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列表 > 团队详情
怡龄戏曲队
团队编码:1211000000
创建于:2005年
负责人:朱晨晓
来自:嘉定区
成员:28 人
团队星级:
团队介绍

嘉定区老年大学怡龄戏曲队

 

一、嘉定锡剧源远流长,怡龄戏曲队初成长

    锡剧,是“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是嘉定锡剧的兴盛时期。嘉定锡剧唱腔高亢、嘹亮,发声浑厚、遒劲,抒情流畅、圆润,兼以动作见长,并吸收了京剧、昆曲中的武打动作,尤为精彩。上世纪50年代末,毛主席、周总理来上海视察期间,濮阳、林月珍演出锡剧《双推磨》受到赞扬。

    由于历史原因,嘉定锡剧遭遇困境,日渐式微,但嘉定还有一批坚守锡剧的老演员,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重拾嘉定锡剧这张曾经光彩夺目的名片,使她重新焕发出灿烂的光辉,同时兼顾沪剧、越剧等地方戏曲的学习,更好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满足群众对戏曲的喜爱与参与,这是嘉定区老年大学成立怡龄戏曲队的初衷和愿景。在区老年人艺术协会、区老年大学的支持指导下,怡龄戏曲队于2005年成立。

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团队长效发展

    1、制度建设

    戏曲队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团队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成员职责明确,互相督促到位,各项活动记录齐全,活动资料丰富。针对日常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参加与不参加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我们建立了考勤制度,年终评选优秀队员,提高了培训质量。

     2、名师负责

    为了使团队建设专业化、长效化发展,团队聘请朱晨晓为负责人、陆维青、吴振聪为指导老师。朱晨晓是原嘉定锡剧团副团长,国家二级演员,上海戏曲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锡剧艺术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陆维青、吴振聪是原嘉定锡剧团的主要演员、国家三级演员、上海戏曲家协会会员,陆维青还担任过多部曲目的编导工作。

    3、部门支持

    一个团队的壮大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帮助。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对推动锡剧艺术传承与发展非常重视,在政策、宣传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和扶持。区老年大学与区老年人艺术协会在师资、创作、排练、演出、经费等方面为戏曲队提供了有力保障。

    4、思想建设

    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管理能够透过适宜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适宜的角色,充分发挥队员的潜能。几年来,队员们在管理人员的组织领导下,精诚合作,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能克服困难参与培训、演出,每次活动都受到老年人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5、经费使用

    团队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本着节约的原则,在经费使用中当用则用,不当用坚决不用,财务报销需经办人、财务主管、负责人三人签字以后方可报销,发放劳务补贴等需领款人本人签名。

三、戏曲活动丰富多彩,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1、日常培训

    团队按计划每月进行一次培训,主要包括戏曲表演基础学、台步、眼神、唱腔、戏曲化妆等内容,授课老师在辅导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理论知识讲解和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队员不同的年龄、层次、性格、能力等多种因素进行辅导,很大程度开拓了队员的视野,提高了大家的表演水平,增长了大家的戏曲知识,给大家在表演理念等方面带来更多的艺术灵感,为今后的艺术表演创作开启更加广阔的空间。

    2、送戏下乡

    多年来,在嘉定区老年大学、区老艺协的大力支持下,怡龄戏曲队不忘初心,以“诚信为民、德艺双馨”“播撒欢乐、惠及百姓”为宗旨,每年到方泰敬老院、黄渡敬老院、安亭福利院、外冈养老院等19家养老机构和南翔新丰村、华亭村、菊园六里新家园等8个村居委为老年人慰问演出,不仅为广大群众送去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更是让文化惠民的“春风”真正吹拂到每个老百姓的心中。

    3、传承创新

    在新世纪,怡龄戏曲队坚持传承和宣扬嘉定锡剧这一非遗项目,多年来,戏曲队精心排练锡剧经典传统优秀剧目《珍珠塔》、《玉蜻蜓》、《夜明珠》等大戏和《双推磨》、《打面缸》、《摘石榴》等优秀传统折子戏,名符其实地成为了嘉定远近闻名的非遗文化品牌。

    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为了不断满足新时期老年人精神文化的新需求,戏曲队开拓进取、注重创新,与当今时代和现实需要相结合,创作了多元素、多形式、多角度的文艺新作品,如:锡剧小戏《老太婆,理直气壮反邪教》、《糊涂清官》、《可怜天下父母心》、《爸爸要娶亲》,沪剧小戏《三代婆媳》、《媳妇做媒》,越剧小戏《送凤冠》,锡剧表演唱《绣红旗》、《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大量作品。这些作品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弘扬时代主旋律,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4、引领辐射

    华亭镇位于嘉定区最北部,与太仓交界,在这里,有一群年轻的老年人为戏曲队的风采所折服,特邀工作室负责人前往指导,并成立了华亭镇第一支老年时装队,名为“田园时装队”,有二十名队员,每周训练一次。为此,工作室专门组成了一个辅导小组,根据当地特色策划创作编排了时装秀“晒金秋”,队员们从零基础开始,坚持刻苦训练,小有成就,还参加了“我的舞台我的梦”——2019年嘉定区优秀群文团队展演。最近一改前面的风格,以表观老上海女人的风情万种为题材的“上海谣”旗袍秀,近期正在抓紧排练。

    四、团队成就突出,社会反响良好

    怡龄戏曲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及展演,锡剧《同心共筑中国梦》、越剧《游上林》,荣获上海市第七届老年文化艺术节“百佳优秀节目”奖,创作的锡剧《绣红旗》在2016年6月的上海市第十一届老年教育艺术节戏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并在11月的闭幕式上作为优秀曲目登台展演。此外,戏曲队还获得过上海市第八届全民终身学习周戏曲比赛金奖,上海市老年戏曲、民乐交流大赛优秀奖。

    多年来,怡龄戏曲队通过自身努力与追求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区域内有较好的声誉,上海市老年人艺术协会、《老年报》、《嘉定报》曾对戏曲队及朱晨晓等人进行过采访报道,对戏曲队取得的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习成果
更多 >
团队负责人
姓名:朱晨晓
嘉定区
星际成长轨迹
2016 年
学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