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高静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    成员:6个 
水磨兰庭昆曲研习社以“守护非遗基因,激活古典美学”为宗旨,致力于通过系统学习与创新实践,助力团队成员全方位领悟昆曲艺术精髓。传承和弘扬昆曲这一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形式,深入挖掘中国古典戏曲美学精髓。通过科学化、创新化、社群化的研习模式,推动昆曲从“博物馆艺术”向“生活化传承”的转化,为传统文化当代化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负责人: 高信芳    创建年份:2019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15个 
在万科居民区,有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团体——老年英语口语沙龙。它于2019年春季正式成立,自诞生起,便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社区老年朋友们学习英语的道路,致力于为他们打造优质的英语学习环境。 走进这个特别的沙龙,扑面而来的是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这里,没有年龄的隔阂,只有对知识的共同追求。团队始终秉持着营造轻松、愉悦且专业的学习氛围这一理念,打破传统课堂的严肃感,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放下顾虑,自在开口说英语。无论是初次接触英语的“零基础学员”,还是有一定基础想要提升口语能力的“进阶学习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社区热心志愿者高信芳老师更是团队的核心与灵魂。从沙龙成立之初,她便肩负起带领大家学习的重任,多年如一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每一次课程,她都精心准备;无论是基础的发音练习,还是实用的日常对话,她都耐心指导。面对学员们提出的问题,高信芳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用鼓励和支持,帮助大家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在她的带领下,学员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自信。 历经数年发展,沙龙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学习组织,它成为了老年学员们交流互动的平台,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里,成员们相互陪伴、共同进步,分享着学习的快乐与生活的点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老年英语口语沙龙已然成为万科社区里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线,持续散发着它的魅力与活力 。
负责人: 王冲华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10个 
南塘锦绣舞蹈队是由一群充满活力的村居中老年村民组成,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跳舞。在舞蹈中,他们感受到了青春和活力,也锻炼了身体。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为村民群众带来欢乐和正能量。在日常闲暇之余,他们组团跳舞。每当村里有活动或者镇上有活动的时候,他们齐聚一堂为大家带来表演,队员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舞蹈风格多样。他们用轻盈的舞姿,展示着自己的活力与快乐,舞出了别样的“夕阳”风采;他们还积极发挥余热,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舞蹈队员们还有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通过他们的舞蹈,把辖区老年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带动起来,通过健康有益的舞蹈活跃基层文化、社区文化,使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永远年轻。
负责人: 王珊    创建年份:2010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23个 
灵之韵声乐队秉持专业、系统的教学理念,精心规划课程内容。课程主要涵盖乐理知识与发声技巧两大核心板块。在乐理知识方面,从基础的音符、节拍、调式等知识讲起,逐步深入到音乐作品的结构分析,帮助学员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在发声技巧教学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纠正学员的发声误区,提升演唱水平。为确保教学质量,声乐班采取每周一次的学习方式,每次课程时长合理安排,保证学员有充足的时间吸收知识与练习。同时,由专业声乐老师授课。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平时课下也会通过微信群发送各类乐谱,便于大家课后学习。
负责人: 朱秋敏    创建年份:2020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20个 
八段锦,这一古老的健身术在社区焕发了新的生机,而我们社区八段锦团队便是这传承与推广的主力军。团队成立于2020年,起初仅有几位对传统养生文化感兴趣的居民自发组织,如今已发展成拥有20余名成员的大家庭,大家因对八段锦的热爱而汇聚在一起。 团队每周都会在居民区开展练习活动,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大家整齐划一地舒展着身体,从“两手托天理三焦”到“背后七颠百病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成员们认真学习,团队氛围温馨又融洽。除了日常练习,团队积极参加各类社区活动,多次在社区文化节、老年节等场合进行八段锦表演,向居民们展示这一传统健身术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不少人加入我们的行列。 社区八段锦团队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拉近了邻里关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成为社区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负责人: 施俭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松江区    成员:30个 
粟社是二十年代上海著名的曲社,由穆藕初组织,取“宗俞粟庐”之意。穆藕初任社长,徐凌云、俞振飞负责日常曲务,几乎囊括了上海最优秀的清曲家。1927年,因北伐战事而告散。 松江籍清曲家金睿华先生在2008年开始在松江文化馆义务授徒,至2013年,除了松江本地的曲友,还有不少其他地区的曲友慕名而来,参加日常活动,为方便联络,对外皆称“松江曲社”。 2023年4月,江南曲圣纪念馆开馆,“云间粟社”恢复成立揭牌,原松江昆曲社成员皆成为云间粟社的中间力量。“粟社”这个名字,在一个世纪后重新在曲圣的故乡得以启用。 云间粟社自入驻江南曲圣纪念馆以来,坚持每周一次开展拍曲活动,定期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并开展常规教学普及工作。
负责人: 李江华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20个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共康公寓居委会组织开展读书会活动,致力于为老年人搭建一个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图书馆,丰富老年朋友的文化生活,落实“乐龄乐读、乐学乐为”老年阅读行动。。通过老年读书会,引导老年人在阅读中吸取智慧养分,感悟美好生活,让阅读融入日常,提升老年居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邻里和谐与文化交流,提高阅读兴趣和素养。
负责人: 杨红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12个 
团队现有成员12人,年龄55-72岁,涵盖退休教师、医生、工人等不同职业,均为热爱时尚、乐于展示的社区老年群体,零基础亦可加入系统学习。
负责人: 凌志红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10个 
为活跃村民气氛,陶冶村民的情操,成立了姚家文艺小队。由村妇联主席担任队长开展活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支完善的队伍。文艺队现有10名队员,是个文艺爱好者的营地。文艺队的成立与发展,极大丰富了村民业务文化生活,培养和发展了村民在舞蹈、太极拳、书法、绘画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在学习中村民们找到了乐趣,增强了自信。
负责人: 崔玉玲    创建年份:2016年    来自:静安区    成员:8个 
我们团队成立至今已有九年多,以编织为核心,构建起充满温情与活力的学习交流平台。在学习方式上,我们采取多元化模式:线下开设“手把手”实操课堂,由经验丰富的成员担任导师,进行针法教学与作品创作指导;线上则定期举办编织技巧直播分享会,通过短视频拆解复杂步骤,方便成员随时学习。
94/2801页,共28004条数据«<...9293949596...>»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