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原是庭院游戏,后经加工提高,有了竞技性质,并成为传统的杂技项目。分双轴、单轴;轴,轮和轮面用木制成,轮圈用竹制成,竹盒中空,有哨孔,旋转发声,中柱腰细,可缠绳抖动产生旋转。玩的人双手各拿两根两尺长的小竹棍,顶端都系一根长约五尺的棉线绳,绕线轴一圈或两圈,一手提一手送,不断抖动,加速旋转时,铃便发出鸣声。抖动时姿势多变,绳索翻花,表演出串绕、抡高、对扔、过桥等动作,称作“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也有用壶盖、酒瓶等器具代替空竹的。
空竹一般为木质或竹质,中空,因而得名,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而发出的响声的玩具。“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杂技中,以简单小巧,信手可得的物件,练出高超技艺的代表节目。它原是一项十分有趣的中国民间游戏,在中国北方,逢年过节,人们特别是孩子们,都喜欢抖空竹,并能耍出许多花样。抖空竹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和表演性于一身,技法多样,目前掌握的花样技法就有100多种,还有双人、多人等众多集体花样。
空竹抖动时姿势多变,使绳索翻花,做出“过桥”、“对扔”、“串绕”、“抢高”等动作,也有以壶盖等。器具代替单轴空竹而游戏的。抖空竹的技巧颇多,有“仙人跳”、“鸡上架”、“放捻转”、“满天飞”等诸般名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蚂蚁上树”系将长绳一端系于树梢,一端手持,另有一人抖动一只空竹,迅速将飞转的空竹抛向长绳,持绳者用力拉动长绳,将空竹抖向五六十米高的空中,待空竹落下时,抖空竹者将其稳稳接住,令观者惊叹不已。
抖空竹的动作,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不然,它是全身的运动,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的。一般玩的空竹约200~300克,也有为了练劲的把空竹做的比较大从1~几公斤的都有。一个小小的上下飞舞的空竹,玩者用上肢做提、拉、抖、盘、抛、接、下肢做走、跳、绕、骗、落、蹬、眼做瞄、追、腰做扭、随、头做俯仰、转等动作,要在最有利的一刹那间来控制它,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过早过晚都要失败,这就需要做到反应快、时间准、动作灵敏、协调。而跳跃时,则不但要跳,腰部动作也很重要,上肢随同摆动,有时颈部也要运动。连续跳跃,心跳可以加速。
抖空竹运动量可随意控制,可视自己的体能来确定运动量。不必与人争抢冲撞。不受场地限制、占地小、器具简单投资少男女老少都可参加。其抖法多种多样,有单人抖、双人抖、多人抖;有正、反、花样抖等一百多种玩法。抖空竹寓游戏于运动之中,只要玩得开心,合理掌握运动量,不但能够达到强身之目的,还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其锻炼效果堪与慢跑、游泳、骑车、划船、爬坡、越野、和徒手体操相媲美。青少年可以对高难动作进行练习,增加户外活动做为电脑游戏的补充,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不十分激烈的动作进行练习,坚持下去大有好处。尤其老年人腰腿不便是常见的慢性病,抖空竹基本在于腰和四肢,如经常适度抖空竹,对舒筋活血,益寿保健,有一定的效益。曾有许多报道,由于坚持抖空竹,恢复了健康和延缓衰老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