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陈剑英    创建年份:2018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22个 
南门老友团拍打操队成员22人,大多年过六旬,穴位拍打操简单易行,大家通过拍打来强筋壮骨,活动关节,保持身心健康。
负责人: 马琼瑶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12个 
应社区居民的需求,龙南居民马琼瑶退休后就为龙南居委做志愿者老师,她不仅上手机摄影课程,还利用自身优势上起了朗诵课程。她耐心、细致,学员们都很喜欢她。她是社区教育能者为师的典范。本团队共12人,其中两个为男学员。
负责人: 李俏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10个 
乐学英语队成立于2024年9月3日,是一支由10位英语爱好者组成的跨代共学团队。团队以"终身学习,快乐成长"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多元包容的英语交流平台。 成员结构特色鲜明:九位女性成员以细腻的语言感知力和活跃的社交属性,营造出温暖互助的学习氛围;两位年逾六十的长者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团队注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力量。成员涵盖职场人士、退休教师、自由职业者等多重身份,年龄跨度达30余岁,形成独特的跨代际知识共享模式。 团队每月定期开展四次主题活动,从身边的英语学起,将语言学习融入生活场景。 成立以来,我们已形成"课前主题预习-课中沉浸互动-课后复盘打卡"的完整学习闭环。我们相信,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打开世界的钥匙——欢迎热爱英语的你,加入这场永不停歇的成长之旅!
负责人: 朱怡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8个 
爱琴会手风琴团队于2024年9月成立,学员有8人(男2人/女6人),两人为55至60岁,其余人员均超过60岁;这支由8位平均年龄60岁的手风琴爱好者组成,团队成员涵盖机关退休人员,退休教师、财会人员等多元背景。爱琴会乐团成立一年来,在陈权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以手风琴为载体,进行每周一次的教学活动,从零基础的练习到现在能参与练习手风琴六级水平(3人)。并参加了2024年崇明老年瀛通大学一年一度的汇演,曲目为《我们多么幸福》,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今年6月,我们手风琴团队《小啄木鸟》又被入选参与表演。
负责人: 刘长明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6个 
外滩天韵京剧团2023年成立,团队的人数23位,分为演唱和乐队两部分,队员中有中国票友大奖赛(和平杯)金奖,优秀奖获得者,有一批资深票友和名票;有专业鼓师,天津名琴师和优秀文武场老师。团队成员结构老,中,青都有,平均年令63岁左右。团队始终贯彻为活跃社区文化,弘扬国粹,提高京剧演唱,演奏水平为宗旨开展活动,活动周期为每周一次。学习方式以练清唱为主,逐步练唱,念,动作,为彩唱做准备。每次活动都有计划和准备,以确保每次练唱的顺利和完美,每人的水平均有提高。团队每年还举行多次演唱会,以检验所有队员的演唱水平和演奏水平。同时还积极参加文化中心的公益演出,并在年末各团队节目展演中荣获一等奖。在团队建设中,始终坚持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美好生活,宣扬正能量,抵制不良作风和言论,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团队制度上,严格遵守文化中心各项管理制度,服从中心安排和调度。在活动中遵守活动纪律,按顺序练唱,保持场内安静,活动结束后大家齐动手把物品整理好归回原处,保持室内卫生和整洁,一直以来受到文化中心给予的一致好评。展望未来,社团将努力加强训练,争取拿出更多的能参演参赛节目,提高水平,为社区争光!
负责人: 朱雪英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34个 
我们"沪上雅音"沪剧提高班用吴侬软语续写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这支以中老年爱好者为主的团队,聚集了34位沪剧艺术的忠实守护者,其中既有从小听着电台沪剧长大的老上海,也有新近爱上这门本土艺术的新上海人。 我们专注于沪剧表演艺术的提升:精研经典唱段的演唱技巧,打磨手眼身法步的程式化表演,创新传统曲目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表达。在这里,沪剧不仅是艺术,更是连接代际的文化纽带。 "唱沪剧,要唱出上海人的精气神!"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未来,我们将继续用婉转的唱腔诉说市井故事,让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区焕发新的生命力。
负责人: 余玲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18个 
在2024年金秋时节,我们"初音队"如一阵清新的风,为社区带来了音乐的芬芳。这是一支全女性组成的合唱入门团队,成员们怀着对歌唱的纯粹热爱,从最基础的呼吸训练开始,共同探索合唱艺术的魅力每月四次的活动,我们专注声乐基础培养:从科学发声到气息控制 ,从单声部旋律到简单和声 ,从经典红歌到流行改编 。 虽然没有专业背景,但我们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音乐家"。 "刚开始连do re mi都唱不准,现在能完整演绎《茉莉花》了!"——这是社员们最骄傲的进步。未来,我们将继续用最纯粹的声音,谱写属于普通人的音乐篇章。
负责人: 许秀珍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50个 
越缘越剧团成立于2023年6月,队员均来自外滩辖区的居民,团队长许秀珍老师既是越剧社的负责人,又是一位资深的越剧指导老师,她原师从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老师,谨遵师教“文化为民、艺术为民”,吸引了众多想学唱的越剧爱好者加入社团。团队有独立的学习计划和管理制度,在许老师的带领下每次活动虽然人员数量居多,但纪律严明、秩序良好,严格遵守中心的各项制度,深受赞誉!社团实行线上教学、线下指导交流的学习模式,每周各一次,从发声训练基础入门开始,到各流派唱腔解析,剧目实践等方面系统开展,让队员从零基础到逐字逐句学唱经典唱段,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社团重视与社区文化的连接,积极参与多元化的公益演出和对外交流,在今年一月黄浦区外事办的一次接待中,团队被选中代表中心彩妆演出越剧古装剧目片段,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古典文化,并做现场互动,深受赞赏!今后团队将继续通过戏曲进社区、进楼宇,服务辖区文化,成为外滩社区文化的纽带。
负责人: 张德兴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12个 
时政聊吧 在“绿华为老服务中心”综合楼底楼日间照料中心,上午九点左右,每天有一大桌子的老年学员在一起谈论国内国外时政新闻,也包括上海、崇明、绿华镇的新鲜事。 领队兼教员是张德兴。他是绿华小学退休的一名体育教师,退休前是绿华小学的工会主席。退休过后,他经常这里和百姓互动,谈论国家大事,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也包括本地绿华镇的一些小道消息、国家政策解读等。组员有袁瑞新、朱小金、陆瑞菊、黄锐芳、曹飞娟等!
负责人: 董炳章    创建年份:2020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6个 
本团队围绕京剧经典剧目唱段、念白、身段、唱腔等开展学习,融入京剧历史文化、行当知识讲解,提升成员艺术素养与表演能力。采用 “成员互学”模式,组织小组练习、剧目排练、模拟演出,促进成员交流进步;开展经验分享会,分享学习心得与表演技巧。 以固定排练室为学习主阵地,配置音响、戏服、道具等设备;利用线上平台,推送学习资料、直播教学、分享演出视频,方便成员随时学习。 面向60岁及以上热爱京剧的老年群体,现有成员6人,涵盖不同基础学员,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京剧作为一种全民性的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通过讲述历史故事、传递民族精神等方式,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样的表演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选择。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文化素养。‌ 成员京剧表演水平显著提升,多次参加社区、街道演出,广受好评;丰富了老年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团队凝聚力不断提高,成为传播京剧文化的重要力量。
128/2801页,共28004条数据«<...126127128129130...>»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