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金梅    创建年份:2019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15个 
银春新时代二胡队2019年3月成立至今已经6年了。团队有 张国健 张军冶 包栓虎等骨干老师及班级成员15人组成,是一支有来自全国五湖四海朋友和上海退休人员组成,以二胡学习为主,居委每周安排两次活动时间,一次学习活动时间。课上通过学习空弦运弓、指法练习、D调音阶练等学习。不仅如此团队每年都有参加居委的活动演出同时组织学员积极参加到小区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宣传活动。二胡代表作品有“喜洋洋”、“步步高”、“金蛇狂舞”、“江南春早”、“月亮弯弯”等作品。受到小区居民们的欢迎。 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在颛桥万达演出;3月8日在银春活动室开展活动;6月25日在外达广场庆祝成立103周年活动;9月27日参加了颛桥镇我的舞台我做主活动;10月到莘庄解放大厦演出并获得二等奖。 团队在不断提高艺术水平的同时,还邀请了一批爱好唱歌的居民加入。代表作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绣红旗”、“四渡赤水”、“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
负责人: 虞红伟    创建年份:2018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20个 
在贵都路209弄今天花园小区里,活跃着一支快乐的腰鼓队。腰鼓队于2018年3月成立,老师和队员都是该小区的老年居民,现有成员20名,平均年龄64岁。 腰鼓队每周五上午,在今天花园中心广场上坚持训练。欢快的音乐声响起,在大鼓和大钹的伴奏下,腰鼓队员身挂腰鼓手舞鼓棒,跟随着鼓点节奏,扭腰踩步整齐划一地完成表演动作,她们动作矫健有力,鼓声充满了激情和活力,秧歌队的女队员们手持红绸带,翩翩起舞,动作优美。2018年至今的七年里,腰鼓队日趋成熟,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一套腰鼓表演形式,在小区里可谓家喻户晓。 腰鼓队成员大多是社区志愿者,有楼组长、护楼队成员、还有党支部委员等等,大家平时都会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参与各种志愿服务,为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为社区的各类活动做开场表演,踏着动感的鼓点,伴着激昂的乐曲,迈着欢快的脚步,击鼓起舞,成为社区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爱好文体活动,多才多艺,会转伞、乒乓、唱歌、跳舞、健身操……他们积极参加镇里的活动,也在社区开展联欢活动,腰鼓队成员用他们的热情舞出健康,传递快乐,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负责人: 田原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30个 
在招商雍华苑居委会学习点,活跃着一支快乐的招商合唱队。这个合唱队自2023年成立以来,人员规模逐步扩大,如今已有固定成员30人左右。成员们都是退休职工, 平均年龄65岁。他们大多是社区志愿者,有楼组长、护楼队成员、还有党支部委员等等,大家平时都会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 担任合唱队声乐辅导的老师是田原阿姨,担任钢琴伴奏的老师是沈永嘉阿姨。她俩都是社区的居民,也是党员,她们把小区里喜欢唱歌的居民聚在一起,组建了这支合唱队伍,每周四上午开展教学活动,帮助成员们提高唱歌技艺。田老师会精心挑选歌曲,开展 “每周一歌”活动,学员们跟着田老师学习演唱技法,演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合唱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参与各种志愿服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合唱队成员多才多艺,朗诵、沪剧、健身操、葫芦丝、独唱、小合唱、大合唱……他们精心组织,认真排练,利用空闲时间在社区开展联欢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合唱队通过挖掘社区能人,发挥专长,提升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用真诚的歌声唱出心中的快乐。
负责人: 郑维政    创建年份:2012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25个 
颛溪五村老年合唱队自2012年成立,成员25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5人,3名男性、22名女性。团队始终秉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宗旨,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开展活动,打造社区文化养老团队品牌。 在学习体系构建上,合唱队坚持内容多元、方式灵活、载体丰富的理念。学习内容精心选取经典红歌、悠扬民谣及现代合唱曲目,在传唱经典中传承红色基因,以新颖曲目紧跟时代脉搏。学习方式采用 “理论讲解 + 实践练习” 模式,邀请声乐老师进行系统授课,同时鼓励队员间互相交流、互帮互学,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依托社区活动室,配备专业音响等设备,为学习排练提供良好硬件条件;借助微信群,及时分享学习资料、交流学习心得,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学习常态化。 制度保障方面,合唱队制定了完善的考勤、排练、演出等制度,明确各环节规范与要求,确保活动规范有序开展。经过多年发展,合唱队取得显著成效,队员们熟练掌握科学发声、和声配合等专业技巧。合唱队不仅提升了队员的艺术素养,更为老人们搭建了情感交流、融入社会的桥梁,助力打造全面学习社区。
负责人: 张晓薇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10个 
君五一家亲戏剧社,于2024年4月17日正式成立,团队集结了一群热爱表演的学员,虽然目前队伍的人数不多,但大家也在现有的人数情况下参与学习小型戏剧作品,他们的学习宗旨是快乐生活、丰富人生,从戏剧中收获幸福相伴。去年通过学习声台形表四大表演基础模块,循序渐进的让零基础的学员从毫无认知到可以合作演出一台情景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穿插各类有益身心的课程内容,即使是天赋不足以掌握表演的人也可以在过程中体会戏剧学习的快乐改善身心状态。2024年通过大家的努力,创编的小品《文明丽苑》,在社区举办的新春联欢会上首次亮相,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也是对他们这一学年学习成果的认可与支持。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对表演充满热情,认真对待每一次课程,今后也会通过每一次学习、不断地摸索表演精髓及不断实践中将作品更加精致化参与到街镇的舞台中去。
负责人: 杨菊珍    创建年份:2017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12个 
葫芦丝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吹奏乐器,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思想感情。葫芦丝班成立于2017弄11月,现有学员15人。由于简单易学短短时间已为小区居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曾参加多次养老院义演和小区组织的演出。参加闵行社区剧团走亲服务,在闵行区福禄寿敬老院举办社区剧团演出、重阳节在君莲养老院演出。2024年年底分别走进了颛桥养老院与君莲养老院,举办了两场别开生面的“金蛇报喜”春节慰问演出活动,他们的表演受到老人们喜爱。
负责人: 金怡辰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9个 
