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镇馨情时装队介绍
真如镇馨情时装队成立于2009年9月,团队从原来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42人,平均年龄57岁。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在国内外的时装舞蹈比赛中获得了三十多个荣誉奖项。
贵在坚持,是馨情时装队的一贯作风。从事幼教工作的顾柄珍在2000年退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普陀区退休职工大学学习时装表演。原来就有这舞蹈基本功的她,一接触时装表演,就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不久,执着好学的顾柄珍老师就在上海市中老年业余时装表演赛中脱颖而出,并被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聘为专业时装指导老师。来到真如后,有着丰富经验的她在社区原有的群众自发性组织的文体团队中挑选了有一定舞蹈基础和自身条件良好的社区居民成立了这支队伍。指导老师有了,队员召集好了,团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大部分队员没有走台步和服饰表演的经验。顾柄珍根据队员们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培训方案,每周一次的排练,从形体训练到音乐舞蹈,最后还把音乐舞蹈造型和人的肢体语言有机的融入到所创编的时装表演节目中,队员们进步飞快。
在训练的过程中,队员们学得特别认真,大家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每一次学习机会。队员萧萧家中80岁的老父生病住院,需要照顾,她想方设法巧安排,排练活动没有缺席过一次。队员老冯开助动车被撞,腿部骨折,无法参加排练了,他就请其他队员在排练时录像,他在家里看视频学习。此外,老队员还会主动帮带新队员。“要坚持,多联系,有不会的找我。”这是邵爱华等老队员经常对新队员说的话。
赵金龙是时装队一名资深队员,参加活动既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次排练和演出,基本都有他矫健的身影,这些丰富的舞台经历激发着他对生活的热情,也让他再次认识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老队员,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平时,他以身作则、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经常为队里出谋划策,提出的很多创意点子也常被指导老师采纳。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5月恰逢中韩建交20周年,时装队应世界华人协会的邀请去韩国参加比赛。出国比赛对赵金龙而言是个难得的机会,但同时他也面临了很多的困难——家有老母卧病在床,让人牵挂;预定参演的影视作品也因为出国比赛而不得不推掉,损失相当大。尽管如此,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随队参加时装比赛……正是有指导老师顾柄珍的执着、队员们的坚持与努,才铸就了今天这样一支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时装队。
在时装队,还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队员们为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者一个站位争得面红耳赤,不断比较彼此的建议哪个更好。在试装时,队员们为了服饰的搭配经常争论不休,他们一心想让自编自创的时装表演更完美。顾柄珍博采众长,不断开拓新思路,每年编排一到三个题材新颖、与时俱进的节目来参加各类时装舞蹈展示活动。他们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在精益求精。每次演出后都要总结经验。在演出中他们善于把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展现出来,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为了能让团队的服饰设计更具特色,演绎得更到位,骨干队员王丽莲还自掏腰包去其他学校参加时装设计、时装舞蹈表演等课程。
顾柄珍说:“我们既要勇敢的引进来,借鉴和吸收别人的优秀成果,又要自信的走出去,把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展现出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尽情的展示自己的风采。她在《茉莉飘香》这个节目的编排中,把茉莉的芬芳和江南的风景如画尽情引入,使得看过节目后的观众们的眼前不经意会呈现:用茉莉花头搭配晚装真如时装队员们,个个犹如淡雅、清馨的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的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演绎《春江花月夜》这个节目时,队员们用上了琵琶、月琴和笛子这三种古典器乐。丝丝入扣的琴声,把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绘成了一幅写意的江南山水。时装队队员们的淋漓精致的表演,把江南的民俗特色和海派的时尚,在柔美婉转的艺术语言中达到完美的统一。丰富变化的形式配上跳跃的音符,一幅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的江南景色便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真如镇时装队的队员们在创作设计中常常融入中国元素。他们把世博会中中国馆的形状制作成帽子,把世博会的标识图案制作成服饰;他们自己剪辑令人震撼的《龙的传人》、《中国龙》等乐曲;他们设计了不同朝代的华服,用时装舞蹈的形式演绎龙的传人们的风采。至今,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已经创编了《繁花似锦》《祝福祖国》《春江花月夜》《时尚之神韵》等近十部作品。
辛勤耕耘必有收获。随着队员们艺术修养和装也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中已有11人被选进上海市中老年时装队,还有5名队员已经成了其它街镇的时装辅导老师,让更多的老年朋友们从时装表演中获得快乐。
2009年6月,馨情时装队自编的<<茉莉飘香>>节目在参加上海市老体协举办的民族舞、时装表演赛中荣获金奖. <<祝福祖国>>节目在普陀区老年艺术节的舞蹈、时装展示中又获第一.在激动人心的世博年的 5月,我时装队再次新编的<<玉兰绽放 诵世博>>节目在上海市科普艺术展中获得一等奖.同年6月,又获第十五届”世博杯”国际才艺邀请赛的金奖.2010年7月,我时装队又代表普陀区老年基金会参加了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精彩老朋友一栏的节目PK,结果又获优胜. 2011年10月25日我时装队在上海市第七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浦东杯”社区时装表演竞赛活动一等奖。2011年11月3日 ,时装队在上海市社区学校时装舞蹈展示中又获金奖。
年近花甲的队员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提臀甩臂,猫步前进,两人一组轮流由台两边走到台中,然后再并行前台向观众亮相,最后分两侧做造型回台,展示他们的风采。整个过程都显得气质优雅、神态自若、精神焕发。“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支队伍越来越壮大。吴永康和王自强两位副处级离休干部听闻时装队需要男队员,主动报名参加。在馨情时装队,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中老年人的生活,提升了他们的形体之美,而且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更体现了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团队的力量使得时装队的节目如一个个七彩蝶,四处飞翔,处处彰显着他们的魅力。2010年,《茉莉飘香》节目在参加上海市老体协举办的民族舞、时装表演赛中荣获金奖,《玉兰绽放诵世博》节目在参加上海市科普艺术展中获一等奖,还同时获得了第十五届“世博杯”国际才艺邀请赛的金奖。2010年7月,我时装队又代表普陀区老年基金会参加了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精彩老朋友一栏的节目PK,结果获得优胜.2011年,时装队在参加上海市第七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浦东杯”社区时装表演竞赛活动,荣获一等奖。2011年4月,时装队在上海市世界华人才艺邀请赛上又获金奖,2013年,他们新编的时装舞蹈《中国龙》在全国俏夕阳时装模特赛中再获金奖。同年,时装队还获得了上海市中老年服饰交流汇演优秀演出奖、上海市第八届老年教育艺术节展演第一名。由上海市群众馆举办的的每年一次的中老年时装舞蹈赛,馨情时装队已经连续获得了三届第一。2014年时装队被光荣的评为上海市优秀学习型团队。2015年年末,时装队受邀赴海南去参加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经过层层PK,他们最终不负众望,《海上青花》节目获得了全国冠军。决赛当晚中央教育电视台还报道了这次演出的实况片段。2016年,馨情时装队自编的《上海风情》节目获得了上海市白玉兰杯时装表演赛的金奖……
以上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老师和队员们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镇领导的大力支持。时装舞蹈讲究人的整体形象和肢体语言,是人类能量的释放,由此感到自娱自乐的满足。所以,在排练中顾老师认真引导队员们以强身、养性、健魄、修身来自娱为目的,做一个精神文明可爱的上海人。
“让一切开始互动,不怕困难,坚定的笑容,人人都是无畏的英雄。只要为梦想歌颂,用汗水感动,向前为了心中的梦,为梦想腾飞,就是中国龙……”舞台上的队员们正实现着他们的舞台梦,自信地秀出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