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大合唱团自2008年3月成立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关心、全体团员的积极努力和带教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注重从三个方面着手推动合唱团建设和各项活动开展,从而取得较明显成效,使之逐步成为了训练有素、团结和谐、素质较高的队伍。
一、重管理,勤训练,促进了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根据老年星级学习团队的创建要求,合唱团注重不断优化合唱团的日常管理和基础训练。
一是完善制度,制定目标。该团在大家讨论基础上制定了合唱团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延伸课堂教学、拓宽声乐培训”、“唱响红歌、唱出活力、陶冶情操、服务社会”的建团宗旨和“提高合唱水准、追求快乐人生”的努力目标,并明确了5项管理制度和团员的权利义务等。合唱团多年如一日坚持每周一次的活动,并做到每次活动有记录,每年度工作有计划和总结;团员们按照规定每学期自觉缴纳团费,有些活动实行经费自筹,保证了团队的日常运作和活动开支。与此同时合唱团拓宽思路加强组织建设,面向全校公开招聘团员,通过面试考核实行择优录用,为学习型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健全组织,层级管理。为将处所分散广、年龄跨度大的松散型团体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纪律严明、层级管理的密集型团队,合唱团建立了由正副团长、导演、文秘、制作和各声部长组成的团委会,共同做好合唱团的组织管理工作;团委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主动,切实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事事有分工,件件有落实”,保证了训练、演出活动的有序开展。团长查可人热心团队工作,具备很强的管理组织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在平凡岗位上她能团结全体团委成员,发掘能人特长共建,勤于管理,真情服务,工作给力,勤奋好学,从而成为了和谐团风的创建者、声乐教学的好助手和老有所学的领头雁。
三是强化训练,夯实基础。为使合唱团能练有所成、赛有所获,负责带教指导的杨培君老师重视从乐理入手进一步抓好基础训练,对歌曲的节拍、发声、技巧、感情等合唱声乐技能都严格要求、反复练唱,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心中的党旗》、《西部放歌》、《祝你平安》等多首男女四声部大合唱的排练,并根据合唱团成员变动情况及时进行团员声部调整,配齐配强声部长;同时还利用午间和暑期抓好分声部训练和女生合唱《葡萄园夜曲》、男生小组唱《祖国不会忘记我》等歌曲的排练,从而使合唱团演唱水平有了新的提升。每当和谐统一、气势恢弘的合唱声响起,广大团员深切感受到“累并快乐着”。
二、抓契机,勤实践,促进了全团演唱水平的提升
合唱团坚持“终身学习”要求和提高艺术素养目标的有机结合,并将其作为推动团队工作的重要抓手。
一是找准载体,展示交流。合唱艺术能生动呈现人声的和美音色和恢弘气势,具有超凡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围绕“展示合唱团训练成果,展现团员精神风貌”的要求,合唱团每年组团参加学校的《春梦.秋圆》、《中国心、金色梦》等专题文艺汇演,并根据学校安排数次参加了市、区的歌咏大赛。全体团员怀着对合唱艺术的赤诚之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认真投入到每次排练和表演之中,从而催生了学习成果,2011年曾3次在市有关歌咏大赛上荣获二等奖。同时该团还会同声乐作品班每学期举办期未汇报展示歌会,大家用嘹亮的歌喉和奔放的情感充分展示自己,使合唱团成为了学习声乐的园地和展示才华的舞台。
二是寓教于乐,积极实践。紧密结合教学进程和学员兴趣,合唱团每学期都请老师现场指导,数次组织了卡拉OK大家唱活动,使学员们能有更多练唱和展示、交流机会,学员们演唱后并请老师当场讲评和示范指导,收到较明显效果;同时适时组织大家学习观摩市有关合唱大赛的决赛和中澳学生声乐艺术交流演出等贴近教学、寓教于乐的活动,为团员们提高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创造条件。负责带教的杨培君老师是中学高级音乐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他利用各方面资源,每学期收集和编纂学员喜闻乐见、并有技能要求的歌谱资料和原唱视频,供声乐培训时练习和欣赏,使合唱团水平不断进步、逐年提高。
三是拓宽教学,服务社区。结合学习型城区的创建,合唱团引导团员们热情参加社区艺术团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核心作用,并积极参与市、区各类大赛,努力拓展第二课堂,从而既服务了社区,又增长了才艺。例如团长查可人长年参与外滩街道团队活动,近期又代表街道参加了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古诗词大赛,荣获“百名古诗词高手”称号和经典诵读25强,最近将参加全城微朗读总决赛百强颁奖。副团长王建凤热情参与社区学习团队活动,今年先后随闵行香樟合唱团和宝山庙行合唱团参加了全区歌咏大赛并担任领唱,分别获得闵行区第一名和宝山区第二名,圆满完成了任务。以合唱团成员为骨干组建的黄老大朗诵团队精诚合作、精心排练,以声情并茂的配乐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黄浦区有关大赛上勇夺金奖,在老年朋友中起到了激励和示范作用。
三、勤交流,作奉献,促进了团结和谐团风的创建
合唱团以“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为重点,扎实在加强合唱团民主管理和服务工作上下功夫。
一是搭建平台,加强沟通。合唱团积极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在网上创建了合唱团QQ群,将排练内容、训练要求、演出排练录像资料等上传到群上,供大家下载和学习欣赏,边看边练习;团员们也纷纷利用网络传递演唱技巧和精彩声乐视频,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近年该团又先后创建合唱团微信群和歌舞琴友微信群,搭起群友之间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的桥梁,使大家不局限于每周排练时的短暂会面,而是可随时上群,以歌会友,共同进步,现微信群已发展到100多人。团委文秘陈迺刚不仅认真承担了团内文稿的收集和撰写工作,还热心与团友丁建国、娄育新将声乐汇报展示和外出旅游拍摄的精彩现场照、精美风光照制作成有声影集与大家共享,获得了欢迎和好评。
二是民主管理,真情服务。为进一步增强合唱团的凝聚力,该团及时抓好团委班子的调整充实,坚持做到活动计划和赛事安排等由团委集体讨论决定,平时注意发挥声部长在声乐训练、人员管理上的作用;同时还举办“我为合唱团建设发展献一计”和格言征集活动,请团员们共同为促进声乐教学和团队建设出主意、想办法,在团内努力营造“爱团如家”氛围。根据合唱团管理要求,该团在团员中反复强调团队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平时对缺课者主动关心,热情帮助解决困难,还为多才多艺的杨老师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器乐演奏会,从而使学友情和师生情进一步加深,使合唱团成为了一个尊重艺术、团结和谐的团队。
三是团结和谐,倡导奉献。通过长期的合唱训练,使团员们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在团长和团委班子的示范带头下,关心集体、服务教学已在该团蔚然成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人为合唱团献计出力”已成为全团的特色和亮点。例如团委制作夏道中能发挥自身优势,每次学唱新歌,均将原唱视频下载后供大家课后学习欣赏;每逢汇报展示活动,背着沉甸甸的电脑、摄像机等,不辞辛劳赶到学校为大家服务;凡学友提出的技术咨询、服务要求等,均能做到来者不拒、热情相助,使学友们深受感动。学校钢琴班的几位优秀学员原曾是合唱团的学友,当得知合唱团排练和参赛没有固定伴奏老师的情况,主动回娘家帮忙现场伴奏,不仅使合唱团的困难暂时得到缓解,还使这些团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从而进一步夯实了和谐团风的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