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姚荣昌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3个 
乐安坊小区内所有建筑均为上海市文保建筑,继大修之后,还原了建筑历史的色彩风貌。但由于弄堂内没有绿化环境,激发了居民对绿色的共同追求,希望在弄内增添一抹绿色。为此,我们组建了“乐安家园·共赴春光”绿化主理人团队,旨在通过老年人的智慧和热情,为小区打造一片绿意盎然的美丽空间。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区的环境质量,还能让老年人在参与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一、团队成员 以乐安坊小区内的老年居民为主,包括退休教师、园艺爱好者、社区志愿者等,共计13人。 二、学习内容与效果 团队成员通过学习和实践一系列园艺知识,显著提升了园艺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微景观制作、花箱种植及花卉养护等任务。同时,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团队成员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优化花箱布局、改善花卉生长环境等。此外,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精神,为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能支持和团队保障。 三、学习制度 (1)定期培训制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园艺知识或技能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或经验丰富的园艺爱好者进行授课,确保团队成员能够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2)实践锻炼制度:结合小区绿化美化工作实际,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与社区内的花箱种植、花卉养护等实践活动,提升团队成员的园艺实践能力。 (3)学习分享制度:鼓励团队成员之间分享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通过小组讨论、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相互学习。 “乐安家园·共赴春光”绿化主理人团队是一支充满活力、热情洋溢的团队。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团队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为小区的美化绿化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负责人: 郑思中    创建年份:2011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3个 
1、小组名称、永嘉居民合唱队: 老友所学、老有所乐,汇集居民歌唱爱好,歌颂时代新貌,丰富老年生活。 2成员: 现有13人设小组负责人1名,负责组织协调,邀请社区工作人员担任指导顾问。 3活动频率与内容: 小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月四次,开展活动 活动内容:1歌唱新时代的歌曲,振奋对新时代发展信心。 2通过活动的交流,了解社区建设动态社区和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丰富 年居民的文化生活,参加社区各种演出活动。
负责人: 曹利生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35个 
老年摄影团队以"记录美好,发现生活"为宗旨,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摄影活动。团队负责人曹老师以"技术赋能生活,影像温暖岁月"为教学理念,针对老年学员特点开展摄影教学。团队不仅提升了学员的摄影技能,更通过镜头展现了老年人的精神风貌,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我们不是在教拍照,而是在帮他们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团队组织了各种主题的外拍活动,创作出了无数优秀的作品,每月末作品分享会,提升审美能力。留梦寻影摄影沙龙,用镜头重新定义了老年生活。学员们不仅是影像的记录者,更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新的一年,将继续聚焦"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用光影书写更精彩的晚年篇章!
负责人: 江建荣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0个 
延中老龄摄影小组的组建,缘于2022年文化中心推送的一次摄影讲座,讲座形式即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摄影设备观摩,并让居民们现场体验了聚光灯下,专业摄影的感受。 后期,随着街道挖掘社区摄影达人活动的推动下,志愿者骨干江建荣和林丽华两位老师,陆续组建起了一支摄影活动小组。将日常对摄影摄像、影视编辑有兴趣爱好的居民组合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小组成员发展至今,已有十位成员,每月两次在居民活动室,交流自己的日常视频作品,编辑技巧,学习时下流行的影音编辑软件,还会分享读物及参考资料。为保证学习的质量及进度,遇特殊情况,必须向领队请假。 随着,摄影小组成员的学习进步,他们的作用逐步显现出来,主动协助其他文娱小组进行日常训练的拍摄工作,比如,合唱组、木兰拳小组的排练备赛等,以便协助其他小组更好地通过视频查漏补缺。 遇到重要文化节庆以及社区传统庆祝活动,摄影小组更是协助担负起了,拍照、视频及合成编辑等工作。虽然,他们的拍摄技巧不够成熟,设备简陋,林老师就自购pad、拍摄架等,力求将活动记录清晰、完整。遇到不熟悉的操作,也会寻求居委社工的协助。在近几年的春节、元宵、敬老节、金婚庆典等传统节庆活动中,他们的作品已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赞赏,生活中活动中的点点滴滴都被他们用心记录下来。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较好的传播宣传效应。
负责人: 黄伟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6个 
萨克斯初级团致力于帮助学员掌握萨克斯演奏技巧,提升音乐素养,并丰富社区文化生活。针对不同学员的学习特点,制定个人练习计划,如气息训练、节奏感强化等。每节课先示范演奏,再分解难点,最后让学员分组练习并互相点评。组织学员进行二重奏、三重奏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让学员们能熟练演奏C大调、G大调音阶及简单乐曲。在安全管理上,强调正确呼吸方法,避免长时间练习导致头晕或不适,定期检查乐器维护情况(如哨片、按键保养),确保演奏体验良好。每月举办“萨克斯沙龙”,学员轮流表演并分享学习心得,鼓励学员在家使用“无声练习笛”进行指法训练,提高练习效率。萨克斯教学不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音乐情感的传递。看到学员们从零基础到能自信演奏,学校会不断进取,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让更多人在萨克斯的音乐世界里找到快乐与自信!
