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许薇莉     创建年份:2001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20个 
“以社区为载体,以文化为媒体,以群众为主体”是我们居民区教学点一贯坚持的文化信念,2001年,我们成立了红庄老年合唱队,他们分别来自于本社区的退休人员和社区的居民群众,合唱队在红庄居委会和新华街道的关心和指导下,队伍在不断的壮大和发展,人员从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人,他们演出节目自编自演,居民区教学点提供资金支持。他们活跃在社区各个文艺活动的舞台上,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默默地做着奉献。他们还多次参加街道举办的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活动,是一支正在不断成长的文艺队伍。这支“草根”合唱队年龄在50岁到80岁之间,他们都是社区的文艺爱好者,因为共同的热爱自发聚集到一起,平时最喜欢排练红色革命歌曲,所以特意在着装上下了一番功夫,每逢遇到重要节日或社区开展文艺活动时,合唱队都自告奋勇上台展露才艺,深受居民群众喜爱。不久前,他们排练的曲目参加了七一党员大会。相信在得到上级部门和社区的关心和支持下,必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负责人: 张卫华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30个 
太极功夫扇不仅适合表演,而且具有显著的健身效果
负责人: 张丹萍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15个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与养生保健。不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及中医保健专题知识讲座,利用电视,报刊,板报宣传单等形式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老年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开展老年人对慢性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老年人健康意识并可运用中医方面知识进行养生保健使老年人身体更健康。
负责人: 徐瑞芳    创建年份:2002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25个 
源梦苑学习点设有多功能教室(视听室)、阅览室、健身室、棋牌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为老服务站等多个活动室。 源梦苑居委非常重视学习型居委的创建工作。常年开设戏曲班、编结班、歌唱班。拥有乒乓队、太极拳队、木兰拳队、益寿操队等多支文体团队。小区的梦源戏曲班就是一支特色队伍,成立于2002年,每周二、四为在老年活动室固定排练,风雨无阻。队员的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一群志同道合喜欢戏曲的好朋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聚在一起唱戏、表演,非常开心,非常愉悅。 梦源戏曲班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戏曲文化,小区居民都表示欢迎,希望社区能支持各类的团队活动,增强社区文化氛围。
负责人: 叶沛龙    创建年份:2011年    来自:上海市老干部大学    成员:16个 
杨浦区老干部大学斯诺克沙龙伴随着老干部局一同成长至今,目前团队有16名成员。指导教师一名。摄影组的平均年龄不到70岁,比较年轻,退休干部成为活动的主力军,这也让斯诺克沙龙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每年都参加全市、全区的各类比赛,获得不错的成绩。 友爱团结,携手共进。斯诺克沙龙设立之初就秉持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为、陶冶情操、建立友谊、提高修养”的宗旨。多年来也始终坚持奉行着,正是这份坚持,才能让斯诺克沙龙始终保持活力,虽然是一支只有16人的小团队,但是在杨浦区老干部大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沙龙拥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和规章制度,组员们团结友爱,亲密合作,以兴趣爱好作为纽带,以丰富的活动,陶冶情操,提升素质。 提升修养、锻炼技艺。尽管斯诺克运动是一项相对而言比较独立的体育项目,但是在各类比赛中仍然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力和优秀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一点杨浦区老干部大学的斯诺克沙龙就做的很好,无论是单打独斗的个人赛,还是默契配合的团体赛,都能够比出自己的风格,比出团队的荣誉,赛后也及时召开讨论会,分析成员赛况,讨论战术更新,切磋斯诺克技艺,打架都相聚甚欢,侃侃而谈,满载而归。
负责人: 丁宏芬    创建年份:2012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30个 
真九健身队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虽然团队成员年龄都不小了,但是她们热爱生活、热爱舞蹈、充满激情、魅力十足。团队刚组建时候只有十来个人,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0人,每天早晚都会在小区的葡萄架前看到她们的身影,经常排练着不同的舞蹈,负责人丁老师也是一位十分认真的老师,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参加了许多普陀区、街道、社区活动,反响都很不错。
负责人: 唐梦生    创建年份:2013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35个 
