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薛婷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0个 
花角村始终坚持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让其在新时代枝繁叶茂,我村以“党建+农文旅”模式为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新图景。新增一系列特色点位:文创馆,光阴驿站,光阴种植园,青木物语农场,闲屿陶艺馆,桃花源居。其中光阴驿站是我村制作传统美食方糕的制作场所。 因此我村组建了花角方糕学习队,自2022年成立,小组成员都是村内的手艺人。老手艺人们传承着一代代的历史文化与精湛手艺,在保留原始手艺的基础下,将突破与创新融汇交织。不仅把老手艺毫无保留地教给后辈们学习,自己更是在不断学习并尝试新鲜玩意儿,打开自己的眼界,让自己更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共同进步。
负责人: 刘淑媛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17个 
缘聚澜庭太极拳队以强身健体为出发点,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目前固定成员为17人的团队,仍在不断发展壮大中。除去下雨等恶劣天气,每天早上大家都会不约而同来到邻里汇外面空地上进行练习。练习从基础的二十四式和四十二式开始,由领队和几位资深队员带领教学,直观示范和实际演练相结合,循序渐进。学员相互观摩、以老带新,对于初学者耐心指导,纠正动作,老队员则互相讨论要点和难点,以求进步。团队成员以老年人为主,许多人本来都有腰酸背痛的老毛病,通过学习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良好的学习氛围,显著的学习效果,让这支团队散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时常有路过的小区居民被吸引加入到练习中来。
负责人: 陈志华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36个 
舞蹈队是一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团队,成立于2023年。团队成员都是热爱舞蹈的爱好者,拥有丰富的舞蹈经验和出色的舞技。每周,他们都会进行团队排练,不断提升舞蹈水平和团队默契。他们学习和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包括拉丁舞、爵士舞和街舞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鼓励和帮助,共同努力打造出精彩而有亮点的舞台表演。 舞蹈队不仅在舞台上表现出色,还积极参加各种舞蹈比赛和演出活动。他们的表演深受观众和评委的喜爱,充满活力的舞姿和精湛的舞技总能给观众带来惊喜和震撼。此外,舞蹈队也积极参与社区和慈善活动,利用自己的舞蹈才华为社区的老人院和孤儿院等慈善机构表演,用舞蹈带给他们快乐和温暖。 为了传承和弘扬舞蹈文化,舞蹈队还定期举办舞蹈培训班,为那些对舞蹈感兴趣的人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培训班,他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舞蹈的乐趣。舞蹈队以其热情、活力和专业的表演水平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并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和团队凝聚力,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的舞台表演
负责人: 曹培琳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20个 
城市之星星榜样团队是以社区党员为核心成员,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志愿者知识,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党员在社区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一项目不仅聚焦于知识的传授,更着眼于构建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社区平台,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服务中成长,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在学习内容方面,团队将重点围绕志愿者知识展开,包括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健康问题、志愿服务理念等。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加深团队成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还安排实践操作环节,如实地走访、模拟演练等,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服务技能。 为确保学习效果,团队将进行培训考核,并为考核合格的成员颁发培训证书,表彰优秀志愿者。 城市之星居委会还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团队成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建立志愿者档案,记录每位成员的学习历程和服务表现,为今后的志愿服务提供参考。 为确保学习效果,居委会精心设计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理论知识覆盖老年人心理特点、常见健康问题应对、志愿服务伦理等,帮助成员深入理解老年人的需求与期望,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知识内化,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实践操作环节同样不可或缺。计划安排多次社区服务活动,如陪伴老人散步、组织健康讲座、开展兴趣小组等,让成员在实践中锻炼技能,增进与老人的情感联系。
负责人: 赵团龙    创建年份:2017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0个 
