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杨叶蓉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20个 
在北新泾街道社区老年学校,有一个充满艺术气息与传统韵味的越剧沙龙,这里是越剧爱好者的乐园,也是社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 越剧沙龙成立于2024年,众多热爱越剧的社区居民加入。他们中有退休教师、工人、干部,也有普通居民,大家因越剧相聚,共同传承这一古老而优美的戏曲艺术。 沙龙每周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四次,风雨无阻。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专业的越剧老师授课,也有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分享。
负责人: 包奇和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25个 
江苏路街道社区(老年)流行歌曲合唱队是一群热爱歌唱的快乐使者,成员们年龄跨度大,却因音乐聚在一起,每周定时排练。不同的年龄段成员的融合为团队发展注入了多元活力。从流行到经典,都能完美演绎。大家用歌声传递快乐,活跃在社区舞台,用激昂旋律点燃现场,让生活充满歌声与欢笑,展示着对美好生活无尽的热爱与向往。团队目前共有25名队员,年龄均在60岁以上。队伍中有20人为女同志,占比百分之八十,是一支宝刀未老、以巾帼力量为主的银龄团队。在牢牢掌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团队成员们积极进取,充满志愿奉献精神,不断发挥好、利用好自己已经掌握的课业知识,奉献社区、服务社区,为和美家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动诠释了“老有所学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的积极老龄观。
负责人: 秦珏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38个 
中外名曲欣赏学习团队以 “品鉴经典旋律,传递音乐之美” 为宗旨,坚持正确文化导向,聚焦中外古典音乐、近现代名曲赏析,通过兴趣驱动构建知识交流平台。 团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曲目,如《梁祝》的家国情怀、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奋斗精神,传递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 成员自主制定学习计划,每月开展 1 次线下赏析会,结合音频聆听、视频解析、主题分享等形式交流心得,出勤率稳定在 80% 以上。 团队经常走进社区举办 通过现场聆听、曲目导赏等形式普及音乐知识,覆盖居民超 200 人次,在社区形成了良好的影响。 未来团队将持续拓展曲目类型,深化与社区、学校合作,以 “音乐 + 故事” 形式传播经典,助力文化传承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负责人: 鄢莉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32个 
银焰爵士团是一支由社区老年人自发组建的活力舞蹈团队,以爵士舞为媒介,打破传统老年活动的刻板印象,用律动点燃银发热情,用舞步诠释年轻心态。团队秉持"舞出健康、跳出快乐"的理念,致力于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兼具艺术性、健身性与社交性的学习平台。 课程融合爵士舞基础动作与老年体能特点,注重关节保护与节奏适配,由专业老师分步教学,确保"玩得尽兴,练得安全"。将经典爵士与民族音乐、流行元素结合,编排《茉莉花爵士版》《太极·爵士》等特色节目,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火花。 团队成员结对帮扶,年轻学员协助录制动作视频,资深学员分享舞台经验,定期举办"家庭开放日",邀请家属参与成果展示。团队活跃于社区文化节、公益汇演等场合,用活力证明"年龄只是数字,状态才是王道"。团队更带动社区开设"银发艺术课堂",激发更多老年人拥抱热爱、敢于挑战。 做"不服老"的践行者,用爵士舞的张力与优雅,传递老年生活的多元可能——谁说夕阳只能静好?我们更要舞出漫天星火!
