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陆凤    创建年份:2016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8个 
小区越剧队在小区刚成立后不久就已经成立了,中间虽然经历了不少的坎坷,也有不少成员的退出与新增,但是抱着对越剧的热爱,不管队伍还剩几个人,大家都始终保护每周活动的习惯。在小区每次的大型活动上,越剧队都会给居民们带来好的节目。
负责人: 姜凤英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10个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庞大的老年人群衍生出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老年文化娱乐、旅游等诸多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为了引导老年人加强学习、发挥作用,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老年人的心理、智力健康,医清居委成立了健身队,展现老年人的风貌,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年轻态,得到老年人的拥护和支持。 通过社区内宣传活动,发掘了一批对健身操感兴趣的爱好者。健身操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康与美的运动项目,因此健身操具有体育、舞蹈、音乐、美育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虽然大家不是专业的,但是通过一起看视频共同联系,也练得像模像样的。通过平时的练习,大家觉得既陶冶了情操,也通过锻炼达到了改善体质、增进健康、塑造体型、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等目的。 团队是由一批对舞蹈有较浓厚兴趣的居民自愿组建而成,每周四为固定活动日,团队负责人由大家推选产生,跟着健身操视频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组织大家一同欣赏,大家都觉得好看的舞蹈一同学习、练习,并积极配合居委文教工作,参与各类比赛及演出活动,在街道各大赛事中深受好评。 健身操队每周固定一次排练,大家通过学习和练习增加了邻里感情,为创建和谐社区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健身队不但技术上得到提高,在纪律方面更有较大的进步,每次活动出席人员稳定。通过健身操的锻炼培训活动,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引领居民用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充实精神文化生活、融洽了邻里关系,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切实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用。
负责人: 于怀凤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10个 
西木南社区八段锦团队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广适合老年群体的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以 “强身健体、邻里共融” 为宗旨,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方便社区居民学习,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学习内容:系统教授八段锦全套八式动作,涵盖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等经典招式,同时结合呼吸吐纳技巧、中医养生原理教学,帮助学员掌握动作规范与养生内核。 通过线上视频教学:录制高清教学视频,通过社区微信群、视频号定期推送。视频采用 “分解动作演示 + 易错点标注 + 呼吸节奏指导” 形式,方便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满足不同作息居民需求。 线下集中学习:每周固定一次在社区活动室开展线下教学,由社区优秀居民指导老师现场示范、一对一纠正动作,同步开展团队互动交流与集体演练,强化学习效果。 常态化自主练习:开放社区活动室作为固定练习场所,音响等设施,方便学员每日自行前往巩固动作,团队骨干成员轮值指导,保障练习安全与规范 。 健康改善显著:通过半年跟踪调查,90% 以上学员反馈身体素质提升,其中 75% 的学员肩颈酸痛、失眠等亚健康症状得到缓解。 若获评一星级团队,将进一步扩大教学覆盖范围,优化线上课程体系,引入智能打卡监督机制;同时计划培养10名社区八段锦骨干,推动八段锦进小区、进家庭,为建设健康和谐社区持续发力。
负责人: 龚俊薇    创建年份:2014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57个 
在曹路地区,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与温情的艺术团体——星纳“艺”家合唱团。它成立于2014年10月,前身是星纳家园声乐班。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打磨,曾经小小的声乐班逐步发展壮大,凝聚成如今拥有57名团员的专业合唱团。 团队成员平均年龄66.5岁,他们来自曹路地区近30个社区,虽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却因对音乐的热爱相聚于此。这些社区居民中的音乐爱好者,用歌声谱写生活的美好篇章,让晚年绽放别样光彩。
负责人: 沈炳珠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8个 
