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从2004年金泽、商榻、西岑三个镇“撤三建一”建立新金泽镇起,作为金泽中心镇,成教系统的整合、融合发展也提上了日程。但是,对于团队培育、建设和发展来说还没有完全起步,一方是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师资人员紧张等因素,另一方面也因为没有可以借鉴经验和参照版本。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提前到来,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日益高涨,希望文体单位和成人学校等服务窗口搭建老有所学的学习交流平台。
二、团队概况
为此,2014年初,金泽成校联合镇文体中心镇图书馆,共建共享创建了金泽老年书画学习平台。金泽成校和图书馆进行了分工,金泽成校负责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教师资源和教学经费等,落实资源类工作,作为主办方;落实图书馆负责教学实施方案、招收学员、教学安排等实施工作,作为承办方,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书画学习交流平台。2017年依托书画学习平台组建桥乡夕阳红学习团队。
二、团队建设目标
以桥乡夕阳红学习沙龙为载体,切合市民文化需求,因地制宜续新篇。聚焦“文化建设人人参与,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文化资源人人享用”的网格化教学格局。充分利用和挖掘桥乡地方文化底蕴,整合乡土、乡情、乡韵和乡愁为主的乡土文化教学基地,努力实践并打造“古镇韵+桥乡情”的文化品牌。以全公益普及和提高书画技能为基点,创导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传承书画经典文化传统,结合水乡古镇古桥的地方文化特色为着力点,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分享阅读快乐,开设书法、国画、篆刻学习平台和读书会各一个的学习架构,形成了新的桥乡金泽社区居民的文化学习交流平台。
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从2019年起,桥乡夕阳红学习沙龙,从学习书画,读书分享等学习板块起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终身学习新的空间,逐渐新增了丝网花学习、申胡学习、沪剧唱腔学习和非遗学习等学习内容,从一个学区扩展到商榻、西岑,形成了三个学区,架构了传承课堂、技能课堂、戏韵课堂、养生课堂、电教课堂和亲子课堂等,集聚桥乡特色,水乡人文底蕴,开展非遗传承和书画课程、手艺课程、戏韵课程和信息化应用等系统课程,通过培训,综合练习,体现水乡桥乡人家特有的乡土文化、乡土作品,以及乡土文人情怀,不断提升当地群众追求美好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辐射能效服务基层
随着桥乡夕阳红学习沙龙建设的逐渐完善,金泽镇老年学校从2021年起,把“学习课程项目化、日常课程目标化、团队建设工程化”作为桥乡夕阳红“新的探索”,2025年设立“团队建设”实验项目,通过探索培育学习团队的机制和体制,来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沙龙,促进优秀、典型、先进的学习团队层出不群,同时培育和培养学习沙龙“领军人物”,发挥学习沙龙负责人的作用和能效,打造集聚本镇地域特色,具有品牌效应的学习团队。
五、团队建设初见成效
桥乡夕阳红学习沙龙的初创成功,开始聚焦到学习团队培育的“反哺”上。培育和推荐镇级学习团队参加区级优秀学习团队评选。2021年,推荐金溪戏曲沙龙和商榻墨韵书法沙龙,在参加青浦区优秀学习团队年度考评,金溪戏曲沙龙获得二等奖,商榻墨韵书法沙龙获得鼓励奖;金溪戏曲沙龙2022年获得三等奖。2023年,推荐京泽艺术团在参加青浦区优秀学习团队年度考评,获得一等奖,2024年获得二等奖。
在镇级学习团队培育方面,2023年初,桥乡夕阳红沙龙开始新的尝试,以村居学习团队负责人培训为切入点,细化团队建设的项目指标,“对标对照”、“以评促优”,拟定年度考核办法,对学习团队进行年度达标验收,对工作资料进行逐条逐行验收,并评选优秀团队,以此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齐头并进,为桥乡金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