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陶明芳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8个 
小东门街道社区学校编织团队是扎根于上海市黄浦区小东门街道的一支特色文化团队,以传承传统编织技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打造具有社区凝聚力的手工艺术交流平台。团队依托街道社区学校的资源支持,通过系统化教学、创意实践和公益服务,推动传统编织技艺与现代生活美学的融合发展。 团队以“指尖技艺•文化传承”为核心理念,通过教授传统编织技法(如钩针、棒针、绳结等),将非遗文化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成员涵盖社区居民、退休职工、手工艺爱好者等,年龄跨度广泛,形成“老中青”三代传承梯队。 团队与街道社区学校、文化活动中心、周边学校及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定期举办编织技艺培训、作品展览、公益市集等活动,形成“教学-创作-展示-服务”的闭环模式。例如,与街道妇联合作开展“家庭编织课堂”,将技艺传承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 课程设计:开设基础班、进阶班及主题创作班,涵盖围巾、玩偶、家居饰品等实用品类创新方向。 • 作品展示:团队作品多次在社区文化节用于对外交流。 • 技艺创新:鼓励成员将传统技法与现代设计结合,开发 小东门街道社区学校编织团队以“小技艺”撬动“大文化”,通过一根毛线串联起社区情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成为基层社区治理中“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技艺传承与创新,为构建宜居宜业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负责人: 杨艳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30个 
“斓织艺梦”是江川社区学校的一支手工艺术学习团队,成员们平均年龄 59岁,成员们各个心灵手巧,热爱手工艺术,对生活充满热情,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全身心投入。成员们可以通过手工活动,丰富退休生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传承非遗手工文化。
负责人: 陈文耀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30个 
一、团队概况 大华五村六居老年乒乓球队成立于2024年初,现有队员30人,平均年龄65岁,是一支充满活力、团结向上的社区体育团队。球队以“健康养老、快乐乒乓”为宗旨,致力于丰富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邻里和谐。 二、学习内容与方式 (一)学习内容 1. 技能提升:定期组织乒乓球技术学习,包括发球、接球、弧圈球等基础技巧,邀请社区内资深爱好者或专业教练指导战术策略。 2. 健康知识:结合老年人特点,学习运动保健、慢性病预防等知识,如运动前热身要点、运动损伤应急处理等。 3. 社区文化:融入社区治理学习,如垃圾分类、反诈宣传等,引导队员成为社区文明倡导者。 (二)学习方式 1.集中训练:每天在社区乒乓球室开展集体训练,由队长或骨干队员带领练习。 2.以老带新:建立“传帮带”机制,资深队员结对新队员,一对一指导技术动作。 3.线上交流:通过微信群分享乒乓球教学视频、健康养生知识,实时交流训练心得。 4.赛事实践:积极参与社区、街道组织的乒乓球比赛,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升水平。 三、学习载体与对象 (一)学习载体 1.硬件设施: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乒乓球室,配备标准球台、球拍、乒乓球等器材,定期维护场地确保安全舒适。 2.合作资源:与社区卫生站联动,邀请医生开展健康讲座;对接社区老年学校,整合学习资源。 (二)学习对象 球队成员均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涵盖退休职工、教师等不同职业,具有广泛的社区代表性。 四、学习效果 1. 身体素质提升:队员普遍反映通过长期训练,体能增强,慢性病症状得到缓解,精神状态显著改善。 2. 社交圈扩大:队员从“家门闭”到“社区融”,邻里关系更加紧密,多次组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如关爱独居老人、文明养犬宣传等。 五、未来展望 球队将继续以乒乓球运动为纽带,深化学习型团队建设,拓展“体育+社区治理”模式,带动更多老年人参与健康文明生活,为社区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负责人: 沈慧勤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15个 
我们老年学校沪剧班,已成立近十年,经过新老更替后现有学员十五名,其中男学员五名,女学员十名,团队活动时间为每周三下午。所有学员,都是热爱沪剧,传承上海的本帮艺术。学员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为戏曲作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在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学员们进步很快,定期交流汇报,使整体有很大的提高,希望在镇和学校各级领导关心支持帮助下,使我们的管理更加完善,学艺进一步提高,让我们这些退休人员有更多的快乐,使我们的身心更加健康。最后谢谢各位领导的支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场所,让我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负责人: 刘子杭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16个 
桑榆未晚,墨香正浓。江川路街道“桑榆翰墨”书法学习团队是由热爱传统文化的银龄爱好者组成的书法研习团队,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宗旨,致力于在笔墨流转间传承中华文化、于横竖撇捺中涵养人生境界。团队定期楷行隶研习课程,从执笔运腕到章法布局。让书法从案头走向生活,以墨会友,以字传情。
负责人: 尹晶    创建年份:201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13个 
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新空间,从社交到娱乐,从购物到出行,传统的生活方式无一不在改变。作为老年人,要跟得上日新月异的生活,不被时代抛弃,就要鼓起勇气,善于学习,勇于尝试。因此,在杨行老年大学成立之初就开设了计算机操作基础、手机基础应用两门课。 手机对现代人年轻人来说已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对部分老年朋友而言却是生活中的"拦路虎"。作为老年人对科技产品有抵触,是很正常的。能够来我们老年学校学习的老年人都是想跟上时代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我尽量按照老年人的学习特点进行安排,先通过简单的操作建立他们的信心。老年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敢尝试,深怕一不小心就点错了,我所做的就是让他们增强信心,勇于尝试。通过反复学习,反复操作,使他们能熟练一些基础操作。
负责人: 陈建新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35个 
2025年3月,老年学校全新开设电吹管课程,35名零基础学员踊跃加入,其中男学员9人,女学员26人,60岁以上人员31人。 在学习内容上,陈建新老师精心规划教学方案,带领学员从识谱起步,扎实学历乐理知识,并循序渐进的开展吹奏基本功训练。课堂上,老师通过理论讲解与示范演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们深入理解知识要点,同时,借助一对一指导和小组联系,及时纠正学员的吹奏姿势和技巧问题,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学习内容。
负责人: 张敏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15个 
我们“最美夕阳”老年人健身队成立于2023年10月,现有队员15名,其中男性队员5名,女性队员10名,平均年龄62岁。 我们团队长期以来能充分发挥多名骨干队员多才多艺的特长,由骨干队员带领附近的中老年人参与到全民学习与健身的热潮之中,把学习与健身的乐趣传递给更多村民。
负责人: 洪雁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28个 
香颂舞韵风华团成立于2024年1月份,自诞生以来,始终秉持着..丰富文化生活、展现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风貌的宗旨,活跃在杨行文化生活的舞台上。 团队成员目前共有33人,皆来自本地居委,平均年龄58岁。大家因为对舞蹈的热爱相聚在一起,从最初舞蹈基础参差不齐,到如今能熟练演绎多种风格舞蹈,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坚持每周2次的固定排练,不管寒暑,从未间断。在不断练习中,队员们的舞蹈水平显著提升,彼此间的默契也日益深厚。在舞蹈类型上,我们博采众长,既擅长充满民俗风情的民族舞,像轻盈优美的傣族舞、热情奔放的蒙古舞 ,也能驾驭动感活力的现代舞。为贴合居民特色,我们还精心编排了融合居委生活元素的特色舞蹈深受居民们喜爱。
负责人: 陈甘霖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11个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的生活技能,华旺社区于2024年9月,每周四在邻里中心二楼大厨房举办中式点心班。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热爱烹饪、喜欢中式点心的居民积极参与,因人数与人员固定,居民自发成立了华旺中式点心小队。
61/2707页,共27067条数据«<...59606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