每个月1号的早上(从5月1日至9月30日,早上定为7:00时;10月1日至4月30日,早上定为7:00时,时间半小时左右)进行宣讲、读报,丰富茶馆文化阵地。 宣讲内容:由政策宣传、形势教育、村务工作、新闻趣事、报刊杂志摘录、医疗、养生保健、生活小常识、食品卫生、交通文明安全等等,以及适应老百姓口味的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宣讲团成员不但形式上要采取多样化、多视角,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而且内容上更加丰富,其中还穿插一些文艺演出,比如”三下乡“活动、结对共建活动等。要求主讲前要充分准备,多方收集,贴近实事、贴近群众,并且通俗易懂,让大家能够接受,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负责人: 马光甫    创建年份:2011年    来自:上海市老干部大学    成员:16个 
杨浦区老干部大学书画组成立于2013年,目前有14名成员。主要以学习和交流创作技巧,分享优秀作品为主,旨在通过诗社这一新搭建的平台,提高老干部艺术修养,丰富老干部晚年生活。 提升技巧、增强素养。诗社成员多是拥有一定文化素养较高的离退休老同志,其本身有一定的艺术功底。同时诗社也秉持着“紧扣时事、陶冶情操”的原则,给了老同志们较大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可以通过诗词创作这一模式,书法胸中的爱国情怀情怀,以老年人特有的含蓄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水的热爱。除了自由的创作之外,还定期组织相互交流,并与区域内其他街道的诗词社团联手举办系列主题诗词交流活动,如“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诗词吟诵会”等。提供了从学习到创作再到展示的一系列平台,给了老同志们发扬兴趣爱好、一展所长、学习交流的机会,更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艺术的喜爱。自成立至今,已逐步制定系列规章制度,团队内部关系融洽、队友之间互帮互助、气氛活跃。 贴合实际,老有所乐。随着老干部们逐步进入后双高期,希望有更多安静的活动项目,而他们独特的人身阅历,让他们对这块热土有着格外深刻执着,诗社的创立,就极大的满足了他们这一需求。他们最常歌颂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旭日东升的绚烂、牡丹花开的华贵、山高水长的豪迈……他们同样了解,只有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的作品,才有提高的空间和创作的意义,艺术,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与众同乐的,所以无论是区域内的诗词吟诵会,还是上海市老干部大学主办的系列“欢庆十八大”诗词吟诵会,都能看到我们老干部书画组的身影,那一首首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诗词作品,都是每一个离退休干部对祖国的热爱。 纳新求变、推动活力。虽然是个新兴的团队,但诗社成员的年龄跨度较大,从60岁的刚退休处级干部,到年近九旬的离休干部,诗社遵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计划在新的一年逐步吸收新成员,相信将会为诗社带来了许多新气象和新活力,让诗社始终保持很强的创作力和执行力,获得了更优秀的成绩,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老干部晚年生活寓教于乐、乐在学中的特色。
负责人: 王志琴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17个 
强身健体,有共同爱好
负责人: 朱小奎    创建年份:2011年    来自:上海市老干部大学    成员:22个 
杨浦区老干部大学桥牌沙龙目前有22名成员,指导老师1名。日常活动主要以桥牌切磋和技巧培训为主,通过桥牌这一高雅的运动,展现新时期离退休干部们优秀的整体素质,寓教育于娱乐。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桥牌沙龙的成员中有许多是在年轻时期就热爱这一项牌类运动的,团队多年来始终坚持着 “陶冶情操、展示才艺、充实生活”的宗旨,给了老同志们发扬兴趣爱好、一展所长、学习交流的机会,既通过桥牌锻炼了大脑、又拓展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认识了更多的新朋友,到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团队内部关系融洽、队友之间互帮互助、气氛活跃。 服务社会、同欢共乐。热情活泼、心系社会是桥牌沙龙老同志们共同的特点。她们不仅仅自己热爱和了解这项牌类运动,更希望能够将这一项有益大脑,调理身心的项目推荐给更多的老年朋友们,所以多年来桥牌沙龙不仅仅满足于自娱自乐,还多次参加社会公益表演:比如经常前往敬老院,教那里的老同志们如何打桥牌,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参加街道内的友谊交流赛,与街道的其他离退休干部切磋技艺,也推广了这项活动;更积极参加各类重大节庆日所举办的桥牌比赛:无论是“欢庆十八大”系列比赛,还是“健康成就梦想”上海市老干部系列桥牌比赛,桥牌沙龙精彩的表现都使人印象深刻。提高素养、和谐共处。多年来,随着桥牌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对于社会上的老年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他们也逐步意识到了自己需要提高自身的桥牌素养、了解更多桥牌的历史和文化,对于推广这项运动也颇有益处。于是在区老干部大学的组织安排下,桥牌沙龙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讲座,内容涉及桥牌技巧介绍、桥牌历史演变等,让老同志们能够“武装到头脑”,获得了老同志们热烈好评。
2421/2801页,共28004条数据«<...24192420242124222423...>»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