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彭浦镇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摄影)之乡”的创建工作,放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社区老年学校在繁荣和发展群众摄影活动方面做的一些工作:
一、建平台,汇聚群众摄影文化资源,做好传承和发展。
随着彭浦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现代文明的融合、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彭浦镇群众摄影文化传承发展的整体形势上看,彭浦镇对群众摄影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重视。为此,我们学校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到了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从创建平台、加大宣传、整合人才、梳理文化、彰显特色,保障彭浦镇群众摄影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学校发挥对摄影团队的服务和引导作用,根据本镇的特点与实际,为镇摄影爱好者搭建了三个平台,即:“交友、交流、交心的平台”、“繁荣社区摄影文化活动的创作平台”、“凝聚人心,服务社区的平台”。
二、抓普及,推动群众摄影活动,提高摄影文化认同感。
我们以社区学校为辐射基点,通过形式丰富,风格多样的群众摄影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感受群众摄影文化艺术魅力,提高市民对彭浦镇摄影文化的认同。
1、摄影培训,扩大在社区的影响力度。根据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等单位《关于开展上海市“快乐摄影” 10万市民数码行公益培训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彭浦镇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要求,彭浦镇《快乐摄影》社区数码摄影培训活动在镇域内全面展开。学校通过组织摄影骨干外出培训,精选摄影老师进社区面对面授课、交流实训等多种方法,开展社区《快乐摄影》,将摄影艺术的普及和艺术欣赏知识送到社区居委、学校、企业,送到两新组织的爱好者中。通过培训,每个居委选送习作参加“微型摄影展览”,并进行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佳作,选送到上海市“悦活社区”摄影比赛角逐,造就了庞大的摄影爱好者群体,扩大了社区摄影文化的影响力度。历时2个多月,共上了119课时辅导,培训5000多人次,让更多的老百姓在生活中了解摄影,在摄影中享受生活。
2、社校联动,实施摄影进学校。组织摄影专业讲师进学校、进课堂。通过上课、专题摄影讲座,带领学生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类摄影活动实践,从娃娃抓起,沿承“人脉”培养学生对摄影文化的认同。多年来与静安区上海市闸北成功教育实验小学联合举办的“成功杯”上海市青少年摄影创作实践活动,为广大爱好摄影的中小学生搭建了交流、展示的舞台。孩子们纷纷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微笑,用快门定格亮点,将美好留在瞬间。
社校联动,实施摄影进学校的教育活动项目,将社区优质教育资源与学校创建教育特色项目整合起来,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进一步得到充实。孩子们又可以通过摄影活动,深入了解社区,关注社区文化氛围、感受社区和谐,成为广阔的学习舞台。同时,也为彭浦镇“中国民间艺术(摄影)之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组织摄影展,促进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学校积极组织和推荐摄影队员参加多种形式及风格的摄影个展、联展,以促进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发现和凝聚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就市民摄影大赛决赛,彭浦镇有10位摄影爱好者入选百位上海市民摄影家之列。这是我们最大的受益。
三、近两年来的成绩:
1.2016年参加区“最美时光”摄影比赛上交作品111幅,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和1个入围奖的好成绩。
2.2017年参加了“红色静安·红色气质”静安区庆祝建党96周年主题摄影大赛;参加了彭浦镇主办的“阅读时光”摄影展。
3.2018年7~8月承接了“奋斗在路上!奋进新时代!”第七届上海市民艺术(摄影)大展、2018年上海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静安杯”社区摄影作品比赛及我镇承办的第四届自然周主题摄影展的征稿工作。
四、团队计划:
1、年度摄影创作活动15-20次
2、组稿、参赛20-30次
3、年度摄影展览5-10次
4、年度摄影比赛6-8次
5、摄影培训6-8次
6、摄影讲座8-10次
7、沙龙活动每月一次
8、组织观摩6-8次
9、适时与外界举行交流活动
10、做好资料归档工作,编辑集年度活动及成果的摄影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