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洞泾,留住美丽
我们洞泾镇社区的老年摄影爱好者特别想要学习摄影技巧,希望能通过社区学校得到专业指导。洞泾社区学校为了丰富社区生活,满足居民需求,在2014年春开办了摄影班,起初陆陆续续的来了十几名学员,而且是各个年龄段的都有,最年轻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年龄最大的是接近八十岁高龄的老人。通过学习,学员们的摄影水平得到提高,在社区有了一些影响力,2016年社区学校春季报名时,班级学员多了十来名,团队负责人建立了团队QQ群和微信群,取名为“给力洞泾摄影团队”。
一丶学习团队创建有保障
1、领导重视、组织保障。2015年老年学校领导发挥统领作用,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将给力洞泾摄影团队作为社区提升精神文明水平,建设学习型居委的重要抓手。由松江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金南强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由学校的张健老师担任学习团队负责人,确保摄影学习团队顺利起步。
2、计划落实、制度保障。团队在成立之初就立章立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每周学习活动一次的学习团队活动制度,每年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
3、增加投入、资金保障。学校对团队的活动经费逐年增加,由2016年的投入500元每年,提高到2018年2000元,同时团队负责人也积极自筹活动经费,每年自筹活动经费在1000元左右。主要用于添置设备,开展团队学习,对团队奖励表彰等。资金的保证和活动的有效开展,赢得了老年学员的一致好评。
4、增添设施,环境保障。学习团队设有专用的活动教室,教室配有投影仪、电脑,摄影书籍。
二、团队学习形式多种多样
1、集中学习:团队每周二在学习点集中学习。
2、微信学习: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方便摄影爱好者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团队组建了微信群,满足老年学员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
3、网络学习:通过上海老年人学习网进行网上微课收看。
4、活动学习:2016年至今学校举办了两届摄影展,共展出200余副学员作品,全镇居民参与观展。采风活动20多次,市里区里举办的各类比赛活动,只要有我校学员参加,校领导都会让摄影班的学员前往拍摄。2018年松江社区学院举办的“人文行走”活动,校领导又把这次机会给了摄影团队,活动中学员创作了许多作品,并在参赛时获奖。春节,重阳节组织学员们背着相机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拍摄生活镜头,并将照片打印出来,亲自送到老人们手中。本着“服务社区”的教学宗旨,校领导出面与居委会的领导沟通,让学员们成为各自居委会的摄影志愿者,为小区居民义务服务,也用镜头捕捉到了许多身边的美好镜头,作品深受小区居民喜爱。
三、精进给力、学习团队建设有亮点
之所以团队取名为“给力洞泾摄影团队”,有两层意思:
一是教师授课能力给力,金南强老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师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松江区文学艺术联合会理事、松江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摄影作品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多幅摄影作品入选国际影展。金老师的课堂有他丰富的摄影理论知识也有他多年的走南闯北的实践,所以课堂显得格外的有趣生动,生动、接地气的讲课方式,符合老年人学习习惯的授课技巧,充分赢得了广大学员的认可,每周一次的课程总是让学员们感到意犹未尽。通过学员们口口相传,团队日益壮大,发展到如今30多人的一个大团队,甚至吸引了周边街镇的学员纷纷加入。
二是学员学习能力给力,别看学员大多是60岁到80岁之间的老年人,他们学习起来的劲头一点不逊于年轻人,有几个老人从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里拿出“巨资”购买摄影设备,按照课程表风雨无阻地来听课,课上认真记笔记,课后认真实践,并在QQ群里和微信群里时常发布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学员们在群里展开热烈的讨论,碰撞出创作的火花。课堂上金老师也会对学员的作品进行点评,学员们的摄影水平日益精进。学员们每年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单位举办的摄影比赛,其中包国川有两幅作品荣获2019年上海市科普节摄影比赛三等奖;包国川和张国干两人被评为“摄影达人”;龚志春拍摄的《仓城新气象》获得区级三等奖;等等……
新的一年我们将一如既往﹑信心倍增﹑激情满怀。团队将以五星级团队的评审为新起点,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进一步扩大团队学习的影响力,不断创新,我相信我们的团队将会在各方面更给力。
洞泾镇老年学校给力洞泾摄影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