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冯瑛    创建年份:2005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30个 
长岛苑居民区“读书小组”活动——依托党员力量落实了“四个定”原则:一定内容,事先确定;二、定时间;三、定人员、有专人负责;四、定责任,社工中负责召集人,负责内容确定,负责活动开展,负责总结交流。
负责人: 吴足青    创建年份:2016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5个 
雪松苑一委由退休舞蹈爱好者自发组成的一支老年舞蹈队
负责人: 马玺绶    创建年份:2002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15个 
一、制定成员花名册,建立详细的成员信息档案,以便组织和管理,并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二、2013年年底将按照奖惩制度进行奖罚,对全年表现优秀、练习积极,对团队做出一定贡献的成员授予“优秀成员”称号。 三、每月第个周五上午9:00-11:00由李泽华老师执教,每月第4个周五上午9:00—11:00学员自由练习。 四、进行风格创新,加强作品内容创作能力 1、全体学员参加上海首届市民文化节李泽华书画艺术班作品展,参展作品均要求装裱好,数量30幅以上。 2、由团队负责人带领学员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赠送上海武警部队俄罗斯警卫班有关“军民鱼水情”书画作品4幅。 3、安排学员参加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和上海老年书画会联合组织开展的“美丽上海—老年书画作品展示评选”活动。 3、根据各大节日安排相应主题的庆祝展示活动。 为加强工作室学员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发挥各自才智,大胆突破,适时创造一些原创佳作。同时,积极参与各种计划外的书画展示、评选活动。相信在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室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负责人: 孟苏梅    创建年份:2008年    来自:杨浦区    成员:31个 
花鸟研习社从最初几个喜欢画花鸟画的人为基础,不断发展、壮大,形成现在相对固定的三十多人的学习团队,学习内容涉延伸到山水、人物、书法、篆刻、诗词等国学方面的知识。现主要指导老师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付守艺教授。学习、切磋、交流、展示、服务是我们团队的主要目标。践行了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的乐龄生活。提升自己、照亮别人,自己更加快乐。。
负责人: 徐柳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20个 
我们天翼农家学堂成立已经有一年多了,是一批年轻化的队伍。我们有相同的爱好和相同的话题,几乎每天晚上在一起跳跳广场舞,积极参与镇文化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利用休息时间在一起读报、看书、谈家事和国事,提升了自我价值和个人的素质。
负责人: 高速妮    创建年份:2016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15个 
为丰富本小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以老有所为,强身健体,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以舞为乐,以舞为美为宗旨,我居委于2012年12月正式组建了美兰诗韵舞蹈队,现共有队员15名,团队确定负责人一名,指导老师一名,每天晚上18:00进行排练。经过2年来不断努力,舞蹈队人员日益壮大,从最初的6人逐渐发展到现在的15人。同时不定期外聘高级教练做艺术指导,又正式建立了自身管理章程和制度,使舞蹈队组织得以完善。今年舞蹈队为庆祝端午节在本镇龙船广场第一个开场舞演出,表演的舞蹈《雪山阿佳》引来台下掌声一片,观众交口称赞。
负责人: 吕志光    创建年份:2016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8个 
舞出健康 舞出风采
负责人: 葛少卿    创建年份:2001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60个 
合唱是和谐的群声,是艺术魅力与社会感染力相结合的高雅艺术, 一、制定合唱团成员花名册,建立详细的团员信息档案,以便组织和管理,并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二、2012年年底将按照奖惩制度进行奖罚,对全年表现优秀、训练积极,对团队做出一定贡献的成员授予“优秀团员”称号。 三、每周二上午9:00-11:00进行自由训练,每周六上午9:00-11:00邀请专业老师指导训练。基础训练相对比较单调,易让学员产生厌倦心理,2012年适当安排其它类型曲目,让合唱不那么枯燥。 四、进行风格创新,加强词曲创作能力,2012年预计完成团队自创新曲5首。 五、2012年活动安排: 1、安排团员参加2012年四川北路街道举办的“军歌大家唱”合唱比赛,力争在小组唱和二重唱中取得一定成绩。 2、安排团员参加2012年虹口区“美哉.生活秀”合唱类节目。 3、根据各大节日安排相应主题的庆祝演出活动。 4、2012年计划进行慰问演出两次,演出地点:虹口久耕敬老院、杨浦沪东养老院。 5、参与浦西居委迎春联欢会的节目策划与演出。
负责人: 陈银宝    创建年份:2016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25个 
联合戏曲社成立于2015年12月,由社区戏曲爱好者组成。现有成员员25名。平均年龄60岁。团队的活动和运作由团队负责人(陈老师)和戏曲爱好志愿者组成,陈老师任戏曲社团队负责人。 在大力提倡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下,团队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理念,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在街道、居委会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团队活动有序开展。每周定期开展团队活动。在社区弘扬精神文化,普及了精神文明文化知识,营造了全民文化的良好氛围。为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素质,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对戏曲文化的热爱和了解,普及戏曲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社团以通过组织戏曲活动和演出,传承并发扬戏曲的精髓为宗旨,包含戏曲表演学习、戏曲周边文化了解、演出、戏曲知识讲座和戏曲欣赏等多种活动。 我社的活动形势分为以下几种:一、戏曲学习:成立戏曲兴趣班,请老师或社长任教;二、欣赏:与外界联谊,请专业院团来校演出,或到剧院观摩,交流思想与经验,陶冶情操;三、知识讲座:请专家、老师进行知识讲座,普及戏曲文化。 虽然团队成立时间不长,但成员收获甚多。在整个学期中,大家积极参与社团的各项活动,气氛融洽,充满了欢声笑语。在刚结束的社区居民才艺秀中,团队成员也积极参与其中,反复排练,最终在正式演出中赢得了阵阵掌声。 戏曲社在街道的支持和历届社员的共同努力下激流勇进,社团从成立时的寥寥几人发展成拥有齐全的演员阵容,广泛的观众基础,丰硕的演出成果,良好的团队精神,优异的艺术品质,响亮的团队知名度的石泉地区社团。 在联合居委里,居民时常可以看到社员排练的身影。为了能在舞台上展现戏曲的魅力,社员们在唱腔、身段、台步等基本功上下足了功夫;平时也非常注重艺术气质的培养和自身修养的提高;社员们还能自己化妆、做头饰、梳头。一句话:哪里有戏,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当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团队制度不完善,成员相互了解不充分,责任分工不明确,积极性有待提高等。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能端正态度,明确方向,为下学期更好的开展团队工作奠定基础。
负责人: 钱银芳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25个 
团队主要教授老年人串珠、各种手制品
2642/2801页,共28006条数据«<...26402641264226432644...>»
总团队数量(27159)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