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亭林老来俏戏曲队团队简介
金山亭林老来俏戏曲队成立于2008年4月,2015年获上海市优秀老年学习团队。经过近8年的努力和发展,现有学员70余人,参与其中的大多数是退休的教师、职工、干部,不少是业余戏曲爱好者,团队戏曲有越剧、沪剧、京剧、昆剧和舞蹈等。学员们都有个共同的爱好,喜欢听戏曲、唱老歌,年纪最大的 80多岁,最小的50多岁。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他们唱起歌来,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中气实足,铿锵有力,是金山区一支非常具有特色的老年学习团队!
老来俏戏曲队是一支有专业表演能力的老年学习团队,多年来获奖无数。队伍里不但有不少年轻时任职文工团的演员,有音乐知识的编曲老师,还有大学退休的声乐老师。他们有的擅长指挥,有的喜欢弹奏,有的精通编曲,很多还能原创剧本。像队里的吕雪珍老师,编曲、写剧本都会,多年来她收集汇编了十多本剧本,区里老年大学和其它社区也都来此借用。还有队中的张原辉老师,除了负责本社区的队伍管理工作外,越剧、昆剧和沪剧都很拿手。其他学员也都有特长,有的吹笛子吹的非常好,有的二胡拉得很不错、有的钢琴弹起来很拿手、有的唱功非常好。经过多年的教唱、学唱、练唱,戏曲队专业水平不断的提高,大多数老年人都能熟练背唱,已经基本成为一支具有专业表演能力的团队!戏曲队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街头巷尾、居民楼院,每年演出10余场,表演精湛,深受广大居民和群众的喜爱。
老来俏戏曲队是一支充满学习精神和执着品质的老年学习团队!这些老年学员们凭着兴趣爱好,不管天气有多么寒冷或者多么炎热,每天上午如约来到这里, 练嗓子、吹笛子、拉二胡、弹钢琴、唱戏曲,气氛浓厚,精神十足!悠扬的琴声,激越的嗓音,还有那欢乐的气氛,让他们激情飞越,仿佛回到了“飞歌岁月”的年轻时代!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老有所乐,想唱就唱,非常开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也是亭林镇创建“全国文明城镇”的冲刺年,为了更好地提高表演质量,他们更是投入了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经过细致的筹划,用两个月时间排演了现代豫剧《沙家浜》、《红灯记》片段和单场戏剧《小姑贤》、《双玉蝉》、《回娘家》等, 宣传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为亭林镇创建“全国文明城镇”出一把力。他们还正式打出“金山亭林老来俏戏曲队”牌子,经常参加市级和区级各类社会节庆活动,为亭林镇文化做宣传,很多亭林出去的老年海归朋友看得热泪盈眶,表演取得多次成功。
老来俏戏曲队是一支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老年学习团队!为了分享喜悦,他们有时甚至还乐意自掏腰包,不计报酬,购买乐器、录音机和各种歌本、曲本、剧本,提高表演质量。在付出努力的同时,不仅自己乐在其中,也给社区居民带来无限乐趣!平常在亭林镇的各个小区花园里,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一大群居民围坐在周围,人群中男女老少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还有不少人一边听一边哼着,老来俏戏曲的队的学员们尽情投入地演唱,一番怡然自乐,无私奉献的景象!据72岁的张厚浓老人介绍,他们的社区“老来俏戏曲队”五年前就在各个花园里活动了, 每次都会聚集很多老年观众。这是一支纯粹免费的戏曲队,自由组合,虽然简单,但里面不乏专业,后台主胡、扬琴、大提琴、二胡、琵琶、中阮、三弦、笛子、敲板等一应俱全,前台的歌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给老年朋友们带来了欢乐,给社区的居民们带来无限乐趣!
