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建立
2012年1月长寿社区学校开设了《品茗》和《太极》两门新课程,授课老师是国家高级茶叶审评师——龚艺,同时龚艺老师也是武氏太极拳传承人刘积顺的关门弟子。龚老师在教学中讲茶艺知识和修身养性的健康知识融合在了一起,学员们通过学习,学到了许多关于茶文化与健康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同年9月学员们自发建立了课外学习团队——“长寿街道老年学校茶文化与健康团队”。团队由最初的十几位队员,渐渐发展到现在的50人。队员们来自长寿地区的老年人,团队人才济济,其中不乏大学中学退休教师、多语种人才,有多名志愿者兼晓太极、古琴、书画、花艺、中国结等传统文化和技艺,也有擅长摄影、平面设计的志愿者。
“长寿街道老年学校茶文化与健康团队”是一个融合茶文化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团队。从“泡茶、喝茶”入手,逐步增加“鉴茶、品茶、练太极”等内容。整个活动内容兼有“茶艺冲泡技能”、“茶事专业知识”、“茶文化知识”、“名茶鉴赏知识”“茶与太极”等内容,由浅入深,有一定的持续性。
团队每周举行活动,参加的队员们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品位·健康”的课程理念也有了较深的理解。
二、团队管理制度
团队有管理章程以及组织分工,对团队日常的学习、活动有明确制度和规划。
详见附件一“长寿街道老年学校茶文化与健康团队”茶艺队章程
三、团队组织和成长
(一)学习方式
团队每周进行一次团队活动,如有需要可多次活动。活动的内容有茶席排练、健康讲座、太极训练等方式进行。
(二)队员成长
团队由学员们自发建立、组织,不仅工作高效并且富有“自学、自修、自我成长”的特色。
1、自我管理:团队负责人由队员轮流担任,负责团队活动的管理、组织茶具演出整理收纳、健康讲座教材复印发放等。几年下来,不仅有了几位“大管家”,“大管家”还带出了徒弟们“小管家”,管的虽是琐事,却是长寿街道老年学校茶文化与健康团队不可缺少的后勤保障。
2、自学自修:除了定期的线下活动,团队成员还建立了网上学习交流群。线上交流与线下活动并行互动,大家约定章程共同遵守,形成了相互启发、相互督促、互助成长的良好学习氛围。
3、自我成长:经过几年的学习,一些钻研较深的老队员已逐渐成长为“小教员”,他们走出了社区学校,走进了社区企业、机关和居民区,将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到的传统文化之美传播给更多的人。
4、自我提升:通过团队活动,提升队员们健康的意识。
2014年6月初,学校举办了一次“茶文化与健康团队”全体成员参加的展示活动,邀请太极名家刘积顺先生传授“读书、喝茶、练太极”的太极生活理念。“茶文化与健康”的队员们在活动中表演了“敬师茶礼”茶艺表演和太极三个套路的表演。第一次展示《长寿茶文化与健康 》的学习成果和风采,得到了听课领导、刘积顺老师及学员们的好评。
队员们还经常参加公益演出,每次活动以老带新,成长一批、锻炼一批、鼓励一批,形成团队成长的良性循环。
(三)教材编写及技术资源提升
1、成立教研小组,培养技术骨干
在龚艺老师的带领下,团队骨干们组成“茶文化与健康团队”教研小组,最初为3人,随着团队的发展和新队员的成长,渐渐已经扩展至约10人。教研小组担任新队员的技术指导、活动组织设计。
2、编写辅导材料,制作活动展示课件
经过几年的打磨,团队以自行编写了有关“茶文化与健康”的辅导材料。分为“茶艺篇”、“茶技篇”、“茶文化篇”、“名茶鉴赏篇”“太极训练”等。其中《太极训练》在2015年已编辑成书籍,同时配有练习光盘。
3、成立专项小组,进行互动交流
除教研小组外,团队还根据项目及活动内容,成立专项小组,发掘利用新老队员的各项特长,丰富团队的活动形式。平时利用微信群的方式进行分工分组,交叉互动。
例如,在最新研发的“清风茶席”中,由教研组技术骨干和擅长古琴、平面设计、音频视频编辑、文案写作的队员们组成了文案设计小组微信群,进行线上的“头脑风暴”。先由教研组骨干明确茶席表演的时间节点,由擅长文案与古琴的队员完成主题设计和选定背景音乐,再由另外的队员根据茶席的时长与节奏剪辑音乐、制作背景动画及文字说明。在制作背景的同时,教研组骨干则对茶席的器材与视觉效果进行细化设计。在所有设计工作完成后,由队里擅长摄影的队员根据教研组骨干的示范拍摄范本视频,通过微信群发送给所有参演的队员,进行初步学习。
(四)团队活动资源
除长寿社区学校提供的教具、经费、场地支持外,团队还与长寿街道妇联、党建办、社会组织,普陀区妇联、卫计委等积极合作,参与公益及商务项目,自筹部分活动经费及其它活动资源。
四、团队成果及展示
自2012年成立至今,团队已有活跃队员50多人。参与了多次社区内外的公益活动,包括2015年6月在上海博物馆为期15天的公益展演,2015“上海市学习周开幕式展演”,爱晚亭敬老院演出,与上外志愿者团队联合活动等。(详见附件二列表。)曾获2015年上海市优秀学习团队荣誉。
自2016年起,团队每年以一次技术比赛和一次创意比赛,帮助新队员提升技术、老队员总结心得,并且通过比赛对外交流展示,吸纳更多爱茶爱生活的人群。
“长寿街道老年学校茶文化与健康团队”志愿者团队来自社区,在社区学校的课程平台上,通过学员的自学、自修、自我管理,逐渐成长为一支高效的学习团队,并且最终以学习成果回馈社区,带动社区内新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