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蒋蔚薇    创建年份:2013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20个 
长兴家园居住区乐之舞健身队成立于2013年12月,由居住区离退休、动迁人员组成。共有20人,平均年龄55岁。队员们都热衷于各类健身文体项目,大胆尝试,虚心学习,勇于登台展示。团队有固定排练场所一处,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建团宗旨:随乐而舞,因舞而乐,倡导科学健身,享受快乐人生。 一、积极展示,全面开花。 乐之舞健身队成立不久,便积极参加2014年8月8日的全民健身节展示活动,并获得了最佳活力奖的殊荣,随后又参加了2014“绘长兴,展和谐”文艺下乡巡演、成校终身学习周成果展示等活动。一年来,队员们不仅积极排练舞蹈,参加各种展示活动,平时还积极活跃在广场上,居民间,自己健身的同时积极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老年居民参与到健身的队伍中来,为居住区营造健康、快乐的健身氛围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更极大的丰富了居住区居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几个亮点,引领前行。 1、领导重视,成效显著。乐之舞健身队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居住区的大力支持,划出了专门的健身场地,购买了音响等设备,还邀请了文化馆的老师专职指导,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大家都认真练习,毫不懈怠。2、联系实际,因地制宜。针对老年人的特点,选择简单易学的舞蹈、健身操等,进行辅导、锻炼,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稳定社会、凝聚人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强身健体,快乐无忧。团队里有些人,身体孱弱,自从来团活动,锻炼了一段时间后,体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体魄也增强了。此外,通过锻炼,队员们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多姿多彩。 如今,居住区里出现了几多几少现象——晚饭后,单调的楼前楼后转悠、遛弯儿“消食儿”的人少了,有组织的“广场健身舞”人群多了;白天里,花坛边、马路牙子上坐着扯东家道西家的人少了,活动室里学唱歌儿的人多了;说脏话的人少了,讲文明的人多了;拾荒的人少了,垃圾分类的人多了……
负责人: 陆建萍    创建年份:2007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15个 
我们先进村健身队,从成立至今已经8年了,队伍是从各生产小组文艺爱好者自愿参加村委组织健身队而组成的一支团体,从最初8人的小团体,现发展为正式队员15人。首先,自队伍成立以来,我们从懵懂中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该走的路,确定了创建队伍的最终宗旨——“快乐健身,强身健体”。从而使人们这个高度紧密复杂的系统得到了科学、合理的调整,既丰富了我村群众的精神生活,又增强了老年人体质。其次,每支成功的队伍都有其标志性活动,我村也不例外,像每年一度的“三八节”、“八一节”、“重阳节”等等演出,我村健身队都积极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历练了队员,同时也丰富了社区健身文化生活,并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我们因材施教,从低起点起步,循序渐进,向高起点跨进。面对队员年龄相差较大,基础参差不齐等情况,我们先从统一队员舞蹈基本功开始,从最基本的走步练习开始,一招一式地模仿,经过认真的练习,队员的舞蹈感觉与身体控制能力大有改观。多年来,健身队已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每位队员在原有的基础上水平都有所提高,对健身舞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同时有效地推动村民健身运动广泛的开展。我村健身队是以秧歌形式为主要特色,我们队伍曾参加新加坡、香港、市老年协会、县、镇等部门组织的比赛和表演。屡获奖章,举得了较好的成绩。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真正使我们这支队伍的队员们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更展示了她们对舞蹈的喜爱、追求和自信的风采。
负责人: 秦汉达    创建年份:2011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20个 
我们新村乡新洲村“康健”老年人学习队成立于2011年3月,共有队员20人,其中男性8人,女性12人,平均年龄68岁。几乎所有队员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我们团队的建立为附近的慢性病患者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五年多来,队员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坚持每周一次学习养生保健健身知识及时事新闻交流,坚持每天学习健身操、练习健生舞。团队从上到下,主人翁意识非常强烈。 能者为师,以队长秦汉达为核心的骨干们,总是积极主动发辉自己的特长,指导老年人学习健身操,把懂得的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知识及其他健康知识不厌其烦地传授给大家。有些老年人手脚不灵活,骨干们总是耐心细致地手把手地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如一;虽然农活很忙,但骨干们硬是抽出时间,指导队员们组成舞蹈队排练舞蹈。最近几年,队员们学会了很多舞蹈,这些舞蹈在平时被用来强身健体,又可以在村、乡组织的节庆日活动中进行展示。 新村乡新州村“康健”学习团队成立虽然仅仅五年多,但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是受到队员们热烈欢迎的,得到乡村领导和广大村民充分肯定的。随着团队社会影响的扩大,更多的村民想加入到团队中来了。
