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蒋建平    创建年份:2006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51个 
乐团成立于2006年3月,成员多为社区中老年居民,原来对管乐一窍不通,也不识五线谱。乐团于2008年9月在浦东新区民政局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范围:管乐培训和演出)。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全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团队在规范化建设和演奏技艺等方面都取得明显进步。2010年参演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并到上海世博会献演。先后参加第11、13、15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2012年4月,参加中外管乐团队浦江大巡游,并参加中国第六届非职业优秀管乐团队展演,获大学社会组铜奖。2013年参加上海市第八届老年教育艺术节器乐大赛获二等奖。2014年经过复赛和决赛,跻身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演奏大赛百强团队。 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承办到华夏社区各村居委的巡演(社区购买服务)。十年多来,到居民区、敬老院、广场、公园、军营等地演出、展示和交流近400场。2013年底,为记录八年来的成长轨迹,编印图文并茂的《我八岁了》一书,获好评。 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城乡报、浦东时报、人民网、上海社会组织网、浦东政务网、浦东电视台等媒体对乐团作过正面报道。 2012年获评上海市先进社会组织,2013年获评上海市优秀学习团队。2013年进行规范化建设,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成立了监事会,提出了4A民非组织的申报。2014年获评4A级中国社会组织。
负责人: 何坤    创建年份:2007年    来自: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    成员:70个 
“滨江之声”合唱团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成立于2007年5月。团长何坤,指挥陈凤。现有团员70余人,分为4个声部。其成员由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以及宝钢退休人员组成,文化层次较高。从年龄结构看:50-55岁占少数;55-65岁占绝大多数;70岁以上占少数。 该团成立以来,曾多次聘请专业老师开办专题讲座,努力提高团员们的合唱水平。很多团员由不识谱,到现在拿起歌片就能唱;团队由只能唱齐唱,提高到能唱四声部合唱。很多团员学会了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歌,懂得了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作用,整体声音质量和音色有了明显进步。 该合唱团指导老师陈凤,是东方配送声乐指挥,热爱合唱事业,热心合唱团工作,用心温暖广大团员。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提高合唱水平,合唱团员越来越多,合唱水平明显提高。勇于实践,勤于总结,多次代表宝山区参加市里比赛和演出,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该团自2007年以来,发展很快。曾多次参加市、区以及友谊路街道组织的各种合唱活动,受到好评。2013年在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合唱大赛中,获得百支优秀市民合唱团的光荣称号。2015年荣获上海市九九关爱重阳歌会银奖。
负责人: 应平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30个 
“民沁”与“民情”有着相似的谐音,它象征着纺大居民区的心愿和目标,“深入民心,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如紫藤话语,用心执着,芬芳盛开,沁人心脾!”。民沁护医队志愿服务也正式启动,志愿者代表表下决心要坚持长远的守护好需要帮助的老人,特别是留守老人。
负责人: 王法根    创建年份:2005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22个 
永清新村乐满园戏曲队成立于2005年10月,现有演员22人,多数是业余戏曲爱好者,最大年龄80多岁,最小的60多岁。戏曲队是一支兼具创作能力与表演水平的文艺团队,曾在市、区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十年来,队员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团队坚持经常性深入各社区,一直活跃在居民群众心中,每年演出10余场,将丰盛的戏曲“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与欢迎。
负责人: 唐向东    创建年份:2003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25个 
大团镇老年学校拳操队于2003年10月1日成立。团队主要特色是: 一、学习训练时间以早晨为主,健身锻炼为主,每周星期五上午学习新内容,2—3小时,常年坚持,成为制度。 二、学习训练目的以强身健体为主,自觉性比较强,学员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常年累月,强身健康的愿望比较迫切。 三、学习健身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木兰拳、木兰扇、木兰剑、太极剑、太极扇、气功、健身操、双剑等。老年人参与学习的热情逐年上升,人数比较固定,并逐渐扩大。 四、这支拳操队经常代表大团镇参加区级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并多次获奖。积极参与大团镇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的表演。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到敬老院、村居委等表演拳操节目,激励广大社区居民参与锻炼,强身健体。拳操队坚持服务社区,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负责人: 金根娣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20个 
“咚叭”是甘泉社区学校在养教结合送教上门的过程中帮助社区内宏利敬老院耄耋老人组建的一支手拍鼓学习团队。“乐学三十分、开心一整天”是团队的学习理念,每周一次的学习活动都是根据住养老人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而开展的,学习内容循序渐进拾阶而上,学习方式点面结合集散交汇,特别是展示汇报深受队员欢迎。手拍鼓学习有益于老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老人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负责人: 朱坚红    创建年份:2009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8个 
这是一群退休的老人,为了钢琴而聚在了一起。她们热爱钢琴,执着于钢琴,享受着钢琴带来的一切美好。
负责人: 杨德明    创建年份:200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45个 
永清新村 “我健康、我快乐”科普读书小组,紧紧围绕关爱老年人健康这一主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团队活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让老人们在团队活动中达到获得快乐、学到知识、肯定自我、愉悦身心的目的。先后开展了“交通安全我先行”、“科学养生”、“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急救常识进社区”等系列大型科普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负责人: 孙岗    创建年份:2010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32个 
团队成员由已掌握基本摄影技术的学员组成,团队由学校专职教师担任负责人,聘请授课教师元佳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每周安排1次活动,以邀请社区摄影达人作专题讲座、外出采风、参赛参展、队员互相交流等方式学习。定期组织队员开展生活实践体验活动,使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找到自身不足,为提升学习成效奠定良好的基础。定期开展棚拍和各层面的活动,分享学习收获,社会服务,让大家走进社会生活,服务大众,拓展学习空间,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体会的交流、大师作品的展示以及信息的发布等,让队员感受到了参与学习的乐趣,提高了队员参与学习的能力。
负责人: 蒋亚红    创建年份:2014年    来自:松江区    成员:20个 
广场舞是舞蹈艺术中最庞大的系统,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团队由社区居民组成的舞蹈团队,多次参加社区舞蹈比赛。我们的舞蹈团队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练习。
2345/2662页,共26613条数据«<...2343234423452346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