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队伍建设
景江苑小区是最早的一批农民动迁小区,小区内的大部分退休居民从以前的田地劳作慢慢地变得无所事事,为了发展社区全民健身,将社区居民带入到社区建设中,我们顺应社区建设要求,在近几年内因地制宜,在征求居民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发展了多支文体团队。
我们的景江苑太极拳队在2012年5月10日正式成立,当时会员12人,均是平时在小区广场上自发练习的中老年居民,在居委成立太极拳队后主动申请加入进了这个队伍,并在2013年又发展了6人;到2016年现有会员22人。太极拳队也注重发展、成熟这个队伍,在平时也关注热爱运动的居民,看到喜欢打拳的同志就主动热情地招呼他们进来一起打拳。
太极拳队每天早晨在景江苑A区西面广场晨练,刚开始学打二十四太极拳,有些队员花钱请老师教,后来有些同志积极报名参加了镇太极拳培训班,如徐正飞、刘曙、凌又芳等,他们将学会的课程回来教大家,在他们耐心的指导下,现在整个队伍学会了太极二十四拳、四十二拳、四十八拳、杨式二十八掌、太极三十二剑、太极十三大刀、太极功夫扇、华武扇、双扇、样式五十一剑、气功八段锦、十三功法等;并在每天晨练的一个半小时中大家认真学习,一起切磋。
五年来,太极拳队严格按照最初建立的一套严谨的规章制度训练与活动,制度要求队员准时参加练习,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做到有事请假,有情况及时汇报;鼓励队员们勇于参加各类展示、比赛项目,在各类活动勇创佳绩,不荣不耻。通过锻炼,不仅增强了我们的体质,也加深了友情,壮大了队伍,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二、积极开展活动
太极拳队成立至今,已逐步发展为我们景江苑乃至整个街道的特色团队,不仅自发组织日常训练,更积极参加各类邀请与展示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与上级的肯定。
1、积极参加闵行区和浦江镇太极分会、浦锦街道的各项活动。
在2012年、2013年参加闵行区太极总会迎春联欢会;代表镇表演舞蹈《漂亮的姑娘要嫁人了》和《祖国颂》,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2、参加浦江镇太极分会的展示和比赛活动。
2013年表演“太极功夫扇“被评为精神风采奖。
2014年展示“杨氏13大刀”被评为团队和谐奖。
2015年荣获2015年展示活动优秀团队奖。
队员徐正飞、刘曙、陈沈、陈志坚、卫仁仙等参加街道代表队,参与闵行区的各种比赛,为浦锦街道取得了集体奖的荣誉。
3、每年参加景江苑社区各类展示活动,在闹元宵和重阳节的活动中,为现场居民表演武术和歌舞。
4、2013年2014年代表镇慰问闵行区敬老院。当时镇太极拳协会刚成立,没有资金,演出没有钱,路费还要自己来。队员们听说后,觉得这是对我们景江苑的信任。这是做好事、做善事、是献爱心,大家很高兴。安排好家务事,在炎热的夏天刻苦的排练,有些队员以前从来没有跳过舞,但他们虚心学习,克服困难都积极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给老人带去了舞、扇、歌、戏曲受到了上级的好评。
三、发挥团队精神
太极拳队成立至今队员们从一开始的互不熟悉,到现在的互相关心,队员间已成为了各自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2014年在悉知队员孙秀芬女婿得了白血病后,队员们第一时间在队长的带领下,16个人每人100元凑了1600元交到小孙手里,使其感动当场流泪,虽然对于这个家庭是微不足道的一笔小钱,但也给了这个家庭一份支持与鼓励。2014年徐正飞、2015年孙建刚同志开刀,队长亲自上门看望。队员陈志坚、章善玲骨伤后,队员们也都进行了探望。队员宋凤仙、张燕侠爱人已去世,她们几天不出来。队员们就很关心,互相间打电话,悉知病情后大家一起及时上门去看望她们,使她们感到很温暖。
还组织队员一起去松江广富林遗址、泰晤士小镇、迪士尼小镇公园游玩等,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很团结,就像一个大家庭,回老家的同志还总想念这些老姐妹。队员们常说:人虽老了,但我们要有一个健康的体态,要活得精彩!太极拳正是给了我们这个机会与动力。
四、弘扬健康文化
太极拳队的队员虽然都是年龄偏大的老人,但是他们精神矍铄,爱生活爱运动爱交流,锻炼的越多身体也越健康。这种简单易学而又益处颇多的运动形式吸引了更多老年人的参与,队伍也在逐渐增大。“太极拳是一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运动,也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我要让它伴我余生,只要能活动,我就一直练下去。”队员章善玲说,自从加入了太极拳队,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了。所以她也在队伍练习与活动的同时积极推广太极拳的好处,因为大家相信太极拳不仅对健康有好处,更能在社区中传播运动与健康的理念。在今后的团队练习与活动中,太极拳队将一如既往地发展壮大队伍,在社区中推广太极拳,弘扬健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