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陆凤莲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8个 
场北时装队是由一名老师和八名居民组成的一支文体队伍。场北繁花时装队成立于2024年7月份,队员都是由社区退休人员组成,现平均年领在64岁左右。目前队员有8人,黄国妹为指导老师,居民陆凤莲为队长负责管理。每星期三上午9:00-10:30活动。   场北繁花时装队是小区文体团队的颜值担当,代表小区居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她们是美的化身,举手投足都是经过老师的指点和不断的练习,才有今天完美的仪态。
负责人: 汪继红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15个 
田林十四一绿色环保小组,成立于2024年10月,已进行了7次小组活动,每月第四周周四上午9:00-10:00为团队固定活动时间,如居委组织环保主题活动,则增加活动次数。小组人员的流动比率不超过5%,每次小组活动的出勤率达到了95%以上。
负责人: 关国强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18个 
小组唱是一种由若干人组成的演唱形式,通常人数在3到15人之间。它结合了独唱、二重唱和合唱的特点,既可以突出个人的声音特色,又能通过多人的配合展现出丰富的和声效果和情感表达,一种常见的合唱形式,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小组唱是校园文艺汇演、合唱比赛等活动中常见的表演形式,适合群体展示活力和团队精神。在社区活动中,小组唱可以为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音乐享受,增强社区的文化氛围。 平时课上,老师会对成员进行基本的声乐训练,包括发声技巧、气息控制和音准练习;和声训练:通过和声练习,成员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声部的配合,提高和声的和谐性; 表演训练:除了声音的训练,小组唱还需要进行表演训练,包括表情、动作和舞台站位等;团队协作:小组唱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因此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负责人: 张海英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40个 
老年学校沪剧班是为老年沪剧爱好者开设的,具体教学如下: 教学内容 • 唱腔学习:沪剧班会教授学员们不同流派的沪剧唱腔,帮助学员掌握其演唱风格和技巧。 • 表演技巧:除了唱腔,还会教授表演动作、表情等,让学员们能够更好地诠释角色。 • 经典剧目赏析与排练:通过赏析经典沪剧剧目,让学员了解沪剧的艺术魅力,并组织学员排练经典折子戏。 教学特色 • 专业师资:通常聘请专业的沪剧演员或资深爱好者担任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能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教学。 • 互动性强:课堂上学员们有机会展示所学唱段,老师会进行点评和指导,学员之间也会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 结合实践:学员们有机会参与舞台表演,如社区活动、学校汇报演出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学习成果 • 个人提升:学员们通过学习沪剧,不仅提高了演唱和表演能力,还增强了对上海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 团队合作: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学员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共同完成精彩的节目。 • 校内汇演:学期末或特定节日,沪剧班会组织学员进行汇报演出,展示学习成果。 • 社区演出:学员们还会走进社区、养老院等场所进行公益演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 参加比赛:部分沪剧班会组织学员参加各类沪剧比赛或文艺展演,提升学员们的舞台经验和自信心。
负责人: 顾雅雯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15个 
银铃智友汇是一支专注于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公益型智慧学习团队。团队成员由社区志愿者组成,以“手把手教学,心贴心服务”为宗旨,通过系统化课程与一对一指导,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设备的使用方法,让老年人也能畅享智能生活,拥抱数字时代的精彩。
负责人: 薛密娣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11个 
为了更好地丰富老年朋友们的业余生活,促进邻里交流,增进邻里感情,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3月8日,盛桥新村“快乐晚年学习”队正式成立。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们开展的手工学习活动如下: 3月,开展“绽放如花,悦享生活”插花活动 4月,开展“一花一剪,滴水成晶”手工滴胶DIY活动 5月,开展“行走的时尚”彩绘帆布包DIY手工活动 6月,开展“品传统文化,过多彩端午”手工香囊制作活动 7月,即将开展“生如夏花,挚爱芳华”手工小盆花编织活动 我相信成立学习队会极大地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并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通过手工DIY制作活动,我们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共享学习成果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享受制作过程中的乐趣与成就感。同时,学习队也有效地缓解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使他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 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学习队的组织架构,优化活动内容与形式,让更多的老年居民参与进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与实惠。此外,我们也期望与更多社会组织与志愿者团体展开合作,共同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为建设更加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员献力量。
负责人: 王超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20个 