本团队以传承与创新越剧、沪剧艺术为目标,从多维度开展学习实践。 学习内容聚焦戏曲核心,包括越剧、沪剧唱念做打基本功、经典剧目研习,系统学习两大剧种历史、流派知识,并探索传统戏曲与现代元素融合创新。 学习方式采取多元模式,邀请专家授课夯实理论,以师徒结对传承技艺,组织交流研讨拓宽视野,通过校内外实践演出检验学习成果。 学习载体整合实体与数字资源,以居委活动室、文化场馆为线下阵地,配备专业设备;搭建线上群组、直播平台分享教学视频与演出资源,同时建立戏曲资料库辅助学习。 学习对象分层培养,基础班面向零基础爱好者,提高班选拔有基础学员进行系统训练,专业班助力有潜力成员实现专业突破。 学习效果预期显著,将提升成员专业表演能力,完成经典剧目演出与新剧创作;通过演出宣传扩大戏曲影响力,培养传承人才;塑造优质团队形象,力争在各类活动中取得佳绩。 学习制度完善,考勤制度保障学习纪律,考核制度定期评估成果并调整计划,激励制度激发成员积极性,安全制度贯穿训练演出全过程,确保团队高效、安全运行。
负责人: 李爱丽    创建年份:2000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22个 
2000年,队员组成于龚路辖区内的各个村居委,由指导老师李艾丽,指导员陈惠新老师。 目前,金秋文体舞蹈队主要在曹路文化活动社区活动。团队成员人数22人,60岁以上成员数为22人,男性成员2人,女性成员2人。成员积极参与每月活动,每月举行8次团队活动,团队出席率高达95%。团队于2022年被认定为四星级团队,在此之后,团队更是积极开展活动,并取得诸多成果。
负责人: 顾乐琴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20个 
天一二合唱队是一支由天一二居委牵头,通过顾乐琴老师的用心招募,由多位居民骨干所组成的团队。团队组建于2018年12月,负责人由顾乐琴担任。顾乐琴老师一直在街道合唱队中参与各类合唱活动和比赛,歌唱作品等广受居民好评,在社区反响热烈。于是通过顾老师的社团合唱的指导老师由顾乐琴和王珍两位老师担任,他们招募合唱队员,通过开展制作合唱乐谱,通过各位团队成员特色分配高低音位置,制作和提炼合唱歌曲伴奏和五线谱,帮助团队成员练声、背谱,组织成员合练歌曲走位,队形,衣着等等细节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锻炼合唱团队,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这支团队人数共约20人,虽然是一支老年人的队伍,未必人人专业,但是他们意气风发,满怀热情,用歌曲传递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合唱团的队员们于每周二准时到社区活动室进行演唱排练活动,每个月4次活动都准时开展,而且对团队成员进行排班,每次活动会前会后都会指定好专门的成员进行活动室的整理和器械的使用整理等,并督促队员们保持室内整洁,活动后主动收拢归纳好自己的东西。而队员们也通过每周学习新歌,排练合唱作品,通过高唱红歌,并组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参与合唱比赛等形式,歌唱新时代,营造了社区和谐文明的精神面貌。
负责人: 王玉仙    创建年份:2016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55个 
曹路社区沪剧沙龙队成立于2016年1月10日,起初是由王玉仙老师牵头,带领附近小区几位沪剧爱好者一起切磋沪剧、交流唱功。渐渐地,喜爱沪剧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团队共有团员55名,每个团队成员都是沪剧表演爱好者,也不乏有多年沪剧表演的沪剧演员。曹路社区沪剧沙龙队队的成立获得了曹路镇各村居乃至其他区县的沪剧爱好者的支持,不少其他区县的沪剧爱好者闻讯纷至沓来。
负责人: 严忠阳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6个 
中国风皮影戏队是一支传承中国传统皮影戏艺术的队伍,以“弘扬非遗文化,创新艺术教育”为宗旨,在皮影戏教学、文化推广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本团队能结合学员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了等阶梯式课程,采用“理论+实践”模式,通过讲解皮影戏历史、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让学员全面了解这一非遗艺术。同时,组织学员动手制作皮影人物,从画稿、雕刻到上色、组装,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本团队还设计短课时、趣味性强的“微课程”,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尝试将皮影戏与动画、编程结合,开发数字化皮影项目。皮影戏不仅是光影的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鲜活载体。未来将继续以匠心守护传统,以创新激活传承,让千年皮影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负责人: 朱祖平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30个 
阳光舞蹈队用热情和汗水诠释了“夕阳无限好”的真谛,成为社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老年舞蹈队以“健康、快乐、和谐”为宗旨,积极开展活动,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居民凝聚力。阳光舞蹈队坚持每周固定时间开展舞蹈训练,队员通过舞蹈锻炼,体能和协调能力明显改善,部分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缓解。同时,舞蹈队还增进了队员间的交流,形成互帮互助的友好氛围,减少了老年人的孤独感。老年舞蹈队不仅是一支文艺团队,更是社区和谐的重要纽带。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热情和活力推动团队发展,让更多老年人“舞出健康,舞出精彩”,为构建幸福社区贡献力量!
106/2800页,共27995条数据«<...104105106107108...>»
总团队数量(27550)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18)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