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杨培珠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5个 
自2015年成立开始,戏曲沙龙吸收了社区内喜爱戏曲的中老年居民,大家根据共同的爱好自发的组成这个团队,每周固定活动2-3次,有固定的琴师伴奏,根据大家喜欢的曲目,一起学习演唱,并排练曲目,平时根据不同的曲目练习独唱,联唱,对唱,合唱。经常分配角色进行练习,达到锻炼身体并陶冶情操的目的。团队有1位负责人,平时负责活动的事务性工作,有问题直接联系两位负责人即可。2025年初自发进行迎新春汇报演出,经过几年的活动,成为锦绿居民区一支有特色的老年活动团队。
负责人: 张国培    创建年份:2020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18个 
广灵星韵舞蹈队成立于2020年7月,现在由18名55至75岁左右的老人组成,是一个活跃的老年学习团队,遵循“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通过“量力而行,分类指导”原则,积极营造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的氛围。团队提供广场舞、民族舞、现代舞、古典舞以及体育舞蹈等多种节目的学习和教学,拥有团队领袖、专技辅导教师及完善的活动方案。自成立以来,每天活动两小时,出席率高,并吸引了更多老年朋友参与。
负责人: 沈惠新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10个 
瀛通老年大学瀛玲艺韵社自2024年9月成立以来,秉持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的宗旨,为戏曲爱好者提供学习与交流平台,现阶段主要学习沪剧。团队现有成员10名,男性学员3名,女性学员7名,60岁以上的有6位。主要学习内容 : 戏曲唱腔:成员从基础发声开始练习,主要学习沪剧等不同剧种的特色唱腔,把握咬字、行腔、韵味等技巧。体会其独特的戏曲魅力。 戏曲表演:系统学习戏曲表演的身段、台步、手势、眼神等基本功,通过模仿经典剧目片段,提升表演能力。力求展现人物的细腻情感。 戏曲理论:了解戏曲的历史发展、剧种流派、艺术特点等知识,深入探讨戏曲艺术的内涵与价值,加深团队成员对戏曲尤其是沪剧的理解和认识。
负责人: 罗夏禾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15个 
新郁社区按照街道爱国卫生办和健康城市工作计划要求成立了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并建立了以高血压患者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组织,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干预控制高血压病,积极引导和促进居民掌握科学知识、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坚持通过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成立,让更多社区高血压患者有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掌握更多高血压预防知识,进行自我保健,提高生活质量。
负责人: 单新萍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18个 
社区学校理疗团队成立于2023年3月,主要成员为对身心健康感兴趣,追求生活品质的瑜伽爱好者。学习并练习各种瑜伽体式,掌握不同的呼吸技巧,以调节能量、平衡情绪,同时培养专注力,通过各种冥想技巧达到心灵的平静。
负责人: 吴艳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5个 
曹家巷居委巷心力健身队最早成立于2023年6月30日,依托了普陀区老年人体育协会资源,团队目前已成立运营2年。目前已由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多项课程,包括:八法五步、八段锦、力量训练等。 曹家巷居委巷心力健身队每周周三定期由专业体育指导员进行一次授课,学员们在周一至周五自发进行自我学习。学员们通过线上老师发布课程资源,线下自行实践已逐渐形成完善的学习和自我学习模式。巷心力健身队由成立之初的10位老年学员,扩容至目前核心团队成员15位,达成人员人数的50%的增长。 巷心力健身队成员目前正积极期待参加各项体育赛事,并为此每日进行积极锻炼和切磋。
负责人: 解兆芳    创建年份:2020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0个 
白玉居委合唱队成立于2020年,由社区内热爱音乐的居民自发组成,现有成员10人,平均年龄60岁。团队以“唱响和谐,乐享生活”为宗旨,通过音乐学习与表演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 1. 学习内容:团队以声乐基础训练为核心,涵盖乐理知识、发声技巧、合唱编排及经典曲目排练,同时结合红色歌曲、传统民谣等主题弘扬正能量。 2. 学习方式:采取“专业指导+互助学习”模式,定期邀请声乐老师开展培训,其余时间由骨干队员带领分组练习,并通过线上群组分享教学视频、交流心得。 3 载体丰富:依托社区活动室开展日常排练,利用K歌APP辅助练习;结合节日庆典、社区活动搭建演出舞台,以实践促提升。 4 对象广泛: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开放,尤其鼓励退休人员、文艺爱好者参与,通过“老带新”机制帮助新成员快速融入。 学习制度保障: 1. 考勤制度:实行签到管理,出勤率与演出机会挂钩,确保活动持续性。 2. 民主议事:由队员共同商议选曲、排练计划等事项。 白玉居委合唱队以音乐为纽带,展现了新时代社区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负责人: 叶晓青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31个 
