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叶惠霞    创建年份:2009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46个 
静安寺街道老年学校三义坊合唱队秉持着“和谐、团结、互助、进取、祥和”的学习团队精神,从2009年9月开始不断吸收社区有歌唱兴趣的居民参加队伍,以歌会友,以演促学,队伍影响力不断扩大,现已有30余名队员,每周一上午开展活动。合唱队在社区文化老师的专业指导下,不仅学习乐理知识、演唱技巧,对歌曲创作背景与歌词含义也有所涉猎。经过分声部、音色多层次多变化的练习,合唱队歌声更为优美,队员晚年生活更显“夕阳红”。学习出勤率高、积极性强、汇报活动多已经成为三义坊合唱队的三大特色,在静安寺街道“党旗飘扬展风采、同心放歌唱和谐”建党93周年红歌赛上,三义坊合唱队就获得了紫玉兰奖的好成绩。 在静安寺街道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关心支持下,团队有一个较强的组织班子,主要由指导老师和负责人等组成:2012年是王振乾老师和包瑞娟老师;2013年是阎佩华、包瑞娟老师。 多年来,队员们因为爱好唱歌而走到一起,找到了人生的乐趣!歌声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歌声使他们融入了社会;歌声使他们增强了体质、增加了肺活量,科学的发声方法对他们的养生无疑是很有帮助的;歌声更使他们增强了团队意识,队员之间更团结友爱了!
负责人: 韩希兰    创建年份:2003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14个 
静安寺街道老年学校同心舞蹈队成立于2003年,至今已有10个年头。现有队员16人,年龄在52-62岁之间,每周三由专业老师教授舞蹈一次,每周四队伍自行排练一次。队员积极性很高,遵守团队的规章制度,风雨无阻,出勤率基本保持满勤,常年保持一贯,寒暑假同样坚持排练。活动井井有条,刻苦学习,造就了舞蹈的扎实功底,每年都能排练出两个新舞蹈。根据社区活动的需要,结合形势的需求,学习内容以民族舞为主,还积极排练了现代舞和踢踏舞。 舞蹈队成立至今,积极参与市、区、街道组织的各项社区活动,下部队、进工地、到社区,参加各项慰问演出。每逢重阳节和新年期间经常组织去敬老院慰问演出,同时队员们还自行准备了礼物、食品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但凡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必有同心舞蹈队的身影。奥运期间舞蹈队与克罗地亚外国友人开展了各种互动活动,切磋舞艺,互相交流。特奥会期间接待了特奥运动员,一起做游戏,参与各种老上海特有的弄堂文化活动,还手把手的教他们学习包水饺。迎世博期间上海教育电视台邀请舞蹈队演出了“世博腰鼓”。在世博会期间参加了园区3天9场演出,展示了静安市民的风采。同时积极参与打造了“十分钟娱乐圈”的活动,每周五下基层、去三义坊居委辅导居民学习舞蹈,在自己快乐的同时,把快乐带给大家,做好志愿者的工作。2013还参加了上海市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舞蹈“快乐出发”,荣获一等奖。
负责人: 邢玉龄    创建年份:2004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55个 
静安寺街道老年学校女子合唱团成立于2004年3月24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合唱团顺利地走过了9个年头。近年来,随着新成员的加入,团队平均年龄逐步下降,目前有成员55人。9年以来,合唱团始终围绕街道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与“文化志愿者”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带去美的享受。 因团员均为女性,给她们的团队带来了机遇和局限,同时也给她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她们在声音上、形式上、团队的整体综合素质上为自己设置一个高标准,用这一标准约束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否则,团队就不能持久发展。回顾2012年多次演出,她们深切地感受到大合唱要唱好真的不容易,需要全体成员的顾全大局和长期磨合;另外,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进行优势组合,完善现有的团规,为合唱团10周年做好准备。展望未来,明天会更加灿烂!
