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王晓春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6个 
学习内容: 本钩织团队从基础针法到创意设计逐步提升。每周开展1次线下课程,目前已完成30余个作品,学员能独立完成包包、杯垫、Jellycat文创等作品。学员乔阿姨表示:钩织让我的生活更充实,还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这个团队也成为居委老年教育的亮点。 学习方式:老师口传身授或视频学习 学习制度: 1.在虹景一居委指导下,按照既定的时间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要遵纪守法,活动内容健康。 2.队员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3.活动安排:每周四 下午13:00-15:00 4.活动地点:虹梅景苑第一居委会205 活动人员登记制度: 1.参加团队的成员,要到团队负责人处报到和签名。 2.对新加入团队的队员要督促到团队负责人那里进行登记。 学习效果: 经过学习,团队成员已掌握10余种钩织针法,累计完成作品60余件,学员顾姐姐从最初连拿针都困难,如今能独立钩织花样,她说:钩织让我每天都有盼头,还能给到有需要的人,能帮助到别人,特别有意义! 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培养了动迁女性居民在文体方面的爱好和习惯。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融入社区,造福社区。
负责人: 金婧    创建年份:2012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12个 
自 2012 年成立以来,田林十二村编织编结小组,以毛线为笔、织针为墨,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公益画卷。团队以织毛线为日常活动,成员们每周相聚,切磋编织技艺,分享创作灵感,将兴趣转化为传递温暖的力量。​ 十余年间,小组始终坚守公益初心,把一针一线编织而成的爱心织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最需要的地方。去年,团队都会向张志勇公益服务捐赠超过 100 件毛衣,为寒冷中的人们带去温暖。同时,小组心系困难地区,将精心制作的毛线制品跨越山海送去关怀。在社区内,小组成员们还积极制作香囊、艾草锤等,携手志愿者走进独居老人家中,用充满温情的手工艺品,传递关心与陪伴,让社区弥漫着浓浓的暖意。这支编织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精神,成为社区公益事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负责人: 俞晓玲    创建年份:2017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20个 
2017年5月,经过通河四村居委会的前期筹划和甄选,社区成立了一支志愿者组成的烘焙团队----甜味生活,团队的主要职责是为社区内的高龄老年人制作各类点心烘焙,创办团队的目的是让老人们在品尝点心时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 烘焙团队成立后,制定了相关的学习制度:保证食材的新鲜,保证烘焙间的卫生达标。以此来更好地为社区老年人做好服务。 在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志愿者们的尽心尽力下,几年来成功举办了一次次丰富多彩的点心烘焙活动。在重大节庆日还邀请一些愿意走出家门的高龄老人一起参与活动,老人们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亲手制作一些简单的点心,感受自己动手的快乐;在暑期活动中,团队还邀请社区学生参与点心制作,然后将成品送给老人们品尝,吃着香甜的蛋糕,周围簇拥着叽叽喳喳的小学生们,老人们感受着家的温暖,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了,孤独的晚年生活因为有了社区的关心而变得充实起来了。 团队成立7年了,我们也总结经验,利用现有的烘焙室这个载体,不断创新想出更多为老服务的点子,让烘焙的凝聚氛围辐射到更多的社区老年人,让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组织的活动中。自己亲自参与活动后,他们不再那么孤单,生活不再那么单调而重复,相处的人多了,老人在团队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幸福。我们的烘焙团队也正如她的名字般,让老人们享受到了甜蜜的生活。
负责人: 崔萍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6个 
学习内容:“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核心,倡导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为了提升老年群体文化素养与生活品质。通河八村第二居委会帮助小区老年人成立老年读报队,读报队每月都会定期在活动室集合,大家一起读报,了解国内外政治动态,了解国家法规。大家一起讨论社会热点事件,如民生问题、文化活动等等,老年读报队格外关注健康养生方面的基础知识,大家一起学习健康饮食,养生活动。 学习方式:在小区活动室集中读报学习交流 学习载体:报纸 学习对象: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党史信息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 学习效果:通过阅读报纸,老年读报队成员们能拓宽知识面,通过阅读报纸,了解时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最新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锻炼了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延缓认知衰老,保持头脑的敏锐性。同时老年读报队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可以让大家交流想法、分享感受,减少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感,充实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了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学习制度:老年读报队设负责人一名,负责统筹活动,指导老师一名,负责组织协调,联系人一名,负责报纸的收集、整理和存档。每月固定一天参加读报队集体活动分享最近的读报感受。在分享过程中,成员轮流担任领读人,分享个人见解和感悟,在活动结束前,由负责人总结要点。
负责人: 孙捷    创建年份:2000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15个 
南新一居舞蹈队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支极具特色的舞蹈团队。团队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民族舞的灵动韵味、现代舞的时尚活力、古典舞的典雅优美,还融合了健身操的健康元素,通过多元化的舞蹈形式,满足队员们不同的艺术追求与健身需求 。
负责人: 蔡飞红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2个 
皆是爱好舞蹈的老年人,大家从形体训练开始,编排一些农民丰收题材的舞蹈,展现农村新面貌。并积极参与“养教结合”演出服务公益活动等。
负责人: 褚倍华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2个 
绳结编织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技能,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自古就有手工编结装饰品的传统,编绳文化始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每种结都有特殊的寓意,如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结艺编织社,旨在传承传统结艺技艺,并鼓励学员不仅学习到绳结的基本编制方法和技巧,还能在动手实践中锻炼耐心和创造力,主动实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编织出现代美学工艺作品。
负责人: 黄晓晴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2个 
团员成员坚持参与上海终身学习网和徐汇终身学习网的各类学习,学员在快乐的学习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学习知识,提升了精神文明素养,积极参与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及征文活动中,通过读书看报并相互讨论,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体验品读的乐趣!
负责人: 蒋开英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2个 
旨在传承传统文化——庄行土布,从土布制作到土布服饰、饰品、玩偶等等创意手工制作,让土布重新焕发光彩,并将学员作品在活动地点不定期展出,不仅让队员有成就感,更让大家欣赏中从而得到教育启发,让学员接触了解、热爱庄行土布。
负责人: 曹志超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10个 
“活力派”是由10位女性组建的老年生活、学习教育宣传团队,通过自建视频号“活力派 holypai~”情景剧短视频演绎的方式,为全网带来知识、快乐和正能量。
122/2801页,共28004条数据«<...120121122123124...>»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