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角村始终坚持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让其在新时代枝繁叶茂,我村以“党建+农文旅”模式为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新图景。新增一系列特色点位:文创馆,光阴驿站,光阴种植园,青木物语农场,闲屿陶艺馆,桃花源居。其中光阴驿站是我村制作传统美食方糕的制作场所。
方糕的制作以手工制作为主。方糕的制作过程:精选的糯米需浸泡至米粒饱满透亮,沥干后倒入石磨缓缓推磨,细滑的米浆在竹屉上蒸至七分熟,便成了柔韧的糕体基底。馅料的调配最见功夫:红豆需慢火熬煮成沙,拌入猪油和蔗糖,炒至色泽油润、甜而不腻;芝麻与花生碎混合着红糖,在铁锅中翻炒出焦香,每一勺都裹着烟火气。模具是方糕的“骨骼”,木质方框刻着吉祥纹样,填入一层糕体、一勺馅料,再覆上一层糕面,用钢尺轻拍平整,脱模时轻叩模具边缘,四方的糕体便稳稳落在垫有荷叶的竹筛上。蒸制时火候尤为关键,柴火需烧得均匀,蒸汽裹着米香弥漫厨房,一般时间为二十分钟,待掀开笼屉,水汽散去,方糕表面油亮如玉,用竹签轻戳便知软硬适中。
方糕学习不仅学习怎么制作,还能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比如“送方糕”的规矩:新人成亲要送“龙凤方糕”,寓意成双成对;长辈寿诞需备“福寿方糕”,糕面嵌着核桃与红枣。这些规矩里,藏着方糕作为“仪式感载体”的特殊意义。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村也将方糕融入进一些传统文化节日里,形状各异和多种口味的研发。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每个老年人的愿望,这也是我们村为之不断努力的目标。方糕学习队的成立,是希望通过不同类型的手工制作,吸引老人走出家门,拓宽交际圈,在活动中挖掘出老人的自身潜能,提高自我认同感,让中老年人感受到晚年生活的乐趣。老年人也积极参加手工活动。我村60岁以上共有老年人417人。
自2022年成立,小组成员都是村内的手艺人。老手艺人们传承着一代代的历史文化与精湛手艺,在保留原始手艺的基础下,将突破与创新融汇交织。我们也将继续认真研究和总结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大胆创新,为建设老年学习团队作出不懈的努力,促进全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提升花角村的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