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 朱仕豪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10个
高楼村广场舞兴趣社:银发族的活力舞台
高楼村广场舞兴趣社以“舞动健康,乐享晚年”为宗旨,通过专业化教学与规范化管理,成为乡村老年教育与文化振兴的亮丽名片。
一、阶梯式课程体系
团队构建“基础-进阶-文化”三维教学体系:基础课程从广场舞基本步法、节奏训练入手,帮助零基础学员掌握身体协调性;进阶课程鼓励成员参与舞蹈编排,融合流行音乐与本土元素,创作《高楼新韵》等原创作品;文化课程则普及舞蹈历史与地域特色,提升成员艺术素养。
二、双轨制教学模式
采用“集中授课+小组互助”模式:每月四次由专业教练进行镜面示范、动作分解教学,课后分组练习,由骨干成员担任组长,形成“传帮带”机制。线上线下结合,既保障技法精准传授,又通过云平台延伸学习场景。
三、标准化活动阵地
依托村委会建成设施完备的舞蹈教室,配备全景镜面墙、专业音响设备,为学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空间。
四、多元化成员结构
团队吸纳周边40-70岁舞蹈爱好者,成员涵盖退休教师、务农村民等多元背景。在舞蹈学习中,学员既强身健体,又结交挚友,有效增强社区凝聚力。
五、规范化管理制度
建立“考勤+团队自治”双轨管理:行政层面严格考勤,设定请假报备流程;业务层面推行小组长负责制,赋予其活动组织权,形成“负责人统筹-小组长执行-成员参与”的治理架构,并设立“舞艺之星”等荣誉激励。
六、显性化实践成效
团队成员舞蹈技能显著提升,85%学员掌握10支以上成套舞蹈,部分骨干具备独立编创能力。健康监测显示,长期参与者平衡能力、心肺功能等指标优于同龄人,焦虑情绪发生率降低40%。更值得称道的是,学员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将舞蹈教学送进养老院,实现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角色升华。
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高楼村广场舞兴趣社以舞步为媒,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又通过公益服务反哺社区,为新时代老年教育探索出“老有所为”的创新路径。未来,团队计划拓展非遗舞蹈传承项目,让传统民俗与现代健身在银发族的律动中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