在雪松苑小区有一支由 30 多位 60 岁以上居民组成的云松清韵合唱团,他们用歌声传承红色基因,以热情点燃社区文化之火,成为社区一道温暖而亮丽的风景线。 合唱团成立之初,成员们虽满怀对红歌的热爱,但演唱技巧参差不齐。面对挑战,他们没有退缩,每周定时相聚,在专业指挥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艰苦又充满激情的学习之旅。两个小时的排练,从基础乐理知识学起,到发声练习、节奏把握,再到复杂的和声配合,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成员们的汗水与执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唱团不断成长。他们积极活跃于各类社区活动中,用歌声传递力量。在社区举办的纳凉晚会,合唱团精心准备,以一曲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震撼全场。老人们以雄浑激昂的歌声,生动展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让现场观众热血沸腾,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除了大型活动,在日常的小型社区比赛中,合唱团也屡获佳绩。他们演唱的《红梅赞》,将江姐等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红色信仰的力量。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团员们无数次的刻苦排练,是他们对红歌的深情厚谊。 合唱团的意义不止于舞台。成员们因热爱红歌相聚,在相处中结下深厚情谊,彼此关心、相互支持。他们还积极带动社区其他居民学唱红歌,传播红色文化。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社区内形成了浓厚的爱党爱国氛围。 这支红歌合唱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传承红色基因、丰富社区文化的道路上,留下了光辉且温暖的足迹。
负责人: 何晓平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6个 
在普陀区政府、普陀区长风街道领导、白玉新村第二居民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白玉新村第二居民区有这样一支老年歌唱队。该队成立于2024年,是一支由社区歌唱爱好者聚集而成的老年学习团队,虽然是成立不久的新队伍,但参与者都热情高涨,每每参加排练都是挑战, 但大家都乐在其中, 享受着每一次的进步,团队还多次参加社区举办的文艺演出。 歌唱队发展到如今十几名歌唱爱好者组成的团队,每周二的活动日成为所有队员雷打不动的聚集日。虽然唱功不是专业选手,但他们热情投入,不仅为居民的精神文化打开了视角,也营造了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同时更拉近了小区邻里之间的距离,使整个社区呈现出了一种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
负责人: 顾文琪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0个 
阳光水岸居委数字新生活学习团队是由社区退休党员、楼组长等学习积极分子组成的团队。团队宗旨:跨越数字鸿沟,跟上新时代步伐。团队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信息技术能力,解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方面的困境。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拓宽视野。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网络推销、违法营销的鉴别能力。 团队充分利用区、镇两级社区(老年)学校的配送课程,以及市远程教育课程等资源,每月举办1至2次活动,课程学习包括:掌握智能手机操作,解决老年人消费支付;出行导航、打车;网上问诊配药、预约挂号等衣食住行方面的困境。学会上网学习,通过普陀教育网、银龄课堂和老年远程教育等平台进行线上学习,拓宽视野,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邀请银行、公安、司法所等专业人员开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讲座,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 团队成员们不仅要成为跟上新时代步伐的智慧学习积极分子,还要充分发挥党员和楼组长的带头、辐射作用。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帮助其他不熟悉网络操作的老年人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扩大团队的规模和影响力,让更多的老年人步入智慧学习的殿堂,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时代带来的便捷和进步。
140/2801页,共28004条数据«<...138139140141142...>»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