老来俏戏曲队是一支对社会具有影响力、充满正能量的演出队伍。平常有的老年朋友因家庭、生活心里气闷,在观看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听听哼哼,慢慢的烦恼消除了,心情开朗了,胸怀也开阔起来,牢骚脾气不发了,使得儿女们也能更加安心上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他们经常寓教于乐,演出后经常在社区引起很好的社会反响。华亭小区88岁的刘之敏老人说,我最爱听老年俏戏曲队的柳琴戏了,我几乎是天天到场,平常心里有再不高兴得事情,只要一来听戏,我整个人心里就高兴起来了,精神也好了。就这样,这支社区老来俏戏曲队在观众的喜欢中越来越受欢迎,人气越来越旺,来参加唱戏的人越来越多,有时最多能到100多人。老来俏戏曲队成立后就以社区学校活动中心为基地,在每天练习的基础上,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为社区居民精心准备一场折子戏专场。近几年来老来俏戏曲队不断扩大团队的影响力:2010年在金山区“戏曲汇演”活动中,老来俏戏曲队以声情并茂的表演获得了演出优秀奖,此类得奖在区里和市里比赛中还有很多,但是戏曲队的学员们淡薄名利,勇往直前,踏踏实实地练习与演出。今年11月,老来俏戏曲队在社区排演了大型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全本,前来观看的居民都惊叹她们演出的专业程度,感慨他们的老有所用。
老来俏戏曲队中还是一支充满爱心、互相帮助的温暖团队。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行,亭林现已有三所敬老院,人员达到800多人,戏曲队的学员们每个星期都会前往敬老院慰问伙伴和进行表演。老人们经常会在同伴们热情的表演中露出久违的笑脸,小小的房间内经常坐满了观看演出的老年朋友,有的还跟同伴们谈心,交流,说说笑笑,还会陪玩会儿扑克、织毛衣,在节日里还会买点馅儿一起包包饺子,通过各种活动一起放松,快乐无限。碰到行动困难的老年人,戏曲队学员们还会耐心、仔细地帮助他们叠被子、收拾桌子、给老人擦个身,给敬老院的朋友们带去快乐和温暖。他们要好的几个还互相加了QQ群,玩起了手机,通过信息通讯的方式联络感情,闲话家常,增添生活乐趣,充实生活。可以说,戏曲队的学员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已经都退休,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在关怀自己伙伴的基础上,也将爱心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关注社会上更多的孤寡老年伙伴,予人温暖与关怀!
老来俏戏曲队是一支心中充满感恩的学习团队!一位老来俏戏曲队的学员说:“我要感谢老来俏戏曲队,因为我的生活因戏曲而精彩!”生活因戏曲而精彩,心中充满感激的学员还有很多。团队中的王阿姨说,我总结了自己爱好戏曲的三条理由:“进入老来俏戏曲队后以后烦恼少了,心情好了,全身心的投入使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了寄托,生活更加轻松愉快;记乐谱可以锻炼脑力,拉琴可以通过手的节奏来锻炼全身的协调性,对身、心、脑都有好处;剧团里的朋友都是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在一起的,所以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大家在一起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交了不少谈得来的朋友,心里说不出的感激。”早在退休前夕,李师傅就想着退休后能找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正巧同事喜欢乐器,还热心地拉着李师傅来老来俏戏曲队观看和练习。一开始,李师傅跟不上曲谱很着急,但是他拿出部队里练成的吃苦耐劳的劲头,天天练习、日日琢磨,练着练着就越来越有滋味,曲调也拿得出手了,渐渐地,戏曲就成为李师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师傅说:“只要有心,想做好一件事并不难,多花点心思就成了,我心里特别感谢老来俏戏曲队这支队伍,是它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现在,退休后的李师傅不但能跟上乐队的节奏,还能指出别人跑调的地方。戏曲队75岁的徐奶奶说:“说起与越剧的缘分 ,我从小就喜欢,听着听着就会不由自主地唱起来。不过,小时候的喜欢仅仅只是喜欢而已,咿呀学语似的模仿几句,就足以获得大人们的夸奖了。后来,我几乎收集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所有的磁带、碟片,天天听,边听边模仿,还在各种场合上演唱,我要感谢老来俏戏曲队,让我一辈子的心愿终于能实现了。”
老来俏戏曲队文化底蕴深厚,表演功底扎实,充满了爱心、付出、感恩等正能量,给人带来无限欢乐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默默地做出着贡献!一段段戏曲唱出了老年人心中的快乐,使得生活丰富多彩。亭林老来俏,给人生洒上了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也给社会的多姿多彩创造着绚烂的永恒!
金山区亭林老年学校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