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王静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12个 
闻喜路251弄居民区昕慧编织团队成立于2015年,由社区内热爱手工编织的居民自发组成。团队以“传承技艺、丰富生活、服务社区”为宗旨,通过定期开展编织学习与实践活动,提升成员技能水平,增强邻里互动,同时积极参与公益捐赠和社区文化建设,成为闻喜路251弄的特色品牌团队。
负责人: 邢园园    创建年份:2018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4个 
金祁二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18 年, 团队通过创新宣传、实地指导、多元协作等方式,有效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地,提升居民环保意识。以下是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团队的主要事迹: 一、精准宣传,深入人心,构建绿色共识 志愿者团队利用社区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垃圾分类的资讯、技巧和小贴士,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展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 二、实地指导,精准投放,确保分类成效 志愿者团队定期在垃圾桶旁进行督导,现场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面对居民的疑问和困惑,志愿者们总是耐心解答,细致讲解,直到他们完全理解为止。同时,志愿者们还主动帮助居民识别难以区分的垃圾种类,确保每一份垃圾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三、创新模式,激发活力,营造良好氛围 志愿者团队联合蓝鲸开展“旧物兑换”等绿色兑换活动,鼓励居民将家中的废旧物品拿到活动点位前来兑换环保袋、洗洁精、绿色植物等小礼品。 四、多元协作,共筑绿色梦,凝聚强大合力 志愿者团队积极寻求与其他公益组织、企业的合作机会,共同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扩大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负责人: 周振耀    创建年份:2010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0个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之一。2010年5月,樱花苑社区乒乓球队成立。 社区活动室自成立以来,积极为社区居民搭建运动、休闲、交流平台,乒乓球项目就深受广大居民喜欢,来此活动的居民络绎不绝。乒乓球队及社区居民牢固树立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运动、生活理念,乒乓球队成为密切党群、邻里关系,增进居民感情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大家广交朋友、文明健身的平台。 小区乒乓球队每天下午都在活动室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队员们娴熟地挥舞着球拍,小小乒乓球在队员之间穿梭,直拍、横打、弧圈、快攻、扣杀、防守……精湛的技艺,灵活的移动,专注的神态,队员们充分展现了社区广大居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球队还多次代表樱花苑小区参加桃浦镇镇举办的“文达杯”乒乓球比赛,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在桃浦地区的社区中小有名气,大家经常为自己打气说要打出桃浦、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樱花苑这支充满活动的队伍。
负责人: 杨菊莉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8个 
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负责人: 徐岭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0个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学习已经成为老年人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金祁新城老年智慧学习助学团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致力于通过智慧学习,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和智慧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包括智能手机使用、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在线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 考虑到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差异,我们以线下学习为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实操演练,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团队还注重“能者为师”,鼓励成员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学习,团队成员们掌握了基本的智能设备操作技能,学会了运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生活质量。 学习成果 1.数字素养提升:团队成员们能够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日常交流、娱乐和健康管理,对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实际操作经验。 2.智学能力增强:通过智慧学习,团队成员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3.社交圈拓展:在学习过程中,团队成员们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了社交圈,增强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负责人: 夏明娟    创建年份:2020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20个 
合欢苑社区,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与温情的队伍——合欢“巧手妈咪”队。自成立以来,她们以手工为纽带,为社区退休老人搭建起了一个温馨的交流与创作平台,成为社区里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开班之初,合欢“巧手妈咪”队就吸引了众多退休老人的热情参与。队员们凭借自身娴熟的手工技艺,毫无保留地互相分享经验与技巧。在串珠课程中,一颗颗五彩斑斓的珠子在老人们灵巧的手中穿梭,逐渐变成精美的包包、摆件、挂件;勾针课堂上,毛线在指尖翻飞,织就出可爱的玩偶;制作花束时,老人们精心搭配花朵与枝叶,让一束束鲜花绽放出别样的生机;创意画活动中,她们用画笔描绘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巧手妈咪”班队不仅丰富了队员们的晚年生活,还积极投身社区公益。她们将亲手制作的饰品、花束等手工艺品进行义卖,把所得款项捐赠给社区的困难家庭和孤寡老人。 在一次次的手工活动中,队员们不仅收获了快乐与成就感,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她们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出温暖与美好,让退休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也为合欢苑社区营造出了和谐、温馨的氛围。“巧手妈咪”班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成为社区邻里互助、共筑幸福的典范。
负责人: 唐伟杰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25个 
学唱革命歌曲,重温青春激情。
负责人: 高静芳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28个 
学习各类沪剧唱段。
负责人: 何菊华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33个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唱红色歌曲,重温青春记忆。
负责人: 高玉敏    创建年份:2020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10个 
苏一社区丝艺葫芦丝演奏沙龙成立于2020年3月23日,是一支由社区文艺爱好者自发组建的民间艺术沙龙。丝艺葫芦丝演奏沙龙“以传承民族音乐、丰富社区文化、陶冶艺术情丝艺葫芦丝演奏沙龙操”为宗旨,通过葫芦丝这一独具韵味的民族乐器,搭建居民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传统音乐在基层社区的普及与传播。现有成员10人,大部分为退休职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葫芦丝演奏技巧,熟练演绎《月光下的凤尾竹》《竹林深处》《侗乡之夜》等经典曲目,同时融入现代流行元素,创新改编贴近生活的作品。演奏风格清新婉转,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气息,成为社区文艺演出的亮点节目。常年活跃于社区文化舞台,积极参与节日庆典、邻里联欢、公益慰问等演出,年均演出超10场,深受居民喜爱。此外,丝艺葫芦丝演奏沙龙注重社会服务,定期举办葫芦丝公益课堂,免费指导初学者,并走进养老院、学校传播民乐文化。
109/2800页,共27995条数据«<...107108109110111...>»
总团队数量(27550)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18)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