负责人: 郑时恒    创建年份:1993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41个 
静安寺街道老年学校木棉合唱团成立于1993年2月,是由圣约翰大学和东吴大学等老一辈艺术家带头组建,可谓历史悠久。经过老师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合唱团顺利地走过了20个年头。近年来,团队成员逐步年轻化,目前有成员41人。 静安寺街道老年学校木棉合唱团是一支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合唱团,因为爱好歌咏,爱好唱英语歌曲、俄罗斯歌曲而长年活跃在社区的一支自娱自乐型团队。虽然团队成员年龄较大,但团队活动却办得热闹,每周一次的团队活动风雨无阻,寒暑假也照常进行。排练的外文歌曲也分为小组唱、男女声对唱、独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平时除了积极参加社区各项活动外,还与其他社区的老年外文合唱团交流演出,极大的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全体成员都意识到每周六下午的活动不单纯是为了娱乐,而是在这温馨和谐的环境里提高演唱水平,升华精神世界。由于他们唱的是英语歌,一些新进的年轻朋友一边在团内唱歌,一边在外面学习英语;班上有些老同志是圣约翰大学毕业的,他们就耐心地教导向他们请教英语难题的年轻团友,以共同提高。在新的学年里,团队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团队的好传统,吸收更多的年轻人进团;还准备排练一台精彩的重唱、合唱节目与其他团队做更多的交流,更多地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负责人: 蔡莹    创建年份:2006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70个 
静安寺街道老年学校乐乐越剧艺术团于2006年2月成立,在区文化社会组织联合会、区戏曲协会和街道领导的关心扶持下,现有20多位40至60岁中老年人组成,其中有共产党员9名。每逢星期一,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的“越剧沙龙大家唱”都能吸引来自各方的越剧戏迷。戏迷对乐乐越剧艺术团赞赏有加,觉得团员人丁兴旺、相处和谐、待人亲切,过来听戏都是感觉心情舒畅。越剧艺术团的宗旨就是:乐在其中,老有所乐。 静安寺街道老年学校乐乐越剧艺术团聘请了上海越剧院退休的资深导演和退休的专业演员担任艺术指导老师,传授专业的唱、做、念等基本功。同时在老师的带领下还排练了一台又一台折子戏及不同形式的原创节目,成立至今共计演出了200多场。2008年与美国加州越剧艺术中心在逸夫大舞台一起献演了一台交流演唱会;2010年越剧小品“乡下大妈进上海”获得虹口区《德立风杯》二等奖;2011年根据区文化社会组织联合会、戏曲协会和街道宣传科领导布置的任务创作了红色戏曲。他们还在排练一台台有创意的新作品,将进一步走进社区,走近群众,为静安的文化发展再做新的努力!
负责人: 王群    创建年份:1986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68个 
静安寺街道社区老年学校老战士合唱团成立于1986年。合唱团成立二十多年来,排练了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军旅歌曲和优秀的经典文艺节目,深入部队、社区、敬老院等单位演出,深受广大老年朋友欢迎和好评,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老战士合唱团排练的《蓝色多瑙河》、《娄山关》、《天路》等歌曲,曾参加上海市合唱大赛获金奖。
负责人: 余友鹂    创建年份:1995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40个 
静安寺街道社区老年学校许国屏笛子艺术团于1995年在华山小区成立,艺术团现有成员35人。自艺术团成立以来,大力推广笛子文化,广泛培养市民对笛子艺术的热情,如今已发展建立了18支业余兴趣团队,有近千名笛子业余爱好者在各居委及各单位活动。99年12月18日,艺术团参加由街道等单位主办的“2000支多功能笛迎2000年大型音乐会”,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创下了大世界“吉尼斯”记录。05年笛子队活动被列入上海市首批十五个群众特色项目之一。在上海市第六届老年艺术节的表演中获得了优秀奖,先后得到中宣部及市领导的好评,中央电视台及各大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近年来艺术团组织举行了“千笛奏响奥运梦”,“万笛欢吹,喜迎世博”,建党九十周年大剧院演出,以及“伴着音乐去远行——集体葬礼音乐会”“海葬二十周年纪念音乐会”等活动。《许国屏和吹笛老人的故事》一书详细记录了笛子艺术团的点点滴滴。
负责人: 王振萍    创建年份:2010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32个 
石泉社区老年学校石泉健身秧歌队是一支一街一品的街道特色的品牌队伍,成立于2010年1月,现队员有32支,平均年龄60岁左右。我们石泉健身秧歌队在社区群文联合会的领导下,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使石泉健身秧歌队队伍更整齐,内容更丰富,基础更扎实,在社会上有较好影响。
负责人: 丁达宾    创建年份:2001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50个 
舞蹈队成立至今已十年有余,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组织健全,目前有队员18人,设队长1人,副队长1人,党小组长1人,党员5人;队员中最大的已有65岁,队员们紧密团结,亲如姐妹,珍惜每次相聚的机会,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坚持每星期2次的学习与训练活动,把他作为培养自己团队精神,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的活动,真正做到“外树形象,内增素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负责人: 高蕴玉    创建年份:2017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8个 
“点点红”读书会的成立让社区的中老年朋友能学以致用,感受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能增进老年朋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各项读书活动的开展,他们深深感到老年朋友在这里能学到不少东西。
2303/2801页,共28004条数据«<...23012302230323042305...>»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