庆一手工制作社成立于2024年1月1日,是一个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团队。我们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学习和创新应用。我们注重学习传统的织造、编织等手工艺技能,并将其结合现代设计和市场需求进行创新,以提升手工制作品的品质和艺术价值。 我们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包括专家指导、技能培训和团队内部交流。深入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渊源,专家指导使我们获得更深入的技术指导,技能培训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而团队内部交流则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分享。我们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小区内的居民,包括老年人和青年志愿者等。通过学习手工艺技能,我们希望老年人能够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青年志愿者则可以将手工制作技能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的团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效果。团队成员的手工艺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进行,我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学习制度。我们每月开展一次团队活动,包括学习交流、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等。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学习档案,记录每位成员的学习情况和成果,以便跟踪和评估。
负责人: 项天行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15个 
智杏e学团站以“智慧助老,乐享数字生活”为宗旨,聚焦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痛点,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多元化学习场景。团队依托社区平台开设“手机扫码”“微信语音”“防诈骗攻略”等实用课程,通过互动教学、模拟实操帮助社区长者跨越“数字鸿沟”。
负责人: 刘素芬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20个 
庆安舞蹈队于2023年3月8日成立,是大家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成立之初,大家主要的愿望是运动健身,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实现自己年轻时候表演的梦想。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命放射出艺术的光芒,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文化和艺术的种子,在更多更多的人心里开花结果。 庆安舞蹈队的负责人刘素芬前期是月浦锣鼓队的队长。疫情期间,锣鼓队活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成员也因各种原因离开了团队。了解到居民对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重拾社区的活力与欢乐,刘素芬在小区内招募新的队员,共同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舞蹈队。 庆安舞蹈队有各种风格的舞蹈,如民族舞、扇子舞等,以满足不同成员的兴趣和需求。庆安四村舞蹈队平日上午经常在社区中央的口袋公园练舞、排舞。在今年的妇女节期间,他们还前往月浦党群中心进行了表演,从原本的锻炼身体到现在的参赛展示,尽管练习过程中有些辛苦,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舞蹈的热情,力争把每个动作做到最好。 之前,庆安舞蹈队由于缺少资金,平时演出时用的道具、服装,都是队员们自己出资购买或是自己动手找来废旧的衣物,利用平时不排练的时间,一针一线重新改制而成的。 热热闹闹的舞蹈队,不仅让广大群众在舞蹈中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更用舞蹈文化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促进了邻里间的感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负责人: 项爱萍    创建年份:2019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8个 
潼港西八村书法班成立于2019年6月,依托于古镇高桥的文化传承,潼港西八村下辖五个小区,居民间对文化交流有强烈需求,其中书法爱好者尤甚。鉴于镇市民学校有书法老师长期教学,经沟通后特邀市民学校苏大明老师为居民提供教学志愿服务。经过潼港西八村市民学校校长及办学干部及居民骨干的商议后,经过前期在小区内进行招募报名,到正式开课,固定了8名团队成员坚持参加学习。 一、 学习方式及内容: 从书法入门熟悉笔性开始、再学习读贴。每周固定周二下午学习两小时,学习零基础握笔、再依次练习临摹、临写、背临。书法老师通过黑板、字帖及现场手把手教学,让学员从零开始,不仅学习如何挑选笔墨纸砚、研读各类书法字体,也同时从笔画开始,要求学员课堂学习,课后坚持每天练习。 二、 学习对象及学习载体: 潼港西八村辖区属于老龄化及外来人口相互交融的老旧小区,因此老年人希望老有所乐,想通过在市民学校的学习进行相互交流。学员也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老年人接受能力稍显欠缺,因此学习以线下为主,授课老师将自己的作品集合成集作为学员临摹字帖,在三年疫情无法线下学习期间,就通过微信群分享每日学习成果,始终让学习团队保持学习热情和活力。 三、 学习制度及学习效果: 潼港西八村书法班学员结构较为简单,在推举一名班长后,(1)、每周通过微信群进行学习通知公告及出勤管理。(2)、每周上课固定签到制度。(3)、每学期进行书法学习结业展示。(4)、每年春节前夕参加社区迎新活动。(5)、组织学员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通过四年的学习,零基础学员从横竖点纳到成品作品展示,大家在书法学习上有了本质的飞跃,让学员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吸引了学龄前的孩子们及更多年轻人积极参与学习。让居民在社区内有了更多归属感和认同感。
84/2801页,共28004条数据«<...8283848586...>»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