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倪东英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8个 
非洲鼓以响亮的声音,清脆的节拍,强劲的律动节奏,易懂易学的特点,深得广大居民的喜爱。在活动中,引导学员们听音乐找准节奏,熟练击打鼓面鼓边,感受非洲鼓的独特魅力,轻快的节拍,配上肢体动作,充满趣味性地敲打,释放压力,体验音乐节奏带来的愉悦情绪,丰富老年学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南汇新城镇芦潮港校区开办临港非洲鼓队也有一年有余,附近小区居民能够积极踊跃报名参加。 一.团队发展目标:教授学员学习非洲鼓的基本击打方法,提供学员演奏非洲鼓的平台,搭建小舞台,使各位学员间有相互交流的机会,共同进步。 二.年度计划: 1. 2025年1 --6月份 欣赏非洲鼓名曲,让学员们学习了解非洲鼓的起源与相关文化,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简单的演奏技巧和乐理相关知识; 2. 2025年7 --8月份 非洲鼓的基本节奏练习; 3. 2025年9--11月份 学习演奏《小宝贝》《咖喱咖喱》《最亲的人》《桥边姑娘》《火苗》等耳熟能详的乐曲; 4. 2025年12月份 汇报演出活动。 三.学习方式:现场老师和学员面对面教授,利用多媒体教学 网上直播互动的教学方式,方便不同需求的各类学员学习。 四.学习对象:学习的对象主要有报名参加的学员和周边的居民及网上参与的人员,在学习中获得体验。 五.利用周边村居委资源,向所在周边小区居民宣传推广。
负责人: 丁丽华    创建年份:2018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13个 
团队成立于2018年,成员主要是来自绿舟社区爱好沪剧的居民。
负责人: 曹庆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7个 
通过读报活动了解新鲜的时事新闻和热点动态,并学习党内的各项时政要闻,传承红色基因。
负责人: 刘和平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12个 
清峪社区欢乐身韵舞蹈队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特色的团体,为社区文化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的舞蹈队以创新舞蹈编排为特色。队员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传统舞蹈与时装元素结合。例如,在表演中运用灯光特效,随着舞蹈节奏变化灯光色彩和强度,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并且把舞蹈动作与时装内容相呼应,投影中的画面成为舞蹈的背景延伸,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和故事性。团队秉持“和谐、共进、创新”的文化理念。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队员们注重彼此之间的和谐协作,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一起进步。创新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不断尝试新的舞蹈元素、表演形式和主题,确保每一次演出都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惊喜。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我们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用舞蹈传递爱与希望,展现社区的文化魅力和活力。
负责人: 徐英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松江区    成员:40个 
吴松古琴社自成立十余年来,始终坚守着传承与弘扬古琴文化的使命,为老年群体搭建起了一座交流、学习与成长的桥梁。在时光的流转中,古琴社以每年不少于 8 次的公益雅集为载体,不断凝聚琴人,促进琴人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同时积极拓展与周边琴社的互动,踊跃参与全国性比赛、打谱会等专业活动,在古琴艺术的天地里熠熠生辉,成为松江地区乃至更广阔领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负责人: 褚佳伟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8个 
一、团队概况 "和颜岳色"老年学习团队成立于2024年1月,现有成员8人,平均年龄65岁,其中女性占比60%。团队名称取"和颜悦色"之谐音,融"岳和"村名于其中,寓意以文化涵养心性、以学习焕发活力。团队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宗旨,构建起具有乡土特色的终身学习体系。 二、学习内容体系 1. 传统文化传承:开设方言故事会、节气民俗课、非遗剪纸等课程 2. 健康知识普及:涵盖慢病管理、中医养生、心理健康专题 3. 政策法规学习:重点解读涉老政策、防诈骗指南、遗产继承法 4. 智能技术应用:开展手机摄影、微信使用、智能就医等培训 三、多元学习模式 1. "固定+流动"课堂:每月10日在村会议室开展集中学习,组建3支"银龄送学小分队"上门教学; 2. "理论+实践"融合:组织菜园劳作体验等生产教学12场; 3. "线上+线下"联动:建立"岳晚霞"微信群,开发方言短视频课程36期; 4. "传帮带"机制:实行"1名低龄老人+2名高龄老人"结对学习模式。 四、特色学习载体 1. 打造"三园课堂":文化理论园、家庭实践园、田间体验园; 2. 创新文艺载体:将学习内容改编成鼓词唱本、三句半等文艺形式8种。 五、显著学习成效 1. 成员参学率达92%,累计培育民间剪纸艺人1名、讲解员1名; 2. 创作编排的舞蹈曲目获镇一村一品一等奖; 3. 协助调解邻里纠纷17起,成为村级治理重要辅助力量; 4. 带动全村老年智能手机使用率从10%提升至30%。 六、长效管理制度 1. 实行"三定"管理: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 2. 建立"四有"档案:有计划、有记录、有考评、有奖励; 3. 推行积分兑换:累计学习积分可兑换农具、日用品等实物奖励; 4. 完善反馈机制:每季度召开"金点子"座谈会收集改进建议。 本团队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文化养老+互助共学"的特色模式。未来将持续深化"银龄赋能"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老年智慧力量,恳请予以批准为盼。
负责人: 朱佳月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8个 
吴房风华沪剧队扎根于吴房村,是一支洋溢着热情与活力的老年沪剧团队。团队成员来自吴房村的各个角落,有热爱沪剧多年的票友 。 他们凭借着对沪剧的一腔热爱,聚在一起钻研沪剧艺术。每月2次都会定期组织排练,从经典剧目的唱段到新创作的曲目,大家都反复揣摩,力求在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唱腔、每一个动作中,展现出沪剧独特的韵味。 自成立以来,吴房风华沪剧队积极参与村内自发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无论是元旦,还是重阳节,都有他们精彩的身影。他们用婉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为村民们带来《罗汉钱》《芦荡火种》等经典沪剧,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更多人感受到沪剧这一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成为吴房村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负责人: 姚桂林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18个 
中丰村银龄互助队由村民小组长姚桂林担任团队的负责人,成员主要由村三支队伍、老党员、老干部组成。团队成员积极参加村委会及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健康知识,反邪反诈,老年人自我防范等各类学习讲座,培训等,团队负责人定期组织成员开展团队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团队员的知识面得到了提高。他们还深入村内老年群体,尤其是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家中,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村内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如环境整治、为村民送温暖活动、帮助弱势群体等等,形成了爱老、助老、敬老、尊老的良好氛围。
负责人: 袁金花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5个 
湾张村老年人手工学习队,坚持学习形式多样化,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爱好,开展了手工胸针、手工贴画、手工香包、手工灯笼等。在定期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特别是在传统节日期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开展了艾草香囊手工制作。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吸引了老年人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质量。通过老年人手工队的各项活动,让老年人们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创造力,培养耐心和细心,增加乐趣和成就感。与此同时,也能促进老年人之间的友谊,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快乐。
负责人: 夏璐奇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20个 
DIY制作小组不仅是一个手工制作的平台,更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社区。在这里,组员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享受手工制作的乐趣。手工制作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还能培养认真、耐心、细致和手眼并用的好习惯。 DIY制作小组不仅锻炼了居民们的动手能力,还促进了居民对非遗传统文化等手工制品有了更加深刻认识,更加增进了居民之间互动的友情。
83/2801页,共28004条数据«<...8182838485...>»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