负责人: 姜宗瑛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5个 
香山社区人文沙龙团队成立于2024年1月,由12名年龄大于60岁的社区老年居民和3名60以下的人员组成。团队成立来自于一场社区人文竞赛活动。香山社区所处辖区有丰富人文资源,有孙中山故居、复兴公园、科学会堂、林风眠故居、圣尼古拉斯教堂旧址等等。团队通过学访实地体验,周边居民口口相传和网上查阅信息等各类查阅历史记录方式,对香山社区整体人文特色建筑以及特色名人故居的资料进行整理。通过活动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在学习小组中,学习氛围浓厚,大家相互鼓励参与,共同进步。大家把统计下来的人文地点都意义记录下来探索那些历史建筑及名人背后的故事。通过开展一次次活动普及社区人文知识,大家把学到的一些知识分享给更多的居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现在每个月大家都会相聚一起不仅讨论本社区的人文资源,还会拓展到周边社区。现在已经知晓拓展的人文经典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周公馆、共青团中央旧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大同幼稚园旧址、徐悲鸿故居、巴金故居、泰戈尔雕像、瑞金宾馆等等。 通过一系列课程学习,老年学院们不仅学到了很多人文方面的知识,认识到自己居住的地方还有这么多故事,还结实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分享人文知识感受人文的乐趣,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负责人: 徐华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6个 
祥福龙队能将创新与传统结合,在传统舞龙套路中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增强节目观赏性。同时,能将二十四节气知识与舞龙动作编排结合,增加教学趣味性。与社区合唱团、广场舞队联合演出,促进资源整合。开展“舞龙进校园”活动和“舞龙进福利院”,与小朋友、青少年互动传承非遗文化,给养老院的老人们带来快乐。团队每次训练前进行10分钟关节热身,训练后安排拉伸放松,全年零运动损伤。针对部分内向学员,通过鼓励其担任“龙珠”角色提升参与感。为成员建立健康档案,规避高血压等高风险人群的剧烈动作。与社区合唱团、广场舞队联合演出,促进资源整合。探索与其他社区团队交流学习,提升节目创意水平。老年教学不仅是技能传授,更需耐心与共情。学员们从零基础到自信舞动的蜕变,深刻体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意义。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适老化教学方法,让传统文化在银发群体中焕发新生机!
负责人: 陈天虹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50个 
瑞金秋之韵合唱队于2024年4月正式成立,这是一支由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团队,成员们不仅热爱音乐,更对自身演唱技术有着高标准的要求,同时深具集体意识。 学习内容: 合唱队将系统介绍声乐的基本原理,包括音高、音准、节奏、和声等核心要素,帮助成员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在曲目选择上,特别考虑中老年人的喜好,涵盖经典老歌与当代流行曲,风格多样,时代跨度广,让每一位成员都能找到共鸣。 学习方法: 1. 集中培训:在文化中心一层的合唱室内,由区级专业声乐指导进行面对面授课,确保教学质量。 2. 团体练习:借助钢琴伴奏,成员们将分成小组进行精细化练习,提升合唱效果。 学习成果: 1. 音乐素养提升:通过系统学习与不断实践,成员们的音乐理论素养与合唱技术均得到显著提升。 2. 团队协作增强:合唱活动促进了成员间的深厚友谊与团结协作,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3. 享受音乐乐趣: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与满足,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规章制度: 1. 学习规划制定:制定详细的学习规划与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助力成员稳步成长。 2. 团队管理规范:建立完善的团训制度、考勤要求及团队活动安排,确保团队运作顺畅,成员间和谐共处。 展望未来,秋之韵合唱队将继续在快乐、健康、充满音乐乐趣的学习氛围中,探索更多合唱技巧,让更多人感受到合唱的独特魅力,共同编织美好时光。
负责人: 陈凌    创建年份:2017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25个 
金海非遗剪纸学习团队成立于2017年,现有固定成员25人,其中60岁以上占比83%,女性成员22人,男性成员3人。团队活动场地设于金海文化艺术中心102教室,每周二、五定期开展活动,年均出席率达90%以上。在市级非遗海派剪纸传承人黄喜玉指导下,团队累计投入经费5万元(上级拨款50%,自筹50%),建立“老带新”传承机制与项目化创作模式,2020年获评浦东新区四星级文化团队。
负责人: 赵梅林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8个 
为进一步浓厚社区文化氛围,搭建起老年群体的学习交流与价值实现平台,一群热爱书画的老年朋友自发组成书画学习团队,在日常的团队活动中,老年书画爱好者们常常聚在一起,深入交流彼此在书画创作中的独特心得与技法。从毛笔的运笔力度到色彩的搭配技巧,从传统书画的经典临摹到现代艺术风格的创新融合,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学习,在不断的探讨中提升自身的书画造诣,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而在暑期,他们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免费且精彩的书画教学。会议室化身课堂,老人们手把手地教导孩子们握笔的姿势,一笔一划地示范着如何勾勒线条、描绘图形。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书画艺术的魅力与精髓,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例子,激发孩子们对书画的浓厚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让艺术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团队成员在暑假的辛勤付出,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让艺术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同时,老人们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快乐。孩子们的朝气与创造力,也为老人们带来了新的灵感与活力。在这里,老人与孩子跨越了年龄的鸿沟,实现了书画艺术的传承,更在相互陪伴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书写出一段温暖而美好的社区文化佳话。
102/2801页,共28004条数据«<...100101102103104...>»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