葫芦丝团队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乐曲演奏、气息控制、音乐理论知识等。具体包括: 1. 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 2. 各种音符的吹奏技巧; 3. 乐曲演奏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4. 气息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5.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如音阶、和弦、曲式结构等。 学习方式可以采用课堂和回家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每周三上午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由志愿者老师进行授课。课下学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家自行练习或和团队成员组织一起学习。 学习载体主要包括乐谱教材、音频资料等。教材包括专业的葫芦丝演奏教程和音乐理论知识,音频资料可以提供经典乐曲的演奏示范,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沉浸式的音乐学习体验。 学习对象主要为老年葫芦丝爱好者、社区老年人等。通过志愿者老师教学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老年人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度。同时,也可以通过演出等形式,将葫芦丝音乐带给更多的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葫芦丝团队的学习效果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演奏技巧的提高,能够熟练演奏各种乐曲; 2. 音乐素养的提升,能够欣赏和创作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3. 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音乐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4. 社会参与度的增加,通过演出等形式,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归属感和自信心。 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学习制度。包括定期的培训课程、考核制度、实践等。同时,也要注重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照顾,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负责人: 金怡辰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16个 
君六雅乐之舞舞蹈队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技巧训练、舞蹈表演训练以及舞蹈风格训练等。具体内容包括: 1.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团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舞蹈基础能力。 2. 舞蹈技巧训练:包括跳跃、旋转、平衡等技巧的训练,以提高团队的舞蹈表现力和技术水平。 3. 舞蹈表演训练:包括团队在舞台上的表现力、情感表达、角色塑造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团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素养。 4. 舞蹈风格训练:根据不同舞蹈风格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民族舞、现代舞、街舞等,以提高团队的舞蹈风格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舞蹈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课堂教学主要是由志愿者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指导,实践教学则是在舞蹈室通过反复练习和修正来提高团队的技能水平。 学习载体主要包括舞蹈教材、视频资料、音乐素材、舞蹈道具等。其中,舞蹈教材是学习的基础,它包含了各种舞蹈的基本动作、技巧和表演方法等;视频资料和音乐素材则是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它们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舞蹈的节奏和韵律;舞蹈道具则是在舞台上表演时的重要辅助工具,如服装、鞋子、头饰等。 学习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舞蹈基础或对舞蹈感兴趣的居民。 通过舞蹈团队的学习,团队可以获得更好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增强自己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同时,舞蹈团队还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负责人: 王增英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30个 
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学校绘画沙龙成立于2024年3月,是一支以“传承艺术文化、激发社区活力”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学习型组织。团队依托社区学校平台,汇聚了社区内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绘画爱好者,现有固定成员30余人,涵盖中老年及退休人士。团队以“兴趣导向、资源共享、服务社区”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化学习与活动,提升成员艺术素养,同时为社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成立至今,团队已开展活动20余次,出勤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并多次参与社区文化展览及公益活动,成为长征镇社区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负责人: 吴芸华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杨浦区    成员:10个 
十七二社区星舞队是一个以老年人群体为主体的学习团队,成立初衷是为了提升社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文化素养,同时增进邻里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健康、快乐、共融”的理念,致力于为老年朋友们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平台。 团队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舞蹈艺术展开,包括健身舞、广场舞和民族舞等项目。通过舞蹈训练,不仅能够提升身体素质,还能激发老年朋友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每一堂课程中,舞蹈动作的学习不仅是体力的挑战,也是一种心智上的锻炼,能够促进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关注。 学习方式上,团队采用的是集体学习的方式。每周定期举办集体课程,由经验丰富的舞蹈老师进行指导,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老师还会根据学员的个人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位成员都能进步,感受到成就感。 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互动性,星舞队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施进行舞蹈练习,并通过社区的宣传平台发布活动通知,激励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这一健康活动中来。我们的团队不仅参与社区内的各类文艺演出,还定期组织文艺汇演和联谊活动,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团队的学习对象是社区的老年居民,特别是那些希望通过参与文艺活动提升生活质量的群体。通过这些学习活动,许多老年人已经在身体健康和精神面貌上得到了显著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日渐增强。通过星舞队的学习活动,我们不仅在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同时,也为社区创造了更加和谐、积极的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63/2707页,共27067条数据«<...61626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