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张伟莉    创建年份:2018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2个 
汉口居民区军腰鼓队成立于2018年,是一支植根于汉口社区、以传统腰鼓艺术为核心,融合社区文化与特色的民间文艺团体。团队人数12人,平均年龄60岁以上,均来自汉口社区爱好舞蹈腰鼓的居民,成员年龄虽然偏大,但团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自己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训练目标,基本保持每月固定两次的排练,每季度参加一次社区演出,技艺长进很快。团队多次参与各类大型活动和竞赛,参加过上马、健步走、八一军民长跑、第九套广播操、民族联侨联等活动;获得过手拍鼓二等奖、木兰扇二等奖、亭林腰鼓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负责人: 王晓芬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10个 
尚汇豪庭邻里绒心社成立于2024年3月,团队成员主要是尚汇豪庭社区60岁以上热爱钩针女性人群为主。建立初期,团队成员5人,由手工爱好者王晓芬老师带队,每周二上午带领社区钩针爱好者共同学习钩针基础针法。随着团队规模日益壮大,目前团队人员已扩充到10人,从简单的针法了练习到能够独立进行钩针作品创作。团队除了参与居委传统节日作品创作为社区老人送上祝福,还积极参与邻里慰老服务,为周边养老院送上手工作品,将爱心传递到社区的各个角落。
负责人: 赵如梅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25个 
爱建园拳操队成立于2024年4月1日,是爱建园社区重点培育的群众性文体团队,现有队员25人。团队以“强身健体、传承文化”为宗旨,致力于推广传统武术与健身运动相结合的特色项目,现开设《42式太极剑》专项课程,特邀居民赵如梅老师担任团队负责人,系统化开展教学训练。 团队将太极文化传承融入日常教学,定期组织“太极文化讲堂”,解析道家哲学与武术精神的融合之道。队员们在习剑过程中感悟“以和为贵、以柔克刚”的中华传统智慧,自发组建社区文化宣讲小组,带动更多居民感受非遗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负责人: 林小南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9个 
我们是由9位热爱钢琴的女性组成的"琴升计划"数码钢琴提高班,成立于2024年金秋九月。团队以"年龄不是界限,热爱永不过时"为理念,专注通过数码钢琴探索音乐世界的无限可能。 在这个温馨的小集体里,既有退休后重拾音乐梦想的乐龄学员,也有追求艺术提升的中年爱好者。每月四次的定期活动,我们不仅研习古典钢琴名曲的演奏技巧,更融合现代数码钢琴的丰富功能,探索即兴伴奏、流行改编等多元风格。通过科学的指法训练、和声编配及情感表达课程,每位成员都在持续突破自我。 未来,"琴升计划"将继续以琴会友,用88个黑白键书写属于我们的音乐故事。欢迎更多怀抱钢琴梦的朋友加入这场永不停歇的美妙旅程。
负责人: 胡翠蓉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5个 
宁波居委读书会沙龙积极申报 2025 年上海市一星级老年学习团队。本团队成员共 15 人,均为 60 岁以上老年人,其中男性 3 人,女性 12 人,是一支纯粹的老年学习队伍,后续会继续拓展对读书会感兴趣的其他社区居民朋友积极参与进来。 读书会每月定期组织成员开展好书分享与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成员们在书香中相互启迪、共同进步。同时,团队还结合配送项目,灵活开展宣传讲座、主题活动等多元学习内容,拓宽成员知识视野。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成员出勤率保持在 85% 左右,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
负责人: 倪晓青    创建年份:2019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16个 
浦东新区周浦镇棋杆村琴韵民乐队成立于2019年12月,五年来开展江南丝竹民乐经典曲目演练、演奏,演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活动成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繁荣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取得了新的成绩。几年来赢得了周边群众、村民的一致好评。参与演练、演奏、观看演出村民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共计4760余人次,涉及学校、村委、社区企业等共16余个基层单位。目前各位乐队队员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活跃在努力建设上海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途上。
负责人: 郑晓娥    创建年份:2009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8个 
浦江国乐团在外滩文化中心成立至今有十五年,队员人数从最初的8位发展到现在的18位,平均年龄70岁左右,都是来自于社区深爱民乐的业余爱好者,其中多位市区级非遗传人,也是上海国乐研究会主要成员。团队有独立的管理制度,成立核心小组,分工细致明确,开展活动内容积极向上。团队负责人郑老师认真负责,组织每周五下午,每月四次的研习和训练,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演奏技艺、磨炼代表曲目,提高艺术感染力。多年来国乐团积极响应文化中心的演出需求,带着传承与弘扬江南文化的使命,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演出和对外交流,在今年2月街道文化中心举办的“悦动外滩”舞台上为社区居民演奏了一场“丝竹江南,春之旋律”的民乐视听盛宴!包含了《欢乐歌》、、《行街》、《春江花月夜》、《太湖美》、《紫竹调》等十二首经典曲目,老师们细腻的指法和高超的技艺,为大家展现了如行云流水般,江南丝竹音乐的独特魅力!获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赞誉,为交流和传承非物质文化做出了贡献!
负责人: 陆惠芳    创建年份:2017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18个 
周南社区老年舞蹈队成立于2017年,成员主要由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组成。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职业背景,但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定期组织排练,学习各种舞蹈风格,包括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等。通过舞蹈,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了艺术修养。
负责人: 陈宪珍    创建年份:2016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40个 
妈妈合唱团成立于2016年4月,团队成员全部为社区退休人员,平均年龄65岁。团队宗旨是以歌会友、以声传情、陶冶身心、服务社区。每周开展1次线下集训,出勤率超90%。设立声乐指导、后勤协调等岗位,实施月度训练质量评估机制,形成规范化管理体系。开展乐理培训若干场。演出作品有《萱草花》《春风十万里》等经典曲目,自创建以来参与社区文艺汇演二十多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吸引周边小区的老年人加入,目前声乐团已形成良性循环,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
负责人: 杨语嫣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2个 
海睿智慧助学队成立于2022年,团队在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工作中,通过实践,开发设计了多个系列课程。 “掌握智能手机应用知识 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系列课程: 课程通过老师讲解智能手机的基础知识来让老年人了解、学会智能手机的使用,字体放大、亮度调整、手电筒运用、APP下载、WIFI连接、闹钟的设置……各种在年轻人眼中轻而易举的操作在老人手中却异常艰难,老人们珍惜来之不易讲解,跟着老师一步步操作,学会了很多智能机便利的小技巧,也渐渐能在生活中熟练运用起来 “微信基础应用”系列课程: 大部分老年人有在使用微信,但使用到的功能基本只局限于聊天、语音和视频。讲师向老人们讲述了手机微信其它的功能:小程序的运用、公众号的搜索、微信支付、清理微信缓存……老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微信还有那么多能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功能,大家认真地学习并称赞课程的开设非常有用。 通过助学推广,帮助老年人学会手机基础运用,不再受到拿着智能机却不会用的困扰;丰富老人老年生活,使不方便外出的老人在家也能用智能机娱乐,让辖区老人不再感到生活无趣;使辖区老年人学会更多的技能,从而可以顺应时代的变化,使老人不再是落后于时代的“原始”人;通过“老人智能手机”课程,让老人学会智能机的运用,从而加深了老人与社区的连结,使老人日常的需求可以通过智能机更便捷地反映到社区,也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反馈。 提升社区老年居民的学习品质,助力老年人拥抱老年生活,共享时代发展成果,畅行智能时代。
130/2801页,共28004条数据«<...128129130131132...>»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