诗人》杂志编辑部主任孙思为社区诗歌爱好者开办“新诗讲习班”和“新诗美学”讲座,较为系统地传授现代诗的鉴赏和创作理论,由于该类讲座在沪上尚属首次,故除“顾村诗社”成员外,还吸引了“顾村诗友会”成员以及区、市其他诗歌社团爱好者前来听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影响。其次是利用各种学习平台,开展多样形式的交流。例如,每个月在文化中心举行一次顾村诗社的集中作品研讨,以保证社员们的日常心得体会有充分切磋的机会。内容紧密围绕提高诗歌的创作水平,努力开拓作者的视野与笔触。由于诗社主要骨干还负责双月刊《诗乡报》及“诗乡文化顾村”网站的编辑,又在诗歌报纸与文化网站上开辟“八面来风”专栏,收录市、区及全国各地民间诗人的来稿,为诗社成员的创作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又和东方信息苑联手开设诗歌讲座与“真人图书馆”,以更新潮、跟快速、更时尚、更便捷地展示交流诗歌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团队的互动成果与心得。
3、有品牌的活动平台,诗社参与各级政府的各类相关群众文化活动,其中包括以原《诗刊》主编叶延滨为首的诸多国内诗坛著名诗人组团的“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顾村”;历届“上海樱花节”的“樱花诗会”;去年我们又邀约区内“宝山报”、“金秋文学社”以及市内“海上诗社”、“浦江文学社”、“黄浦区图书馆文学艺术沙龙”等相关媒体与民间诗歌社团的代表,以花兴会,以诗会友,从而萌生出许多有关樱花题材的诗作,并结集出版了包括樱花诗在内的“顾村风情风物诗”专辑,收录著名诗人与民间作者的相关作品,充分体现出都市与田园的灵感碰撞与城市与乡村的风俗际会。此外,顾村诗社还积极配合镇政府举办的诗歌主题大型文化活动,如每年夏季的“宝山•嘉定读书月”的诗歌朗诵会;秋季的“诗乡顾村”年会;去年的“喜迎十八大•诗歌抒情怀”《顾村杯》上海民间赛诗会,今年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等等.与区、市文学团体保持深度接触,藉以扩大眼界和开阔胸襟。
4、有号召的社会影响,由于“诗乡顾村”的文化品牌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凡顾村的相关文化活动,会受到包括东方电视台、解放日报在内的沪上各大主流媒体的深度关注,并得到上海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的领导如赵丽宏、季振邦与潘颂德、孙琴安等专家们的热情支持,如所有“诗乡顾村”年会暨民间赛诗会均与上海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联袂举办;凡相关活动均能得到业内响应、各界支持与媒体关注,因此能收到较大的社会影响。
“顾村诗社”被评为2013年上海市优秀学习型团队和宝山区社区自主发展基地,2016年成为首个上海市市级诗歌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