负责人: 龚燕萍    创建年份:2005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15个 
发展老年人的学习团队对构建和揩的社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到,培育老年人的学习团队对创建全社会的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积极探索老年人学习团队以兴趣与热情为重心的组织机制,积极组织老年教育教学点、老年教育收视点等学习阵地,我团队在满足老年人的文化、娱乐、健康、生活等各方面的品质提升中,予以了充分的保证。特申报老年学校团队,理由如下: 一、整合资源,建设阵地,构建学习型社区的活动平台。 社区党总支部、居委会为了创造学习型社区的良好环境,不断加强学习教育阵地的建设,对老年活动场地的建设一直放在突出位置。并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社区终身学习体系,努力营造学习型社区环境。 二、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构筑学习型社区的组织保障。 我们每天有专人负责,开放老年活动室供老年学习团队及文艺爱好者活动学习。 三、资源共享。 老年活动室内设施、设备较完善,有棋牌室、阅览室、健康室等供学员学习娱乐。 四、学习队伍有纪律。 老年学习团队有一名负责人,负责学员的每次活动,并做好相关考勤工作。
负责人: 黄雪梅    创建年份:2008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30个 
舞蹈、健康知识、现场急救等
负责人: 徐成    创建年份:2004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14个 
口琴技巧、乐理等
负责人: 陈莲初    创建年份:2010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15个 
方针政策、各类实时新闻、养生保健等知识
负责人: 杨漪    创建年份:2005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50个 
唱歌,舞蹈,书法,文学等
负责人: 龚燕萍    创建年份:2010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16个 
随着社区老年教育的不断发展,有组织的老年教育机构、老年教育教学点、老年教育收视点等学习阵地,我团队在满足老年人的文化、娱乐、健康、生活等各方面的品质提升中,予以了充分的保证。特申报老年学校团队,理由如下: 一、 整合资源,建设阵地,构建学习型社区的活动平台。 社区党总支部、居委会为了创造学习型社区的良好环境,不断加强学习教育阵地的建设,特今年年初对老年活动室重新装修,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社区终身学习体系,努力营造学习型社区环境。 二、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构筑学习型社区的组织保障。 我们每天有专人负责,早、晚开放老年活动室供老年学习团队及文艺爱好者跳舞娱乐。 三、资源共享。 老年活动室内设施、设备较完善,有音响、阅览室、健身室供学员学习娱乐。 四、学习队伍有纪律。 老年学习团队有一名负责人,负责学员的出勤率,保证每名学员的出勤率在98%以上。
负责人: 龚燕萍    创建年份:2011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15个 
前卫社区位于长兴岛中心地段,东起前卫一条街,西至长江隧桥,紧邻潘圆公路。辖区总面积12.4万平方米,总人口3992人,小区周围有饮食、宾馆、商业、学校等行业。在长兴镇大开发、大建设之际,小区内外来流动人口多,老年人多,老年人中学历低者多,独居老人也不少。在前卫社区领导的组织和协调下,一支由小区居民组织的健康管理活动小组于2011年3月17日正式成立,主要以退休党员为主的退休人员、居民代表、楼组长、信息员15人组成。 活动小组成立之初,成员仅十人左右,活动内容也比较单一和随意。随着参加团队成员的不断增加,前卫社区及时与学习小组共同建立了相关章程和制度,经过一年多来,现有成员15人,学习活动内容也更丰富,为他们树立了“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全过程学习”的现代学习理念。 健康管理小组经常开展有关健康、养生知识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从开始的由团队负责人找材料,到现在每个成员主动寻找热点、推荐、学习和讨论。团队活动也从单一的收看远程教育电视,到如今的参加健康讲座、外出参观、学习太极拳等等活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老年朋友的晚年生活增添了色彩。 健康管理小组现在成了前卫社区各项活动的中坚力量,小组成员既是参与者更是组织者。他们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增强了自身健康意识,还加强了参与社区管理、为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了小区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加深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社区的整体文化氛围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参加上海市合格老年人学习团队的申报为契机,加强我们小组的组织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为今后开展好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331/2801页,共28004条数据«<...23292330233123322333...>»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