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陆建华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杨浦区    成员:13个 
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一隅,在国和一村第一居委会,藏着一支特别的队伍——越剧沙龙团队。这支团队,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清风,夏日中的一抹阴凉,为社区带来了别样的文化韵味与温馨。2018年春,国和一村一居委的13位戏曲爱好者因戏结缘,这群来自教师、护士、退休工人等不同行业的普通居民,凭借对越剧的一腔热忱,自发组建了社区首支越剧沙龙团队。没有专业舞台,居委会活动室便是他们的排练场;没有华丽行头,一把二胡、几副水袖也能演绎出百转千回的江南韵致。居委的大力支持,更是为团队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剧目,研讨唱腔,每一次的相聚,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与艺术的碰撞。从零基础跟录音学唱,到能完整排演《梁祝》《红楼梦》选段,这群"草根艺术家"将沙龙打造成社区文化名片。 团队以"传承经典、睦邻共乐"为宗旨,通过每周固定排练、节庆惠民演出、与周边社区联谊赛等形式,让传统戏曲走出剧场、融入生活。那悠扬的唱腔、精美的服饰、传神的表演,无不让人陶醉其中。居民们在欣赏越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更值得一提的是,越剧沙龙还成为了社区邻里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原本陌生的邻居,因为越剧而结缘,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剧情,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让社区充满了温馨与和谐。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更以戏为媒,带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敬老服务等志愿活动,形成"文艺搭台,文明唱戏"的独特模式。 这支由居民自发浇灌的戏曲之花,既是海派文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更诠释了群众文艺在凝聚社区认同、培育文明风尚中的柔软力量——当水袖翻飞于市井巷陌,传统文化的种子便真正扎进了生活的土壤。
负责人: 虞炳元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杨浦区    成员:20个 
成立于2000年的国二(3)睦邻学习组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这是一支以党员为骨干、以志愿者为主体的群众自治文化团队。成立后的这20多年来,这支团队不仅关注时事新闻、政治理论、也在保健养生、健康膳食、科学知识普及方面交流读书心得。在睦邻学习组中活到老、学到老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位学习组成员这么多年来付诸实践的写照。组员们回想起年轻的时候,因为条件所限,一直没有机会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读几本书,现在有了这样一支热衷于求知的团队吸引居民的加入,为自己平淡的退休生活平添了几分阅读带来的乐趣。
负责人: 朱慧蓉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杨浦区    成员:12个 
以“老有所乐、提升自我”为目标,通过舞蹈训练增强成员气质与自信,同时促进邻里交流,营造和谐社区氛围。基础训练:涵盖站姿、走姿、肢体协调等形体课程。节目编排:结合节日主题(如国庆、春节等)创作舞蹈作品,曾演出《雨巷佳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文化节目。2024年代表殷行街道北片参加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暨上海社区健康运动会−殷行街道“平安人寿杯”广场舞系列赛,并取得优秀奖。团队由退休居民及舞蹈爱好者组成,平均年龄66岁,以“舞出健康、秀出风采”为口号,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负责人: 封诗雯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11个 
紫竹邻里韵竹沙龙是由紫竹社区戏曲爱好者自发组成的文化团队,以传承戏曲艺术、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为宗旨。团队定期开展戏曲排练、交流演出等活动,涵盖沪剧、锡剧等多种剧种。成员们以戏会友,以曲传情,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社区注入艺术活力,成为邻里和谐、文化共享的亮丽名片。诚邀更多爱好者加入,共谱戏曲雅韵!
负责人: 张立新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14个 
琴声悠扬颂祖国。
负责人: 高为钢;邱红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7个 
拾光绘影是专注绘画创作的团队,成员皆为满怀热忱的绘画爱好者。大家因热爱相聚,怀揣艺术憧憬踏上绘画之路。凝练流动光影,镌刻时光印记。 团队由刘丰老师指导,老师凭精湛技艺与丰富经验,引领大家不断探索、精进。 在这绘画小天地里,大家凭热爱与坚持,常交流、互勉共进,持续打磨技艺、提升自我。虽知前路漫漫,大家仍低调前行,在精湛画技的同时,用画笔讲述生活故事,让画作传递温暖美好。
负责人: 张立新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35个 
深情传唱新生活。
负责人: 张立新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14个 
舞动的腰鼓,快乐的人生。
负责人: 郭晨云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2个 
武二“银龄智慧生活”老年人玩转手机学习队成立于2025年3月,目前团队人数为12人都为60岁以上老人。通过智慧课堂等形式开展智能手机教学,聚焦微信使用、线上挂号等生活场景,形成代际互助的社区服务模式,以“随申办”APP适老化功能为核心,指导老年群体使用电子亮证、助餐点办理等政务服务,缩小数字化鸿沟。团队通过‌代际协作+精准服务‌,既解决老年人“不敢用、不会用”的痛点,又促进其社会参与感与自我价值认同。
负责人: 郭晨云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6个 
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科学运动、健康养老”理念,我社区成立“乐龄活力”老年运动小组,通过专业指导与趣味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科学健身课程: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健身操、太极拳、八段锦)、柔韧性训练(关节操、拉伸练习)、平衡能力提升(防跌倒专项训练);趣味运动项目:柔力球、太极扇、健身舞、手指操、互动游戏 ;健康知识科普:运动损伤预防与应急处理;老年人膳食营养搭配建议;慢性病运动干预指南(如高血压、糖尿病群体);帮助老年朋友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在运动中收获快乐与友谊。
5/2627页,共26261条数据«<...34567...>»