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材料 一、 学习内容: 1、 声乐基础、视唱练耳、科学发声;多种多声部练习; 2、 和声训练、声部平衡与配合; 3、 作品分析、情感表达。采用阶梯式学习,逐步进阶。 4、 提高认知;初步了解世界声乐发展和现代声乐的现状。 二、 多元化学习方式: 1、 毕竟是业余团队,用相对“草根化”的、通俗易懂(人人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进行集体训练、分组练习;结合观摩学习与实践演出;以此提高团队的业务水平及舞台经验。 2、 专业知识的提高:如矫正发声位置、音准偏差、唱准力度与速度、节奏型等。 三、 关于载体: 1、 利用学校所提供的各种现代多媒体资源,同时采用“多看多听多实操”的方法进行分层学习;如:观看头部合唱团的现场演出;如:团队在台上的队型、服装、用于表达词意的辅助动作及各声部之间的交流等。这些方面都离不开载体的支持。 2、 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尤为重要;合作精神才是最有力的 载体高效载体。 四·、对象: 对组员年龄偏大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和练习方法;同时结合个性化练习,慢慢练。
本着给团队添加“厚度”,并使它保持年轻活力的方向,对发现的良苗及时进行培养,这是本组合长期发展的策略。 四、 关于效果 由于本组合成立时间有限,且处于声部磨合期,学习的曲目有限;演出也不多。 从目前进行学习的情况看,效果还很不错,各方面也有显著的提升。随着练习的次数增加;合作会越发协和,团队的凝聚力也会更增强。 让平凡的声音找到精确的目标,这是山楂树组合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