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列表 > 团队详情
上海老年大学编织社
团队编码:2010000025
创建于:2002年
负责人:刘龙娣
来自:上海老年大学
成员:20 人
团队星级:
团队介绍

快乐的集体,温馨的团队

一、温馨的团队

上海老年大学编织社以健康、快乐为宗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以营造温馨快乐的活动环境,实现积极健康的学习理念。编织社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坚决遵守国家法令,接受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的和谐社会、文明守纪的好公民。

上海老年大学编织社自2002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四个年头,坚持每周二活动已达七百余个活动日,从组建时的二十二名成员,有一位成员因随子女去外地生活,有一位成员因病离世,十四年来没有任何一个成员自动离开团队。

编织社社长副社长都是共产党员,她们热衷社里工作,善于团结社里人员,做人低调,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历年来编织社的工作很有成效,在校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编织社通过会费自筹资金,收入稳定,有专人保管,收支皆有明细帐目,且每到年底公布。

编织社有明确的团队章程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

编织社聘请技术一流,功底深厚的上海老年大学《工艺编织》教师孙林琴为辅导老师。通过学习和交流,编织社的老同志们钩织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在社区和学校举办过多次交流,展览和演示,据不完全统计,成立至今已单独办展两次,参加了市内、社区、学校共十次的各种展览,展出作品近千件(次)老年同志认为,编织社是一个快乐的集体,一个温馨的团队。

二、飞针走线,编织快乐

上海老年大学编织社现有成员20人,退休前百分之八、九十是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因为共同的爱好来到编织社,就是为了寻求快乐和健康,当一件作品完成后,满足感,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快乐的心情便随即涌现,例如孙林琴老师的多功能帽子,一顶帽子六种变化,奥运会期间用珠子串编出奥运福娃,世博会期间编织了世愽会会标和吉祥物海宝,老年大学22年校庆,编织社专门绣了一幅《骏马图》十字锈表示祝贺,只要与编织相关,不管是中国结,还是手提包,甚至是珍珠塔,东方明珠,编织社都能表现出来,老同志一边编织一边快乐着。

三、既是学生,又是老师

编织社的成员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管是报纸上,杂志里,或者出版物中只要有人学会了怎么做,立即制成图纸,教给大家,甚至有人自带干粮,坐在批发市场的狭小空间里学串珠子,学会了回来教给大家。有个老同志在马路上看到一位女士的衣服花饰很好看,就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边看边记,一直跟着别人走到家门口。

四、走进社区,融入社会

编织社的成员十分热心社区的教育活动,绝大多数成员都在社区传授技艺,教给社区老人串珠子,打中国结,钩祙子,编织围巾帽子,打浦街道举办社区编织作品大奖赛,编织社送展了近五十件作品,几乎包揽了大赛的一、二、三等奖,街道主任亲自颁奖。

五、爱心涌动,爱心无限

近几年来,编织社多次举办“爱心涌动,爱心无限”活动。为附近敬老院赠送自已编织的围巾、帽子、手套,袜子等累计已达二百余件,深受老人欢迎,特别是二0一六年九月,编织社前往鲁班路上的养老院,对院内老人进行一次爱心慰问,老人们互相搀扶,坐着轮椅在会议室等侯,编织社赠送老人们四十九件帽子和围巾,得到养老院领导及老人们热烈欢迎和赞许。2017年编织社自编毛线袜子77双送到鲁班路上的养老院,并于2017年10月31日编织社赴美兰湖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六、回眸看精彩

优秀作品屡获奖,荣誉成就显才华。上海老年大学编织社历年获得多项奖励,例,2007年12月,“六彩青春女衫”获市老年工作小组,市老年教育协会“优秀作品奖”,2010年10月获上海老年大学“夕阳红”编织大赛四个银奖,2013年获上海老年教育成果展示中心举办的上海市五校师生精品展一个二等奖,二个三等奖,2013年上海第一届手工编织艺术大赛获得两个二等奖,2014年被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上海市老年人学习团队指导中心评定为“2014年上海市优秀老年学习团队”。2015年被上海市老年大学评为上海老年大学优秀学习团队。

对照《2017年上海市老年学习团队建设标准》(试行稿)上海老年大学编织社基本具备上海市老年星级学习团队四星级标准,因此,上海老年大学编织社申报上海老年四星级学习团队。

上海老年大学编织社


课程资源
更多 >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资源类型:课程
来源:上海学习网
团队风采
更多 >
学习成果
更多 >
团队负责人
姓名:刘龙娣
上海老年大学
星际成长轨迹
2016 年
2017 年
学习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