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小区营造相信科学、运用科学、普及科学知识的良好氛围,我们小区积极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如以讲座、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培训服务等活动,通过科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居民宣传食品安全、合理利用能源、心理健康、高血压自我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定期和不间断地为居民提供一些科学而又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传播科学思想及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居民科学素质,让科普走进生活,走进家庭,同时向家人、邻居以及亲朋进行健康知识传播。通过倡导互助的自我管理模式在小区内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目前,我们小区在2011-2012年建立了示范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全年健康小组活动12次,每次不少于1.5小时,卫生中心医生进行全年二次成效评估,现有组员30人,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并得到了街道和新区的肯定。“高友”们在一起,互相交流防病心得,几乎每周都组织活动:从听健康讲座、广场健身,到学习制作高血压营养菜、跳健身操等,效果非常好。一方面学习一些有关预防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大多是小区楼组长,通过他们还能将健康自我管理的理念传播、普及到社区更多人群中。这种新型的“混合型”的同伴教育方式,起到有效传播健康知识的作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调适心情、适量运动、学跳健身操在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中已广泛形成。通过这些活动,58岁的包先生以前一天吸十几支烟,现在自我管理后,自定计划,每天只抽5至6支烟;患有II型糖尿病10多年的黄蓓艳自从及时学习了高血压相关知识后,以前对油、盐基本不怎么控制,现在不仅重视油、盐控制,更注重合理膳食,还坚持适量运动及心理平衡等,她现在坚持“管住嘴、迈开腿”,还自己总结出一套合理饮食和适度早晚锻炼的经验:早餐一个无糖杂粮馒头,午餐素汤面、杂粮饭,晚餐小半碗米饭、蔬菜、适量高蛋白鱼肉,饮食上定时定量,多清蒸、水煮、凉拌。居委还通过卫生服务中心聘请新区疾控中心医生到小区,为居民们传播慢性病控制和防治,并将同伴教育、小组讨论等多样的形式,学习、交流、传播基本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建技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同时定期开展评估。每周二测量高血压和健康咨询,监测、对比一年来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如今,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已经吸纳了40余人参加,而他们关注的疾病,也已经从高血压一种,逐渐扩展至其他各种慢性病。小组成员全部由退休人员构成,除了高血压“老病号”,还有不少非高血压患者觉得“懂些防病知识很重要”,所以加入了进来。更有不少退休教师、医生,发挥职业特长,义务当起了健康知识传播员。并组织讨论,医院医生上门举办专题讲座。为了更好的宣传健康知识,在居委会阅览室里摆放有健康教材,在宣传栏里,定期更换健康宣传海报,对居民们来说,居委会成立了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就像身边一下多了很多医生。在今年4月份,我们又通过社区卫生中心,为小区近200个居民开展了测量血糖、血压及腰围、身高的工作,为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让医生们就血糖、血压的健康指标,控制范围详细的进行了培训讲解,让居民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控制饮食,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