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计划的学习,有目的地训练,演唱技巧、基本技能和艺术素养都有长足的进步,合唱队的整体素质得到巩固、充实,演唱水平不断提高,能展多种音乐风格与绚丽的色彩。在省、市级演出中荣获不少好的成绩,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合唱队为了更好的发展,不断扩大,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使更多的热爱合唱的队员踊跃加入我们的队伍。不断提高、同心协力、共创辉煌。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打造出一支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优秀团队!
那么,如何造就一支较好的合唱队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合唱队员的物色。
应选音准好、音色较美的学员作合唱队员。这两个条件中则以音准好为主要条件。为了有利于选拔,合唱队主要辅导老师在了解学员的音准、乐感和表现能力的同时进行挑癣物色,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其次,还可用听唱法来选拔。对于初选的队员先进行预备训练,在训练中再观察、再筛选。
二、音准、音色、音量的训练。
1.音准。良好的音准是使合唱队的演唱做到和谐、统一的重要保证之一。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抓音准的训练。这其中,切不可忽视音阶音准的练习。音准训练应先从中声区开始,再逐渐向高音区和低音区两边扩展。在发声练习中,采用半音移调法让学员接触十二音阶,为以后合唱曲中变化音的音准打基矗另外,排练场一定要有一个音准好的钢琴作助手,让学员借助钢琴来辨别音准。如琴奏学员听唱、学员唱用琴检验等。其次,还要经常给学员们听一些质量好的录音磁带、唱片等,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练耳,还有助于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2.音色。音色是受发声方法影响的,合唱队要求有统一的音色。教师应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指导学员歌唱,用“轻唱法”使学员的音色和谐、统一。在训练中应扩展音域,发展头声
3.音量。合唱队音量的大小主要体现在演唱时的力度表现上。教师应在学员用“轻唱法”将音色统一的前提下,训练学员扩展音域、发展头声。这其中,也同样在进行力度的训练。在音量这个问题上,绝对不是大就好、小就不好,而是看一个合唱队是否能够按照指挥的意图,将所演唱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表现得较为完美。
三、合唱意识的培养。
教师应从一开始就让学员接触三声部和声练习,让学员们提早感受完整和弦的和声效果,从而使他们接受和声美的熏陶,增强合唱美的欲望。开始唱歌时,可唱一些简单的二部合唱曲,即而唱三个声部的和声结构比较规范、整齐的合唱曲。这样步步深入,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训练,学员们好的合唱意识将逐步养成。
训练一支较为有素的合唱队,不是件容易、简单的事情,辅导教师不仅要有相当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而且还要付出具大的努力和劳动,要多方面地充实自己。同时也要看到:合唱的整体协调训练将是更高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