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二村知心小屋自2009年9月成立,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小屋成员约有二十人左右,起初是一群年迈花甲的老年人晚年相聚一起,组成了老友欢聚的暖心小屋。团队负责人陈明珠,是一位知心大姐,也是社区一名优秀志愿者骨干,她带领团队一点一点发展至今。团队形成之初,是从她和老友们谈心聊天开始的,后来老友们在一起,相互学习成长,互帮互助,小老人关爱老老人。便应了“知心小屋”这个名字,也拓展了老年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现在的小屋成员平均年龄在75岁左右,全部为女性老友,是我们社区里年龄最大的一支老年学习团队。大家相聚相知相伴十年之余,在这十几年里大家欢声笑语的度过,每周小屋的活动精彩多多,留给大家是开心,是欢歌笑语,是甜甜蜜蜜,是无忧无虑,是聆听解闷疏导,是学习知识的港湾,是守望相助的落脚点。
知心小屋学习团队里的老友们相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有了同伴,有了知心人。这个教学点现在已成为社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社区中另一个“家”。 大家虽不是一家人但甚是一家亲,彼此更像朋友、更像亲人、更像家人。 小屋成员有了困难,倾述一番,大家共同想办法,能帮一起帮一把。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彼此帮忙中事半功倍。
学习团队最初是以聊天谈心为主的,后来发展成为一支多样化学习团体,老人们可以在一起学习穴位按压、手指操;可以玩些老年人适合在趣味性游戏;可以谈论当下热点话题;可以发挥各自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艺;可以交流探讨老年养生话题等等,内容丰富,精彩不断。社区也会为老年团队提供各类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帮助老年人能学习有用的知识技能,所谓学无止境,尽管团队里都是些小老人和老老人,但老人们依旧需要时时跟上时代的脚步,同时代一起前进。例如老年人反映智能手机不会操作,社区专门为老年团队增设智能手机的使用指导,老人们通过学习能基本了解手机的常用使用功能。当下养生健康是老年人最关注的,每月学习团队能有一到两次活动与节气、养生和健康有关,不管是否有老师讲课,大家都能在交流讨论中获得新的收获。
团队经历十年的坚守,十年如一日,依旧初心不变,岁月增长了成员们的白发和年岁,但在每位成员心中和脑海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小屋每逢节前都会自发组织开展庆祝迎新活动,腊八节准备腊八粥;元宵包圆子;端午包粽子,各式节日热热闹闹团圆一番。小屋成员还不忘关心自己大家庭的成员,有成员有困难或身体欠佳,团队负责人会上门走访探望,代表大家送出关心和慰问。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小屋老友们学习内容及活动种类形式也在尝试创新,尝试多元化的改变,尝试推陈出新,打破局限,与时俱进,学习内容不拘泥单一的模式,又能让老年人能够接受。我们社区搭建平台,运用多媒体辅助,结合传统,提升学习效果,尽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根据实际调整方式方法,找到适合老年人学习的最佳方案。
团队因为成员年龄普遍偏大,对于团队管理上有一定难度,需要要因地制宜,因人而易,团队对老人出席率要求不能过高,要制定出符合老年人的规章制度。团队以老年自愿参加为原则,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学习的课程和开展适宜的活动。团队日常管理主要由负责人做好日常组织、签到记录和台账管理,社区社工会经常积极主动配合,协助团队正常维持,在社区家门口尽可能利用有限资源提供舒适的环境,营造舒心的学习氛围,供老年人休闲娱乐。负责人也会以电话沟通通知老人参加活动的时间,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但对特殊原因,允许老年人请假或代为请假。最让人感动的是目前团队中有一位将近90岁的老人,她身体硬朗,每次都能主动参与,踱步而来;还有一位老人虽腿脚不便,但挡不住她学习的热忱,每次由老伴陪护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年龄结构偏高,不少老年人会因为身体原因而退出,因此团队正需要补充较为年轻的成员,鼓励退休的中老年人广泛参与,社区也发挥作用,帮助团队改善现有年龄结构。
知心小屋学习团队一路的发展和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学习团队让彼此间变得更加和睦团结,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记得在小屋庆祝十周年时,大家还约定已走过一个十年,相约在一起再约下个十年,我们要做到老,学到老。我们社区也希望搭建起这个良好平台,营造一个像“家”一般的环境,让社区老人晚年有个好去处,丰富晚年生活,提升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