负责人: 冯燕凌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16个 
“徜徉音乐之声”钢琴学习团队始终以 “兴趣驱动,乐享音乐” 为核心,自主自愿的为学员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团队活动充分尊重成员兴趣与意愿,每月开展当月曲目学习汇报演奏,成员自主挑选喜爱曲目,共同研讨练习技巧,大家轮流演奏,老师当场点评,学员互相学习,分享学琴心得与生活趣事。在活动过程中,团队长热心积极,带领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大家分工合作,从录制老师示范弹奏指法到乐理知识重点解析的笔记,均一一发送学习群,利用空余时间督促成员练习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凭借浓厚兴趣与自主热情,成员间互帮互助,从钢琴小白逐步到五线谱识谱,到指法弹奏,到独自弹奏完整段落,团队学习氛围融洽。我们钢琴活动团队将不断学习进步,让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喜爱钢琴,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负责人: 施慧君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松江区    成员:20个 
莘泽怡和舞蹈队自2024年4月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宗旨,致力于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学习内容方面,舞蹈队精心挑选适合老年人的舞蹈类型,主要以民族舞和古典舞为主。同时,结合传统节日和时代主题编排特色舞蹈节目,既注重舞蹈的艺术性,又兼顾健身性和趣味性。 学习方式灵活多样,采用“集中授课 + 分组练习 + 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模式。每周一至周日上午9点至11点开展集中教学,由辖区退休舞蹈骨干进行系统指导;队员分组练习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针对基础薄弱的队员,安排核心队员进行一对一帮扶。 学习载体丰富,以社区老年活动室的舞蹈室为固定训练场所,配备舞蹈镜、手扶杆等设施。同时,积极利用社区公园、佘北文体中心等户外场地开展训练和表演,还借助网络平台分享舞蹈教学视频和表演经验。 学习对象面向社区全体热爱舞蹈的老年人,目前团队成员已超过20余人,年龄跨度从55岁到75岁,大家因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聚在一起。通过长期学习,队员们不仅提升了舞蹈技艺,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团队多次在社区文艺汇演中获奖,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亮点。同时,舞蹈队还积极参与公益演出,用精彩的表演传递正能量,获得广泛好评。 在学习制度上,制定了完善的考勤、考核制度,明确训练纪律。定期召开总结会议,听取队员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学习计划和管理方式。此外,设立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队员和节目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队员学习积极性。 未来,莘泽怡和舞蹈队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学习模式,提升团队水平,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负责人: 姚茜如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9个 
毛桥志愿服务队由8名热心村民组成,其中4位经验丰富的老年人发挥余热,带领年轻成员共同服务社区。团队秉持“奉献、友爱、互助”精神,开展敬老助残、环境整治、文化宣传等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共建和谐家园.
负责人: 马世玲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25个 
江苏路街道社区(老年)学校学校电吹管课程授课老师马世玲老师拥有电吹管证书,被认证为高级教师水平,曾在出彩中国2023第三届全国中老年才艺大奖赛获得人气金奖第六名、专业评审奖。学习团队专业素养高,成员们不断钻研演奏技巧,定期邀请专家指导,探讨音色调节、和声搭配等知识。通过刻苦练习,在音色把控和曲目演绎上精益求精。团队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响应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学校的号召,参与街道组织的一系列慰问演出,如新春慰问、敬老节慰问,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反馈社会,充分诠释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积极老龄观,也同时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三年疫情期间,团队坚持停课不停学,通过线上教学继续完成教学任务,在继续学习课业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增强团队的数字学习能力,帮助团队学员不断跨越数字鸿沟,培养数字化时代的新型学习、生活能力。电吹管队活力满满,成员因为爱电吹管相聚,大家积极排练,从流行金曲到经典老歌都能精彩演绎,用灵动旋律点燃现场气氛,以多元曲风展现电吹管魅力,为观众带来视听享受。
负责人: 曹小琴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15个 
北翟沪剧队成立于2024年9月份。沪剧队由北翟居民区沪剧爱好者曹小琴老师组建,通过沪剧展现活力。
负责人: 李强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20个 
江苏路街道社区(老年)美食沙龙队是美食爱好者的欢乐聚集地,成员们来自五湖四海,常交流各地特色美食做法,定期举办主题活动,从烘焙甜点到中式佳肴,从食物挑选到烹饪技巧,全方位体验美食魅力,在烟火气中共享美食乐趣,寓学于乐。在牢牢掌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团队成员们积极进取,充满志愿奉献精神,不断发挥好、利用好自己已经掌握的课业知识,奉献社区、服务社区,为和美家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动诠释了“老有所学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的积极老龄观。团队目前共有20名队员,年龄均在60岁以上。队伍中有18人为女同志,占比百分之九十,是一支宝刀未老、以巾帼力量为主的银龄团队。
120/2801页,共28004条数据«<...118119120121122...>»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