石泉苑合唱队是一支由社区居民赵团龙牵头、唱歌爱好者共同组建的老年兴趣团体,在石泉路街道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成立以来积极吸纳社区居民加入,不断扩大团队规模,目前已有10名成员。 石泉苑合唱队在教学时运用多种方法,如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式呼吸,让成员学会控制气息,为发声提供稳定支持;用头腔共鸣、胸腔共鸣的原理和运用方法,使声音更加饱满、圆润;通过绕口令、诗词朗诵等方式进行练习,使成员能清晰准确地咬字吐字。 石泉苑合唱队队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已具规模,形成了团队的规章制度,具体如下: 第一条 本团队名为石泉苑合唱队,属公益性艺术团体。 第二条 本团队的业务指导单位是石泉路街道社区学校,由薛家厍居委会领导和管理。 第三条 本团队的活动地址为:石泉路165弄13号;活动场所(单位)名称:薛家厍居委活动室。 第四条 本团队的宗旨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丰富、活跃老年人的生活;展示中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艺术风采。 第五条 本团队的主要任务:(一)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二)定期展示学习成果;(三)积极参与社区演出活动。 第六条 本团队实行参加自愿、退出自由的原则。 第七条 凡是要求参加本团队,需向负责人提出,经团队成员同意,列入本团队名册,成为正式队员;队员如要求退出团队,需向负责人提出,不再列入本团队名册。 为了让薛家厍葫芦丝教学队在今后的开展过程中更为规范,促进社区良好的艺术氛围,特申请一星级学习团队。
负责人: 夏雪官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48个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加。中医养生作为我国传统的保健体系,通过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五行调和,提倡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追求身心健康的独特之路。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学习一些中医养生的小知识,关注身体状况,呵护自己的健康,成为了当务之急。夏雪官老师在退休前曾是中医院全科医生,他的专业知识十分丰富,除了讲解中医知识外,夏医生带领居民练习健康手指、腰部、腿部操等,通过穴位刺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既掌握了科学养生知识,也感受到中医文化的魅力。
负责人: 宋申灏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0个 
一、活动背景 随着老年人健康意识的增强,老年人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老年棋牌活动作为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精神生活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喜欢和青睐。为了推进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设,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我们特别策划了一系列老年棋牌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交流平台,增强老年人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 2.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增强归属感和参与感 3.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和期望 4.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 三、学习对象 社区内 50 岁至 70 岁的中老年朋友。 四、学习内容 涵盖象棋、五子棋、军棋、围棋、争上游、80分等 五、学习效果 每一项都是判断、推理、计算和决策的过程,比如说围棋,它以写事辩证法为基础,需要把计算能力、默记能力、分析能力、战略战术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很能启迪大脑的智慧,有助于益智、健脑和养志。
负责人: 孟祥俊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13个 
让健身回归本真,让改变自然发生。 拒绝焦虑式内卷:不追逐极端身材焦虑,不推崇“速成神话”,我们相信科学训练与循序渐进的力量。 重塑生活节奏感:现代生活充斥着“快”与“忙”,我们希望通过健身为队员打造一方“慢天地”不再一味地围着家庭转、孩子转。让心灵在汗水中得到释放。 构建运动社交圈:健身不该是孤独的坚持。让队员在互相鼓励中建立信任,从“健身搭子”成为生活挚友。
负责人: 许嘉琦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20个 
古筝,作为中华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韵味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被誉为中国的“国琴”。本学期,古筝社团在社区学员们的热烈期盼中如期开展。每周五上午和每周日上午,一群热爱古筝的社区居民们便欢聚一堂,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许老师耐心地为他们讲解古筝指甲的佩戴方法,音区琴弦的位置以及指法弹奏技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员们不仅学习了各类经典乐曲,更在音乐的实践中感受美、表现美,实现了美育的熏陶。学习过程中,学员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力。他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刻苦练习每一个指法,遇到难题时及时请教老师,回家后在群里坚持打卡作业视频。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学员都在不断进步,他们的从容典雅和精湛技艺令人赞叹。古筝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员们的业余生活,更为学校的教学和学习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员们不仅提高了音乐素养,还锻炼了意志品质,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负责人: 王莉萍    创建年份:1994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60个 
“轻羽飞梦”柔力球团队是活跃于虹口区嘉兴路社区的银发健身团体,以传统柔力球运动为载体,融合海派文化特色与科学健身理念, 为社区老年人打造了动静相宜的健康生活平台。团队成员年龄跨度大,既有退休教师、医务工作 者,也有街道文艺骨干,因对柔力球的热爱相聚,在弧线与圆周的运动中焕发新生机。 团队以"柔中带刚、悦动健康"为宗旨,创新研发"海派风情"特色课程;结合节气养生理论,设计春季舒展、冬季蓄能等主题训练,兼顾体能提升与文化熏陶。每周的实训课采用"骨干领学+分组互助"模式,青年志愿者协助录制动作视频,资深队员分享运动心得,形成代际共学的良好氛围。 团队积极投身社区文化建设,参与虹口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等各类展演和比赛,展现都市老年群体的活力风采。
118/2801页,共28004条数据«<...116117118119120...>»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